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8,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天德
崇德
德义
进德
不德
君德
种德
懿德
德性
威德
帝德
积德
潜德
武德
德政
《國語辭典》:天德  拼音:tiān dé
1.上天化育万物的恩泽。《荀子。不苟》:「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2.天子的恩惠。南朝宋。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皇圣昭天德,丰泽振沉泥。」
分類:天德德性
《国语辞典》:崇德  拼音:chóng dé
1.尊崇有德的人。《书经。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礼记。王制》:「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
2.充盛道德。《论语。颜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3.发扬盛德。《易经。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4.县名。位浙江省杭县东北,城濒运河,旧称为「石门」。
5.清太宗的年号(西元1636~1643)。
《漢語大詞典》:德义(德義)
(1).道德信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彼皆戴仰大王德义,愿为大王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 楚 必敛衽而期。” 晋 潘岳 《西征赋》:“诵六艺以饰姦;焚诗书而面墙;心不则於德义,虽异术而同亡。” 宋 曾巩 《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或弃斥德义,蹇视淫游,以嘲弄社会,聊快其意,如 堂祥 。”
(2).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国语·周语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亦议之,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韦昭 注:“赏得其人,罸当其罪,是为德义。”国语·晋语七:“ 悼公 与 司马侯 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公曰:‘何谓德义?’对曰:‘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 韦昭 注:“善善为德,恶恶为义。”
《國語辭典》:进德(進德)  拼音:jìn dé
使品德精进。如:「进德修业」。
《漢語大詞典》:进德冠(進德冠)
唐 时赏赐宠臣之冠。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至 贞观 八年, 太宗 初服翼善冠,赐贵官进德冠。”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承天乐》,舞四人,进德冠,紫袍,白袴。”
分類:赏赐宠臣
《國語辭典》:不德  拼音:bù dé
不道德。如:「她只是向他微笑一下,就得了个不德的罪名!太荒唐了吧!」
《漢語大詞典》:君德
人主的德行或恩德。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闕君德。” 唐 韩愈 《明水赋》:“明为君德,因取以名焉。”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福文襄王夫人:“务须招其至 粤 ,以彰君德。”
《國語辭典》:种德(種德)  拼音:zhòng dé
修积德行。《书经。大禹谟》:「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淮南子。人间》:「三代种德而王,齐桓继绝而霸。」
《國語辭典》:懿德  拼音:yì dé
美德。《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现多指妇女温柔美善的德行。
分類:美德妇女
《國語辭典》:德性  拼音:dé xìng
1.自然至诚的本性。《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唐。孔颖达。正义:「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2.道德品性。《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3.讥笑轻视令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如:「瞧他那副猥猥琐琐的德性,就知道做不了什么大事。」
《國語辭典》:德行  拼音:dé xìng
1.仁慈的行为。《抱朴子。外篇。循本》:「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红楼梦》第七二回:「倘或日后咱们遇见了,那时我又怎么报你的德行。」
2.嘲讽或鄙视让人产生恶感的仪态或行止。如:「他那副烂醉如泥的德行,令人讨厌。」
《漢語大詞典》:威德
声威与德行;刑罚与恩惠。管子·兵法:“定宗庙,遂男女,官四分,则可以定威德,制法仪,出号令。”《汉书·赵充国传》:“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穀,威德并行。” 唐 刘禹锡 《梁国祠》诗:“ 梁国 三郎威德尊,女巫簫鼓走乡村。”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 思聪 以朝廷威德諭其部众,叛者稍退。”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你威德通神明,连一群群飞鸟都为你耘田。”
《國語辭典》:帝德  拼音:dì dé
国君的德行。《文选。左思。魏都赋》:「高谢万邦,皇恩绰矣,帝德冲矣,让其天下,臣至公矣。」
《國語辭典》:积德(積德)  拼音:jī dé
常做善事,积累德行。《史记。卷四。周本纪》:「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有个官人,官拜左侍禁,姓冯名式,乃是好善积德的人。」
《國語辭典》:潜德(潛德)  拼音:qián dé
隐藏不为人知的美德。汉。蔡邕 警枕铭:「应龙蟠蛰,潜德保灵。」
分類:为人美德
《國語辭典》:武德  拼音:wǔ dé
1.用兵所应遵守的准则。《尉缭子。兵教上》:「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2.军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即《孙子兵法。始计》所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期望军人能「智者不惑、信者不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者不私」。
3.汉雅舞名。
4.唐高祖的年号。(西元618~626)
《漢語大詞典》:武德舞
雅舞名。多用于宗庙祭礼。汉书·礼乐志:“《武德舞》者, 高祖 四年作,以象天下乐己行武以除乱也。”东观汉记·明帝纪:“上尊号曰 显宗 ,庙与 世宗 庙同,而祠祫祭於 世祖 之堂,共进《武德》之舞。”宋书·乐志一:“﹝ 汉高祖 ﹞又造《武德舞》,舞人悉执干戚。”隋书·音乐志上:“皇考 高祖武皇帝 神室奏《武德舞》辞。”
《國語辭典》:德政  拼音:dé zhèng
有益人民的政治措施。《左传。隐公十一年》:「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西湖佳话。白堤政迹》:「乐天因行了这几件德政,见民间渐渐有富庶之风,与前大不相同,他也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