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婉曲
(1).委婉曲折。 宋 谢枋得 文章轨范·小心文:“文势圆活而婉曲。”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媒妈道:‘应承繇不得不应承,只好把説话放婉曲些。’”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章第一节:“ 子桓 的四言调,其情调也很婉曲。”
(2).指委婉曲折的事由、心意等。《水浒传》第七二回:“ 宋江 便唤 燕青 ,附耳低语道:‘我要见 李师师 一面,你可生个婉曲入去,我在此间吃茶等你。’”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
《漢語大詞典》:道衷
情理和心意。《后汉书·应劭传》:“岂繄自谓必合道衷,心焉愤邑,聊以藉手。”
《漢語大詞典》:赤衷
赤诚的心意。 宋 薛季宣 《贵游行》:“怡然自得豁心胸,黯如抹漆何赤衷。”
分類:赤诚心意
《國語辭典》:闭心(閉心)  拼音:bì xīn
将事情藏于心底,不轻易泄漏。《楚辞。屈原。九章。橘颂》:「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國語辭典》:顺遂(順遂)  拼音:shùn suì
称心如意。如:「诸事顺遂」。
《国语辞典》:不称心(不称心)  拼音:bù chèng xīn
不如意,不符合心意。《红楼梦》第六五回:「吃著肥鹅,又宰肥鸭。或不称心,连桌一推;衣裳不如意,不论绫缎新整,便用剪刀剪碎。」《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所谓『不安其室』者,不过因衣服饮食不称心,在家吵闹,七子所以自认不是。」
《漢語大詞典》:鉴衷(鑑衷)
亦作“鉴衷”。 明察心意。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君其奚憾,不余鉴衷。”
分類:明察心意
《漢語大詞典》:诚慊(誠慊)
赤诚的心意。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武帝论书启》:“伏愿圣慈,照録诚慊。”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臣伏覩陛下圣德聪明,游心太古,将制静宇宙,保乂黎人,发号施令,出於诚慊。”
分類:赤诚心意
《漢語大詞典》:意水
佛教语。谓禅定时心意寂静,湛然如水。 唐 慧立本 《三藏法师传》卷九:“智皎心灯,定凝意水;非情尘之所翳,岂识浪之能惊。”
《漢語大詞典》:驻心(駐心)
集中心意,专心。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魂祈梦请,驻心挂气。”
《漢語大詞典》:窥瞷(窺瞷)
谓窥探揣摩别人心意。明史·方震孺传:“宫妾近侍,嚬笑易假,窥瞷可虑。”明史·黄绍杰传:“次辅 温体仁 者……秉政既久,窥瞷益工,中外趋承益巧。”
《國語辭典》:摅意(攄意)  拼音:shū yì
表白情意。《文选。班固。答宾戏》:「独摅意乎宇宙之外,锐思于毫芒之内。」
《漢語大詞典》:咈心
违背心意。旧唐书·马燧传:“求贤惟广,辩理惟精,逆耳咈心,必嘉乃诚。”
《漢語大詞典》:不如志
不合心意。新唐书·刘仁轨传:“吾等虽入新罗,正似坐客,有不如志,悔可得邪?”
分類:合心心意
《漢語大詞典》:任臆
任随心意。 清 魏源 《孟子年表考第二》:“且《通鑑》所移者,不过 湣 、 宣 年数, 阎氏 则既屈其年,并尽移其事,不但《世家》《本纪》简帙,任臆傎乱,而且史记《国策》《纪年》何不谋同误若是?”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郑瓘》:“ 温卿 诗任臆发抒,不受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