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守白
(1).指 公孙龙 的“白马非马”论。公孙龙子·迹府:“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
(2).《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室比喻心。”后以“守白”谓保持空明的心境。 宋 陆游 《斋居书事》诗:“道室焚香勤守白,虚窗点静研朱。”
《漢語大詞典》:内境
内心境界。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惟 李白 不修小节,放浪诗酒,内境超然,灵明无恙,合许昇躋。”
《國語辭典》:冲心(衝心)  拼音:chōng xīn
撞在心上,使人心悸、心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灿若听了『紧急家信』四字,一个冲心,忽思量著梦中言语,却似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是这样吓他。他又见了几个冲心的钱,这事才得了。」
《漢語大詞典》:止监(止監)
亦作“止鉴”。 以止水为鉴。谓使心境平静纯洁。《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战胜臞者肥,止监流归停。” 李善 注引文子:“莫监於流潦,而监於止水,以其保心而不外荡也。” 明 陈子龙 《下信安江至龙丘》诗:“止鉴情已悟,疲津理未超。”参见“ 止水 ”。
《國語辭典》:止水  拼音:zhǐ shuǐ
不流动的水。《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唐。白居易〈玩止水〉诗:「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分類:止水静止
《漢語大詞典》:冥境
(1).佛教语。谓心境合一。冥,冥合。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言即真。”
(2).佛教语。犹冥界。 唐 李峤 《为魏国北寺西寺请迎寺额表》:“弘济深於冥境,薰脩入於梵门。”
《漢語大詞典》:情慉
犹心情,心境。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文多故不载”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久阔情慉,非夫笔墨所能写陈。”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 嗣同 神形疏放,靡有羈束,恆妄冀不即弃於大雅,时復攻所闕略。飢渴情慉,匪异朝昔。”
分類:心情心境
《漢語大詞典》:凿窒(鑿窒)
开通窒塞。谓心境舒畅。 宋 王令 《寄满子权》诗:“耕荒食新收,凿窒復旧贯。”
《國語辭典》:恬淡无为(恬淡無為)  拼音:tián dàn wú wéi
心境清静淡泊而无所营求。《庄子。在宥》:「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遵游自然之势,恬淡无为之场。」
《漢語大詞典》:压次(壓次)
谓因受压抑而心境失常。《楚辞·刘向〈九叹·怨思〉》:“伤压次而不发兮,思沉抑而不扬。” 王逸 注:“压,镇压也;次,失次也……自伤压镇失次,不得发扬其美德,思虑沉抑而不得扬见也。”
《國語辭典》:心如古井  拼音:xīn rú gǔ jǐng
比喻人心境平静而无情欲。明。张景《飞丸记》第二三出:「况彼屡露不良,我只心如古井,倘必由我于从,何惜一死!」
《漢語大詞典》:心旷神飞(心曠神飛)
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遂有僮僕展氍毹於筵下,两女对舞……二人心旷神飞,不觉醺醉。”
分類:心境愉悦
《國語辭典》:心旷神怡(心曠神怡)  拼音:xīn kuàng shén yí
心情开朗,精神愉悦。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老残游记》第九回:「为何来的时候便那样阴森惨淡,令人怵魄动心?此刻山月依然,何以令人心旷神怡呢?」也作「心旷神恬」、「心旷神愉」、「心怡神旷」、「心怡神悦」、「神怡心旷」。
《国语辞典》:心宽出少年(心宽出少年)  拼音:xīn kuān chū shào nián
(谚语)指人心境乐观开朗,生活无忧无虑,自然身体健康,看起来就显得年轻。《冷眼观》第二五回:「心宽出少年,这句话我真是相信。次丹,你不要急,我们庸亥翁医理精通,何不顺便请他进去看看呢?」
《国语辞典》: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拼音:gǔ jīn duō shǎo shì,dōu fù xiào tán zhōng
形容以旷达的心境面对历史上的是非成败。《三国演义》第一回:「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国语辞典》:心安神泰  拼音:xīn ān shén tài
心境安宁,神情舒泰。《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诵得久了,狄希陈口内常有异香喷出,恶梦不生,心安神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