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随喜功德品
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诸德福田经
诸藏纯杂具德门
德尸罗城饿鬼
檀德
造幡功德
断德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愿波罗蜜十德
宝性功德草
宝德藏经
觉德
佛类词典(续上)
绕塔功德经随喜功德品
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诸德福田经
诸藏纯杂具德门
德尸罗城饿鬼
檀德
造幡功德
断德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愿波罗蜜十德
宝性功德草
宝德藏经
觉德
绕塔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右绕佛塔功德经之略名。
(经名)右绕佛塔功德经之略名。
随喜功德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明佛灭后闻法华经而随喜者之功德广大者。
(经名)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明佛灭后闻法华经而随喜者之功德广大者。
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炽盛光之陀罗尼及其功德。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炽盛光之陀罗尼及其功德。
诸德福田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法立译。帝释问良田。佛答以五德净名为福田。即沙弥之五德也。又名七法之广施为福田。建立佛图等也。
(经名)一卷,西晋法立译。帝释问良田。佛答以五德净名为福田。即沙弥之五德也。又名七法之广施为福田。建立佛图等也。
诸藏纯杂具德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玄门之一。(参见:玄门)
(术语)十玄门之一。(参见:玄门)
德尸罗城饿鬼
【佛学大辞典】
(传说)往昔德叉尸罗住一饿鬼。五百岁间不得食而食其子云。见付法藏传六。
(传说)往昔德叉尸罗住一饿鬼。五百岁间不得食而食其子云。见付法藏传六。
檀德
【佛学大辞典】
(地名)山名。与檀特山同。
(地名)山名。与檀特山同。
造幡功德
【佛学大辞典】
(杂语)百缘经七举波多迦比丘之缘。(参见:波哆迦)附录。
(杂语)百缘经七举波多迦比丘之缘。(参见:波哆迦)附录。
波哆迦
【佛学大辞典】
(物名)Pata%ka%,译曰幡。出于梵语杂名。(参见:幡)
(物名)Pata%ka%,译曰幡。出于梵语杂名。(参见:幡)
断德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佛三德之一。断尽一切烦恼之德也。涅槃三德之解脱德当之。
【佛学常见辞汇】
诸佛三德之一。(参见:三德)
【三藏法数】
断即断除,谓断惑业净尽,随所调伏众生之处,恶不能染,纵任自在,无有累缚,是名断德。
【三藏法数】
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馀,是为断德。
(术语)诸佛三德之一。断尽一切烦恼之德也。涅槃三德之解脱德当之。
【佛学常见辞汇】
诸佛三德之一。(参见:三德)
【三藏法数】
断即断除,谓断惑业净尽,随所调伏众生之处,恶不能染,纵任自在,无有累缚,是名断德。
【三藏法数】
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馀,是为断德。
三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三、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系缚,而得大自在者。此三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称为大涅槃之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吾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又】诸佛自利利他之三德:一、智德,破一切之无知而具无上菩提者。二、断德,断一切之烦恼而具无上涅槃者。此二者属于自利。三、恩德,具大悲而救济一切众生者。是利他之德也。俱舍论之归敬颂举此三德以赞佛。【又】诸佛因果之三德:一、因圆德,三大劫之修行圆满者。二、果圆德,智断等之诸总圆满者。三、恩圆德,度一切众生而使解脱者。俱舍论二十七曰:「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又】数论所说自性谛之三德:一、萨埵Sattva,勇健之德。二、刺阇Rajas,尘坌之德。三、答摩Tamas,闇钝之德。通常呼为喜忧闇。自性有此三德,故生种种善恶好丑之法。唯识述记一本曰:「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诸谛。」
【佛学常见辞汇】
1。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是佛常住不灭的法性身无不周遍;般若德是佛的智慧无量无边;解脱德是佛所證得的最胜妙法,能够化度一切众生而自在无碍。2。智德、恩德、断德。智德是佛的智慧深广,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号称一切智人;恩德是佛的慈悲广大,誓度一切众生,无党无偏,三界六道众生,有缘莫不蒙度;断德是佛将一切的烦恼断除,清净无为,解脱自在。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具惑业苦三缚,大圣则具三德,如涅槃经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
一、法身德 佛之本体,身有常住不灭之法性者。
二、般若德 般若译作智慧,法相实觉了者。
三、解脱德 远离一切之系缚,得大自在者。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
〔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馀,是为断德。
〔三、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
〔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
〔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
