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
词典
2
分类词汇
11
佛典
11
分类词汇
念念
记者
往生
无所得
正念
念诵
邪累
念佛三昧
一行三昧
一念三千
过五关斩六将
《國語辭典》:
念念
拼音:
niàn niàn
1.每一个念头。唐。
白居易
赠草堂宗密上人
诗:「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
2.心念贯注,一心一意。《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何须安一个『必』字在心头,念念要恁地做。」
3.佛教用语。指极短的时间,犹言刹那。
分類:
佛教语
心念
一心一意
时间
刹那
《國語辭典》:
记者(記者)
拼音:
jì zhě
新闻事业中负责采访新闻与撰写的人员。广义的记者包括编辑、评论、摄影、播报、特派员等新闻从业人员。
分類:
记者
记着
通讯社
通讯
心念
记住
旧交
报刊
电台
新闻
报道
专业人员
《國語辭典》:
往生
拼音:
wǎng shēng
1.佛教上指:(1)死后投生。《大正藏。净土宗部。唐。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四》:「今此往生极乐,莲花开已,见佛闻法。」(2)投生到阿弥陀佛净土。《大正藏。净土宗部。宋。王日休。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四。食肉说》:「据阎罗王告郑邻之言,则至诚为念彼佛,必得往生。」
2.今借指死亡。
分類:
往生
佛教
净土宗
一心
心念
念佛
《国语辞典》:
无所得(无所得)
拼音:
wú suǒ dé
佛教上指修行者證得空性时,心中没有自己證得什么的心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分类:
无所得
佛教
修行
行者
得空
心中
有自
自己
什么
心念
《国语辞典》:
正念
拼音:
zhèng niàn
佛教用语。八正道的第七支。谓随时都清楚地知道当下的心念。《
中阿含经
》卷一○:「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护诸根。」
分类:
佛教
佛教用语
八正道
随时
清楚
楚地
知道
当下
心念
《國語辭典》:
念诵(念誦)
拼音:
niàn song
1.佛教用语,指心念口诵佛名及经咒。《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城里城外,但是印施的,念诵的,无不生子,真是千唤千应。」
2.因惦记而常在话中提及。《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你就有这们些瓜儿多子儿少的念诵我!」《程乙本红楼梦》第三回:「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
分類:
念诵
佛教语
惦记
提及
心念
口诵
经咒
《漢語大詞典》:
邪累
指邪杂心念的牵累。
《
魏书·释老志
》
:“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昇天,长生世上。”
分類:
心念
牵累
《国语辞典》:
念佛三昧
拼音:
niàn fó sān mèi
佛教徒经由专心念佛所产生的一种定境。在此定境中,可见到佛现在其前。
分类:
佛教徒
经由
专心
心念
念佛
产生
《国语辞典》:
一行三昧
拼音:
yī háng sān mèi
佛教修行者的一种修行境界。修行者先是专心念一佛名,然后是生起诸佛的心境,进而知道离心无佛,将心系缘法界,安住在一切平等,没有障碍,没有形相的襌定境界。《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分类:
佛教
修行
行者
境界
专心
心念
念一
《国语辞典》:
一念三千
拼音:
yī niàn sān qiān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思想之一。谓众生一个心念活动,就含括宇宙万有,轮回和解脱的一切总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但以自他等观推于三假,并未云一念三千具足。」
分类:
中国
佛教
天台宗
思想
众生
生一
心念
《國語辭典》:
过五关斩六将(過五關斬六將)
拼音: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本指关羽护送刘备二位夫人寻找刘备,因无曹操的通行令,所以一路上遭到守关将领的拦截。关羽所经关隘五处,斩将六名,后终与刘备相会。见《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比喻突破重重难关。《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六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以泄前生乌江逼命之恨。」
分類:
关羽
曹操
俘获
心念
念旧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