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德义(德義)
(1).道德信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彼皆戴仰大王德义,愿为大王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 楚 必敛衽而期。” 晋 潘岳 《西征赋》:“诵六艺以饰姦;焚诗书而面墙;心不则於德义,虽异术而同亡。” 宋 曾巩 《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或弃斥德义,蹇视淫游,以嘲弄社会,聊快其意,如 堂祥 。”
(2).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国语·周语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亦议之,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韦昭 注:“赏得其人,罸当其罪,是为德义。”《国语·晋语七》:“ 悼公 与 司马侯 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公曰:‘何谓德义?’对曰:‘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 韦昭 注:“善善为德,恶恶为义。”
(2).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国语·周语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亦议之,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韦昭 注:“赏得其人,罸当其罪,是为德义。”《国语·晋语七》:“ 悼公 与 司马侯 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公曰:‘何谓德义?’对曰:‘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 韦昭 注:“善善为德,恶恶为义。”
《國語辭典》:德性 拼音:dé xìng
1.自然至诚的本性。《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唐。孔颖达。正义:「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2.道德品性。《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3.讥笑轻视令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如:「瞧他那副猥猥琐琐的德性,就知道做不了什么大事。」
2.道德品性。《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3.讥笑轻视令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如:「瞧他那副猥猥琐琐的德性,就知道做不了什么大事。」
《國語辭典》:武德 拼音:wǔ dé
1.用兵所应遵守的准则。《尉缭子。兵教上》:「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2.军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即《孙子兵法。始计》所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期望军人能「智者不惑、信者不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者不私」。
3.汉雅舞名。
4.唐高祖的年号。(西元618~626)
2.军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即《孙子兵法。始计》所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期望军人能「智者不惑、信者不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者不私」。
3.汉雅舞名。
4.唐高祖的年号。(西元61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