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98,分3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令德
大德
德行
德泽
德业
文德
厚德
阴德
同德
报德
宣德
修德
世德
德星
德化
《國語辭典》:令德  拼音:lìng dé
1.美德。《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汉。李陵 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2.贤者。指有高尚道德的人。《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汉。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國語辭典》:大德  拼音:dà dé
1.盛美之德。《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
2.大节。《论语。子张》:「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3.天地造物好生之德。《易经。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
4.高僧。
5.元朝成宗的年号(西元1297~1307)。
《國語辭典》:德行  拼音:dé xìng
1.仁慈的行为。《抱朴子。外篇。循本》:「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红楼梦》第七二回:「倘或日后咱们遇见了,那时我又怎么报你的德行。」
2.嘲讽或鄙视让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如:「他那副烂醉如泥的德行,令人讨厌。」
《國語辭典》:德泽(德澤)  拼音:dé zé
德惠恩泽。《乐府诗集。卷三○。相和歌辞五。古辞。长歌行一二首之一》:「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三国演义》第八○回:「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
《漢語大詞典》:德业(德業)
德行与功业。后汉书·杨震传:“自 震 至 彪 ,四世太尉,德业相继。” 唐 杜甫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诗:“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一》:“世有自命君子而物望不孚,德业不进者,无不由于自是而自大。” 方东树 《答叶博求论古文书》:“ 周 秦 及 汉 ,名贤辈出,平日立身,各有经济德业。”
《國語辭典》:文德  拼音:wén dé
1.礼乐教化。《书经。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文选。曹植。七启》:「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
2.唐僖宗的年号(西元888)。
《國語辭典》:厚德  拼音:hòu dé
1.大德、深厚的恩德。《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来。」
2.施与深厚的恩泽。《国语。晋语二》:「怀之以典言,薄其要结而厚德之,以示之信。」
《國語辭典》:阴德(陰德)  拼音:yīn dé
1.不被人知道的德行。《汉书。卷七四。丙吉传》:「臣闻: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也称为「阴功」、「阴骘」。
2.主管宫内的事。《礼记。昏义》:「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
《國語辭典》:同德  拼音:tóng dé
同样理念。如:「一心同德」。《国语。吴语》:「今伯父曰:『戮力同德。』伯父若能然,余一人兼受而介福。」
《國語辭典》:报德(報德)  拼音:bào dé
报答恩德。《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三国演义》第八回:「卓曰:『如此见惠,何以报德?』」
《國語辭典》:宣德  拼音:xuān dé
1.宣扬圣德。《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宿卫忠正,宣德明恩。」《文选。张协。七命》:「导气以乐,宣德以诗。」
2.美德。《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昔有莘适殷,姜姒归周,宣德中闱,徽音永流。」
3.明朝宣宗的年号(西元1426~1435)。
《漢語大詞典》:修德
(1).修养德行。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 皋陶 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僕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亦是 尧 、 舜 、 周 、 孔 虚失愉乐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
(2).行善积德。《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説好劝人归善道,算来修德积阴功。”
《國語辭典》:世德  拼音:shì dé
祖宗世代的德行。《诗经。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到今日被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
《漢語大詞典》:德星
(1).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史记·孝武本纪:“望气 王朔 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復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 汉 家封禪,天其报德星云。’” 司马贞 索隐:“今按:此纪唯言德星,则德星,岁星也。岁星所在有福,故曰德星也。”史记·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於有道之国。”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四:“ 陈仲弓 从诸子姪造 荀季和 父子,於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北史·韦敻传:“ 弘正 乃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詎肯来?’”
(2).喻指贤士。 唐 杜甫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全 蜀 多名士, 严 家聚德星。” 明 许时泉 《兰亭会》:“归去奈何春,且开顰,纵没金人,也有德星分,莫使 秦 人独擅名。”
《國語辭典》:德化  拼音:dé huà
以德业感化诱导别人。《韩非子。难一》:「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也不要禁止人怎样,只是被了他的德化,那非礼之事,人自然不能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