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2,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心潮
喜意
悲情
幽契
爽心
悦情
平展
烦冗
畅心
哀心
体贴
娱意
舒散
烦闷
悲绪
《國語辭典》:心潮  拼音:xīn cháo
心情像浪潮般地起伏。如:「他最近事事不顺,心潮起伏不定。」
《漢語大詞典》:喜意
(1).喜悦的心情。汉书·晁错传:“妄赏以随喜意,妄诛以快怒心。”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欣欣的喜意,秋早爽健的气概送我们归寓。”
(2).欢乐的表情。 茅盾 《子夜》十:“﹝ 杜竹斋 ﹞并没说话,可是脸上已有几分喜意。” 郭沫若 《双倍的春天》:“ 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國語辭典》:悲情  拼音:bēi qíng
哀伤的情绪。如:「夫妻离异所带来的悲情,让他久难释怀。」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之一:「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分類:哀伤心情
《漢語大詞典》:幽契
(1).冥合,默契。晋书·韩恒载记:“受命之初,有龙见於都邑城,龙为木德,幽契之符也。” 清 薛福成 《中兴叙略下》:“又若运谋设奇,幽契鬼神,驱驾豪彦,尽其力能,用能累殿方州。”
(2).隐微的心情或契机。 唐 卢纶 《奉陪侍中春日过武安君庙》诗:“元臣达幽契,祝史告明徵。” 明 唐顺之 《雁训》:“然犹荐绅动色,焜焜燿燿,若天授幽契,而神界秘宝焉者。”
《國語辭典》:爽心  拼音:shuǎng xīn
心情愉快。如:「游山玩水是一件爽心悦事。」
分類:心情畅快
《漢語大詞典》:悦情
欢乐之情;心情怡悦。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理积则神无忤往,事感则悦情斯来。” 南朝 陈 姚最 《续画品·嵇宝钧聂松》:“赋彩鲜丽,观者悦情。”
《國語辭典》:平展  拼音:píng zhǎn
1.平直展开。如:「将画卷平展在桌面。」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平展丝头毯,高褰锦额帘。」
2.形容地势平坦宽敞。如:「这条路平展无比,视野极佳。」
《國語辭典》:烦冗(煩冗)  拼音:fán rǒng
烦琐忙碌。如:「近日俗事缠身,烦冗不堪。」
《漢語大詞典》:畅心(暢心)
(1).充分表达心意。 晋 欧阳建 《言尽意论》:“言不畅心,则无以相接。”
(2).心情愉快。红楼梦第九七回:“真乃是从古至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畅心满意的事了。”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 清田村 一游,令人畅心满意。”
《漢語大詞典》:哀心
悲伤的心情。礼记·乐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叔夜有道之士:“ 孔子 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言其哀心未忘也。” 明 杨慎 《天一生水》:“﹝ 鲍景祥 曰﹞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
分類:悲伤心情
《國語辭典》:体贴(體貼)  拼音:tǐ tiē
1.关怀、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著想,使对方感到舒适满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那赵聪也到会体贴他夫妻两人的意思,常只是诈病佯疾,不进学堂。」《红楼梦》第五一回:「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就不体贴你们这当家人了。」
2.细心体会、领悟。《朱子全书。卷五五。道统四。自论为学工夫》:「乃知明道先生所谓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者,真不妄也。」
3.揣忖、摸索。《朱子语类。卷三四。论语。述而篇》:「今却只是体贴字句,就这两三句题目上谈去,全无义理!」《红楼梦》第三二回:「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著,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漢語大詞典》:娱意
使心情愉悦。 宋 欧阳修 《有美堂记》:“盖彼放心於物外,而此娱意於繁华,二者各有适焉。”
分類:心情愉悦
《國語辭典》:舒散  拼音:shū sàn
活动筋骨,消除疲劳。如:「一连下了几星期的雨,好不容易今天放晴了,咱们到山上去舒散身心。」
《國語辭典》:烦闷(煩悶)  拼音:fán mèn
心中郁闷不快活。唐。白居易 题新昌所居诗:「宅小人烦闷,泥深马钝顽。」《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见太公烦闷,便搜出些西湖上景致,以及卖的各样的吃食东西。」也作「烦懑」。
《漢語大詞典》:悲绪(悲緒)
悲伤的心情。 南朝 宋 谢灵运 《长歌行》:“览物起悲绪,顾己识忧端。”周书·王褒传:“麋鹿为曹,更多悲绪。”
分類:悲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