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1,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应心
达意
共心
屈意
赤诚
做人
心苗
注心
足心
勤心
心路
忤意
遥谢
寸忱
有心人
《漢語大詞典》:应心(應心)
(1).随心所欲。语出庄子·天道:“﹝ 轮扁 ﹞斲轮……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 晋 张华 《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唐 方干 《嘉兴县内池阁》诗:“指画应心成,周迴气象清。”
(2).符合心意,称心。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爷,这个正叫做没头公事,便要问时怕也难应心么。”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母亲就把女儿送过婆家去……但那婆家并不叫这女孩子应心满意。”
《國語辭典》:达意(達意)  拼音:dá yì
表明意思。《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序》:「六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漢語大詞典》:共心
相同的心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 孟阳 《七哀》云:‘ 汉祖 想 枌榆 , 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对之类也……并贵共心,正对所以为劣也。” 杨明照 校注:“意即 高祖 、 光武 俱为帝王,故云并贵;想 枌榆 、思 白水 ,同是念乡,故云共心。”
分類:心意明照
《漢語大詞典》:屈意
委屈心意。犹屈就;迁就。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屈意从人,非吾徒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 巧娘 言虽愤烈,然自是屈意事 三娘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一节:“ 周武帝 为了专力对 齐 ,屈意交接 突厥 。”
《國語辭典》:赤诚(赤誠)  拼音:chì chéng
极其诚挚的心意。如:「全国军民,誓以赤诚拥护政府。」、「虽然上过几次当,但他对朋友的热情赤诚,始终如一。」
《國語辭典》:做人  拼音:zuò rén
为人,指待人处事。如:「做人要光明正大,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村人道:『金荣是此间保正,家道殷富,且是做人忠厚。谁不认得?你问他则甚?』」
《國語辭典》:心苗  拼音:xīn miáo
心意。元。汤式。赛鸿秋〈一会家想多情套。伴读书〉曲:「有一日夫妻美满身荣耀,常言道青霄有路终须到,才称了心苗。」《西游记》第三九回:「那话儿只有三人记得。原是我佛如来心苗上所发,传与观世音菩萨。」
《漢語大詞典》:注心
(1).集中心意,专心;关心。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表》:“至於注心皇极,结情紫闥,神明知之矣。”太平广记卷五八引 前蜀 杜光庭 《集仙录·魏夫人》:“闻子密纬真气,注心三清,勤苦至矣。” 宋 曾巩 《回运使郎中状》:“自簿书期会之纤悉,莫不注心。” 黄焯 《记先从父季刚先生师事余杭仪征两先生事》:“惟 章君 撰著多已刊行,而先从父批校之説文广韵尔雅合数十万言,迄未定稿……此则学术界所尝注心者也。”
(2).倾心。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饥飱者,於将获所欲,则悦情注心;饱满之后,释然疏之,或有厌恶。” 唐 王琚 《美女篇》:“何能见此不注心,惜无媒氏为传音。”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不敢望於众人,而独注心於大贤也。”
《漢語大詞典》:足心
(1).满足之心。亦谓满足心意。墨子·亲士:“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醒世姻缘传》第一百回:“依随着他,上庙就去上庙,游山就去游山,耍金鱼池,看 韦公寺 ,风魔了个足心足意。” 孙犁 《白洋淀纪事·小胜儿》:“这一顿饭, 小金子 吃的很多,两碗挂面四个鸡蛋全吃了,还有点不足心的样子。”
(2).脚底板的中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济北王 阿母自言足热而懣,臣 意 告曰:‘热蹶也。’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后汉书·酷吏传·黄昌:“ 昌 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手足心:“人之足心,涌泉穴,通肾气,肾属水,水性静也,故抓之心畏惧而怕痒也。”
《漢語大詞典》:勤心
(1).谓用心苦思。后汉书·陈宠传:“ 宠 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 昱 陈当世便宜。”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於是二 郑 感愤,勤心鋭思,亦遂知名。”
(2).殷勤的心意。 宋 梅尧臣 《杜挺之赠端溪园砚》诗:“强持慰勤心,归以示朋戚。”
《國語辭典》:心路  拼音:xīn lù
1.心中的思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夫灵应微远,无迹可追,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2.用心、谋略。《水浒传》第四五回:「我把娘子十分错爱,我为你下了两年心路,今日难得娘子到此。」
《漢語大詞典》:忤意
违逆心意。后汉书·窦宪传:“ 宪 既平 匈奴 ,威名大盛……尚书僕射 郅寿 、 乐恢 并以忤意,相继自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事叔至孝:“叔以小故忤意,坚卧不起。”
分類:违逆心意
《漢語大詞典》:遥谢(遥謝)
(1).遥问。 晋 张翼 《赠沙门竺法頵》诗之二:“遥谢晞玄畴,何为自矜洁。”
(2).在远处表示歉意。《水浒后传》第二三回:“ 康王 登坛受命,慟哭遥谢二帝,尊 钦宗 为 孝慈渊圣皇帝 。”
(3).在远处表示感谢的心意。 清 杨潮观 《西塞山渔翁封拜》:“只是圣德如天,其奈臣心如水。替我老朽,遥谢至尊。”
《漢語大詞典》:寸忱
微薄的心意。 明 汤显祖 《上马映台先生》:“寸忱未将,弟子何为。”
分類:微薄心意
《國語辭典》:有心人  拼音:yǒu xīn rén
1.怀有某种意念或想法的人。《红楼梦》第三四回:「俗语说:『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传将随口话,报与有心人。」
2.有志向、有理想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李公佐向齐公叹道:『壮哉!壮哉!然此事却非容易。』齐公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蟫史》卷八:「披肝而谈意气,真有心人;交臂而失英雄,为无目者。」
3.别有目的或企图的人。《儿女英雄传》卷一七回:「从来俗语说的再不错,道是:『无心人说话,只怕有心人来听。』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旁边听话的又本是个有心人,从无心中听得心里的一句话,凭他怎的聪明,有个不落圈套的么?」
4.心思细密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中含冤仇意思在里面,遇著有心人玩著词句,究问根由,未必不查出踪迹来。」
5.有情意的人。唐。任氏〈书桐叶〉诗:「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