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98,分32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酒德
德配
德言
德元
俊德
五德
德云
德隆
归德
薄德
德量
德威
德色
称德
师德
《國語辭典》:酒德  拼音:jiǔ dé
1.以酗酒为美德。《书经。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汉。孔安国。传:「言纣心迷政乱,以酗酒为德。」《陈书。卷二九。毛喜传》:「而皇太子好酒德,每共幸人为长夜之宴。」
2.饮酒时的品行。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草书图〉诗:「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國語辭典》:德配  拼音:dé pèi
1.尊称他人的妻子。
2.德行可与某某相配。如:「德配唐虞」、「德配天地」。
《漢語大詞典》:德言
(1).德教;合乎仁德的言论。书·康诰:“呜呼! 封 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 汉 贾谊 新书·傅职:“忠信以发之,德言以扬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瘦吟庐诗:“君有德言堪自立,我於肺腑向谁投?”
(2).指妇德,妇言。参见“ 德言容功 ”。
《國語辭典》:德言容功  拼音:dé yán róng gōng
德,品德。言,言谈。容,仪容。功,女红。德言容功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为古时妇女所应具备的四德。语本《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也作「德容言功」、「德言工貌」。
《漢語大詞典》:德元
谓德行居于首位,为道德方面的楷模。书·召诰:“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 孔 传:“其惟王居位,在德之首。” 唐 韩愈 《上贾滑州书》:“伏惟閤下昭融古之典义,含和发英,作 唐 德元,简弃诡説,保任皇极。”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夫子论一:“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此六君子者,位在德元,力足以管摄天下。”
《國語辭典》:俊德  拼音:jùn dé
大德。《书经。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也作「峻德」。
《國語辭典》:五德  拼音:wǔ dé
1.古时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以五行生剋为帝王嬗代之应,其说尤盛于秦汉间。《史记。卷九六。张丞相列传》:「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2.玉有五德。即仁、智、义、礼、信五德。《礼记。聘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
3.鸡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五德。《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德云(德雲)
佛经中人名。 善财童子 所参的五十三知识之一。《华严经·入法界品》:“ 善财童子 问法於 德云 比丘。” 宋 苏轼 《金山妙高台》诗:“何须寻 德云 ,即此比丘是。”参见“ 五十三参 ”。
分類:佛经知识
《漢語大詞典》:五十三参(五十三參)
佛教传说, 善财童子 受 文殊菩萨 指点,南行五十三处,参访名师,听受佛法,终成正果。见《华严经·入法界品》。 元 汤式 《嘲妓名佛奴》曲:“苫倈呵四十八愿叮嚀咒誓,巴鏝呵五十三参容颜变改。”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这壁厢是什么菩萨?这是五十三参形容改。”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吉羊解脱 文殊童 ,著我五十三参中。”
《韵府拾遗 东韵》:德隆
后汉书班固传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绝才德隆当世按六子谓故司空掾桓梁京兆祭酒晋冯扶风掾李育京兆督邮郭基凉州从事王雍弘农功曹史殷肃
《漢語大詞典》:归德(歸德)
(1).归附于德政。逸周书·大聚:“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此谓归德。”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京师归德,四方影附。”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 西河 之人,肃然归德。”
(2).谓归顺。后汉书·袁安传:“伏念南单于 屯 ,先父举众归德,自蒙恩以来,四十餘年。”
《高级汉语词典》:薄德
菲德,道德不厚;缺德
《漢語大詞典》:德量
道德涵养和气量。世说新语·雅量“顾看 简文 ,穆然清恬”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帝( 简文 )举止自若,音颜无变, 温 每以此称其德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其为相,务以厚重镇止浮竞,时人称其德量。” 清 《过锡山赠郭夔一》诗:“至人恢德量,涵纳不可穷。”
《漢語大詞典》:德威
(1).谓以德行威。《书·吕刑》:“德威惟畏。” 孔颖达 疏:“以德行其威罚,则民畏之而不敢为非。”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2).恩德与威权。昆曲十五贯第四场:“执法严明,德威并行……平生愿,效 包拯 。”
《國語辭典》:德色  拼音:dé sè
施恩于人,而有自得之色。汉。贾谊《新书。卷三。时变》:「假父耰锄杖慧耳,虑有德色矣。」
《漢語大詞典》:称德(稱德)
(1).推行德教。书·君奭:“惟兹四人昭 武王 ,惟冒丕单称德。” 孔 传:“惟此四人明 武王 之德,使布冒天下,大尽举行其德。”
(2).衡量德行。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尹知章 注:“既称其德,又度其功。”
《漢語大詞典》:师德(師德)
众德。汉书·礼乐志:“《安世房中歌》:‘浚则师德,下民咸殖。’” 颜师古 注:“师,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