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下一页
不选有德无德
作大果胜功德想
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
法威德力
德坚
行四德
有恩德意
眼根八百功德
耳根千二百功德
鼻根八百功德
舌根千二百功德
身根八百功德
意根千二百功德
有大功德无能胜
佛类词典(续上)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不选有德无德
作大果胜功德想
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
法威德力
德坚
行四德
有恩德意
眼根八百功德
耳根千二百功德
鼻根八百功德
舌根千二百功德
身根八百功德
意根千二百功德
有大功德无能胜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藏法数】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者,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施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者,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施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不选有德无德
【三藏法数】
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人,起怜悯心,是名不选有德无德。
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人,起怜悯心,是名不选有德无德。
作大果胜功德想
【三藏法数】
谓菩萨听法,当念此法,令我能得涅槃及大菩提胜功德果,是名作大果胜功德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谓菩萨听法,当念此法,令我能得涅槃及大菩提胜功德果,是名作大果胜功德想。(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
【三藏法数】
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妄行谓所行非正也。功德谓所求邪福也。若诸众生淫祀求福,妄修功德者,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诸善业,则无妄行功德染也。
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妄行谓所行非正也。功德谓所求邪福也。若诸众生淫祀求福,妄修功德者,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诸善业,则无妄行功德染也。
法威德力
【三藏法数】
法威德力者,即佛法威德之力也。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诸佛威德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
【三藏法数】
法威德力者,即如来应化威德之力也。谓此威德之力,乃是圣人不思议境界。如演一音,则普应群机。施一法,则众魔皆伏。利生无尽,功德难量,不与识法相应,是故唯识难判也。
法威德力者,即佛法威德之力也。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诸佛威德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
【三藏法数】
法威德力者,即如来应化威德之力也。谓此威德之力,乃是圣人不思议境界。如演一音,则普应群机。施一法,则众魔皆伏。利生无尽,功德难量,不与识法相应,是故唯识难判也。
德坚
【三藏法数】
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因修中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无能毁坏,故名德坚。(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因修中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无能毁坏,故名德坚。(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行四德
【三藏法数】
四德者,即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也。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谓随顺机缘,起诸妙用,万别千差,神变不测也。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谓行住坐卧,整肃威仪,阐扬教法,拯物导迷,堪忍住持,可轨可范也。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谓慈悲平等,调柔和顺,言行相符,质直无伪,唯以正法摄化众生也。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谓诸众生,受苦无量,常怀悲悯,拯拔救济,亦复出生入死,为其说法,咸令得乐也。
四德者,即依前一尘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也。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谓随顺机缘,起诸妙用,万别千差,神变不测也。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谓行住坐卧,整肃威仪,阐扬教法,拯物导迷,堪忍住持,可轨可范也。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谓慈悲平等,调柔和顺,言行相符,质直无伪,唯以正法摄化众生也。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谓诸众生,受苦无量,常怀悲悯,拯拔救济,亦复出生入死,为其说法,咸令得乐也。
有恩德意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常行六度之行,利益一切众生,虽见彼于我有大恩德,而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有恩德意。
谓菩萨修行,常行六度之行,利益一切众生,虽见彼于我有大恩德,而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有恩德意。
眼根八百功德
【三藏法数】
谓众生一身方位,具前后左右四方,若以一千二百功德定其数量,则四方各具三百之数,共成一千二百。今眼根惟八百者,以眼但能见前方三百,左右各二百五十,共成八百之数也。所谓三分言功,一分无德,故知眼根惟八百功德。
谓众生一身方位,具前后左右四方,若以一千二百功德定其数量,则四方各具三百之数,共成一千二百。今眼根惟八百者,以眼但能见前方三百,左右各二百五十,共成八百之数也。所谓三分言功,一分无德,故知眼根惟八百功德。
耳根千二百功德
【三藏法数】
谓耳能周听,随彼声之动处,虽则有近有远,耳若静听,则十方无遗,故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谓耳能周听,随彼声之动处,虽则有近有远,耳若静听,则十方无遗,故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鼻根八百功德
【三藏法数】
谓鼻能嗅闻,通出入息,息出则能取香,息入则能闻香,出入之中无能,故曰而阙中交,所谓三分言功,而缺中交一分之德,故知鼻根惟八百功德。
谓鼻能嗅闻,通出入息,息出则能取香,息入则能闻香,出入之中无能,故曰而阙中交,所谓三分言功,而缺中交一分之德,故知鼻根惟八百功德。
舌根千二百功德
【三藏法数】
谓舌能宣扬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言说虽有限量,其理则无穷尽,此但论其言说,不论尝味,以其尝味之功劣,言说之德胜,故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谓舌能宣扬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言说虽有限量,其理则无穷尽,此但论其言说,不论尝味,以其尝味之功劣,言说之德胜,故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身根八百功德
【三藏法数】
谓身能觉触了知逆顺苦乐之境,以其与物合时,则有知觉;与物相离,则不知觉,所谓三分言功,一分无德,故知身根惟八百功德。
谓身能觉触了知逆顺苦乐之境,以其与物合时,则有知觉;与物相离,则不知觉,所谓三分言功,一分无德,故知身根惟八百功德。
意根千二百功德
【三藏法数】
谓意根静默,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无不包容,故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世间法,即人天所修之法。出世间法,即三乘人所修之法。)
谓意根静默,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无不包容,故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世间法,即人天所修之法。出世间法,即三乘人所修之法。)
有大功德无能胜
【三藏法数】
谓如来于无量劫,常修出世间心,及出家心,无为之心,无诤讼心,而能成就无上大菩提心。故云有大功德无能胜。(梵语菩提,华言道。)
谓如来于无量劫,常修出世间心,及出家心,无为之心,无诤讼心,而能成就无上大菩提心。故云有大功德无能胜。(梵语菩提,华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