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果粉  拼音:guǒ fěn
新鲜果实或叶片外面的微细腊质的粉状物。
《国语辞典》:褒采一介  拼音:bāo cǎi yī jiè
一介,微细。「褒采一介」指称扬并采用微小的长处。南朝齐。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国语辞典》:芭芒  拼音:bā máng
植物名。禾本科芒属,多年生草本。叶两侧微细尖齿缘,叶背靠鞘部分有短毛分布。秋月开花集成圆锥花序。颖果外被纤毛,熟则飞散如絮。因茎、叶可编制篱笆,故称为「笆芒」。
《國語辭典》:薄物细故(薄物細故)  拼音:bó wù xì gù
轻微细琐的事端。《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朕追念前事,薄物细故,谋臣计失,皆不足以离昆弟之驩。」宋。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而薄物细故,非害治之急者,为之法禁,月异而岁不同,为吏者至于不可胜记,又况能一二避之而无犯者乎?」
分類:微细
《漢語大詞典》:低低切切
形容声音低微细小。例如: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林觉民《与妻书》
《漢語大詞典》:颠斤播两(顛斤播兩)
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绿野仙踪》第四四回:“起先不过房里院外吐些颠斤播两的説话,讥刺几句,使 如玉 知道。”
《漢語大詞典》:蚑行蛲动(蚑行蟯動)
小虫爬动的样子。比喻微细。《淮南子·修务训》:“蚑行蟯动之虫,喜而合,怒而鬭,见利而就,避害而去,其情一也。”
分類:微细
《國語辭典》:秋毫之末  拼音:qiū háo zhī mò
秋天鸟兽新生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的东西。《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漢語大詞典》:窃窃私私(竊竊私私)
耳语轻微细碎貌。《天雨花》第三回:“ 老孙 与你言何事,窃窃私私不出声。”
《漢語大詞典》:濛瀎
雨微细迷蒙貌。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始濛瀎而徐坠,终滂霈而难禁。”按,初学记卷二引作“濛篾”。
分類:微细迷蒙
《漢語大詞典》:蒙瀎(濛瀎)
雨微细迷蒙貌。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始濛瀎而徐坠,终滂霈而难禁。”按,初学记卷二引作“濛篾”。
分類:微细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