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2,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龙忌
嫉忌
忌口
敬忌
严忌
疏忌
犯忌
语忌
周忌
意忌
忌畏
忌疾
忌恶
生忌
还忌
《漢語大詞典》:龙忌(龍忌)
(1).禁火日。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之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 李贤 注:“龙,星,木之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俗传云 子推 以此日被焚而禁火。”
(2).鬼神忌日。《淮南子·要略》:“操舍开塞,各有龙忌。” 高诱 注:“中国以鬼神之日忌, 北胡 、 南越 皆谓之请龙。”
《漢語大詞典》:嫉忌
犹妒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苗生:“然嫉忌者易服而毙,则知 苗 亦无心者耳。”
分類:嫉忌妒忌
《國語辭典》:忌口  拼音:jì kǒu
禁吃不相宜的食物。如:「他患了糖尿病,对甜食还不忌口,怎不糟糕?」也作「忌嘴」。
分類:忌恨谗言
《漢語大詞典》:敬忌
谨慎而有所畏惧。书·康诰:“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 文王 之敬忌。” 蔡沉 集传:“敬则有所不忽,忌则有所不敢。”
《國語辭典》:严忌(嚴忌)  拼音:yán jì
人名。生卒年不详,西汉吴(今江苏省吴县)人。本姓庄,避汉明帝讳,改姓严。工辞赋,著哀时命以自伤不遇,从梁孝王游,与邹阳、枚乘等并见亲重,世称为「严夫子」。
分類:苛严猜忌
《漢語大詞典》:疏忌
亦作“疎忌”。 疏远猜忌。晋书·周浚传:“是时帝以 王敦 势盛,渐疏忌 王导 等。”南史·陈长沙王叔坚传:“时 后主 患创,不能视事,政无大小,悉决於 叔坚 ,权倾朝廷, 后主 由是疎忌之。” 宋 陆游 《南唐书·宋齐丘传》:“ 齐丘 由是颇见疎忌。”
分類:疏远猜忌
《國語辭典》:犯忌  拼音:fàn jì
违犯禁忌。
《漢語大詞典》:语忌(語忌)
语言上的忌讳。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语忌诫:“﹝ 刘仁遇 ﹞新妇屡有奏闻, 太祖 ( 朱温 )犹徵语忌,至於悲泣哀告,方除 兗州 。” 宋 岳珂 桯史·苏葛策问:“是时语忌最严,而无一人指疵之者。”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 刘嗣明 尝作《皇子剃胎髮文》,用‘克长克君’之语。吏持以请, 嗣明 曰:‘此言堪为长堪为君,真善颂也。’吏拱手曰:‘内中读文书不如是,最以语忌为嫌。既剋长又剋君,殆不可用也。’ 嗣明 悚然,亟易之。”
分類:忌讳后蜀
《國語辭典》:周忌  拼音:zhōu jì
人死满一年的忌日。
分類:周年忌日
《漢語大詞典》:意忌
疑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弘 为人意忌,外宽内深。”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六:“意忌二字平列,意者疑也……古者谓疑为意。” 明 归有光 《与沈敬甫书》之一:“考选庶吉士, 存老 甚有意,诸公亦争为言,而给事中又题本欲限年,此辈意忌,实违之,俾不通也。”
分類:疑忌
《漢語大詞典》:忌畏
顾忌而恐惧。《后汉书·桓帝纪》:“ 孝质皇帝 聪敏早茂, 冀 心怀忌畏,私行杀毒。”
分類:顾忌恐惧
《漢語大詞典》:忌疾
见“ 忌嫉 ”。
《漢語大詞典》:忌嫉
亦作“ 忌疾 ”。 妒忌,猜忌。后汉书·李固传:“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 梁冀 猜专,每相忌疾。”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公由陪属升列,年除岁迁,以至公宰,人皆喜闻,若己与有,无忌嫉者。”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臣浅薄闇瞀,学朽材下,误蒙陛下知之於摈排忌疾之中,收之於弃捐流落之地。”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同志益相为引重,则异己益相为忌嫉。故党祸之在下者常更烈於在上。”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 丛老爷儿 一看他檐前梁上都挂着精美的狐皮,不由的滋出一片强烈的忌嫉。”
分類:妒忌猜忌
《漢語大詞典》:忌恶(忌惡)
憎恨坏人坏事。后汉书·党锢传序:“若 范滂 、 张俭 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
忌讳厌恶;憎恶。 汉 王充 论衡·四讳:“乳子之家,亦忌恶之,舍丘墓庐道畔,逾月乃入,恶之甚也。”后汉书·皇后纪下·虞美人:“大将军 梁冀 秉政,忌恶佗族。”宋史·苏轼传:“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於朝廷之上。”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这项工具(指留声机), 中国 人倒早在利用,而且利用得很滥,不闻有人反对,反是‘国乐家’要忌恶起洋乐来,这却不免是件奇闻。”
《國語辭典》:生忌  拼音:shēng jì
死者的诞辰。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五出:「今乃小姐生忌之辰,老夫人分付香灯,遥望南安浇奠。」
《國語辭典》:还忌(還忌)  拼音:huán jì
顾忌,瞻顾畏忌。《左传。昭公二十年》:「肆行非度,无所还忌。」
分類: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