〔三、解脱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名数)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三、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系缚,而得大自在者。此三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称为大涅槃之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吾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又】诸佛自利利他之三德:一、智德,破一切之无知而具无上菩提者。二、断德,断一切之烦恼而具无上涅槃者。此二者属于自利。三、恩德,具大悲而救济一切众生者。是利他之德也。俱舍论之归敬颂举此三德以赞佛。【又】诸佛因果之三德:一、因圆德,三大劫之修行圆满者。二、果圆德,智断等之诸总圆满者。三、恩圆德,度一切众生而使解脱者。俱舍论二十七曰:「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又】数论所说自性谛之三德:一、萨埵Sattva,勇健之德。二、刺阇Rajas,尘坌之德。三、答摩Tamas,闇钝之德。通常呼为喜忧闇。自性有此三德,故生种种善恶好丑之法。唯识述记一本曰:「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诸谛。」
【佛学常见辞汇】
1。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是佛常住不灭的法性身无不周遍;般若德是佛的智慧无量无边;解脱德是佛所證得的最胜妙法,能够化度一切众生而自在无碍。2。智德、恩德、断德。智德是佛的智慧深广,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号称一切智人;恩德是佛的慈悲广大,誓度一切众生,无党无偏,三界六道众生,有缘莫不蒙度;断德是佛将一切的烦恼断除,清净无为,解脱自在。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具惑业苦三缚,大圣则具三德,如涅槃经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
一、法身德 佛之本体,身有常住不灭之法性者。
二、般若德 般若译作智慧,法相实觉了者。
三、解脱德 远离一切之系缚,得大自在者。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
〔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馀,是为断德。
〔三、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
〔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
〔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
〔三、解脱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五译之一,常称药师经者是也。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五译之一,常称药师经者是也。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唐义净译。说药师七佛之本愿并净土。
(经名)二卷,唐义净译。说药师七佛之本愿并净土。
愿波罗蜜十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尽成就一切众生。二,尽庄严一切世界。三,尽供养一切诸佛。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五,尽修行遍法界之行。六,身恒住而尽未来劫。七,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八,尽觉悟流转还灭。九,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十,證得如来之智慧。见唐华严经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尽修行遍法界之行、身恒住而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尽證得如来之智慧。
(名数)一,尽成就一切众生。二,尽庄严一切世界。三,尽供养一切诸佛。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五,尽修行遍法界之行。六,身恒住而尽未来劫。七,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八,尽觉悟流转还灭。九,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十,證得如来之智慧。见唐华严经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尽修行遍法界之行、身恒住而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尽證得如来之智慧。
宝性功德草
【佛学大辞典】
(杂名)庄严净土之七宝,柔软如草,故云宝性功德草。以草为喻也。净土论偈曰:「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同论注曰:「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当以其葻能荣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杂名)庄严净土之七宝,柔软如草,故云宝性功德草。以草为喻也。净土论偈曰:「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同论注曰:「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当以其葻能荣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宝德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经名)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觉德
【佛学大辞典】
(人名)比丘名。涅槃经云:世尊于过去为王,名有德,为拥护觉德比丘,与恶比丘斗战而死。涅槃经会疏一曰:「仙豫行诛,觉德破阵,诸菩萨上求心大,至此如海。」
(人名)比丘名。涅槃经云:世尊于过去为王,名有德,为拥护觉德比丘,与恶比丘斗战而死。涅槃经会疏一曰:「仙豫行诛,觉德破阵,诸菩萨上求心大,至此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