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966,分13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忆得
两得
得过
知得
得三
便得
便得
不得已
得诗
得遂
得闲
照得
到得
得师
得二
《分类字锦》:忆得(忆得)
白居易 魏堤有怀诗 忆得瞿塘事,重吟行路难。
分类:通用
《漢語大詞典》:两得(兩得)
同时兼得两种长处、两种利益。韩非子·难一:“贤 舜 则去 尧 之明察,圣 尧 则去 舜 之德化;不可两得也。”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田五千顷,法当用人七千,臣令吏於无事时,督习弓矢,为战守备,因可以制虏,庶几所谓兵农兼事,务一而两得者也。” 宋 曾巩 《归老桥记》:“余以谓先王之养老者备矣,士大夫之致其位者,曰不敢烦以政,盖尊之也。而士亦皆明於进退之节,无留禄之人,可谓两得之也。”
《國語辭典》:得过(得過)  拼音:dé guò
衣食无缺,生活过得去。宋。赵长卿如梦令。居士年来懒散〉词:「身外更无求,只要夏凉冬暖。美满,美满,得过何须积趱。」
《國語辭典》:得过且过(得過且過)  拼音:dé guò qiě guò
勉强能维持生计,或形容苟且偷安,不求上进。《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四出》:「(婆):『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五。寒号虫》:「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漢語大詞典》:知得
(1).知所获取。易·乾:“‘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
(2).谓彼此投契。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 孟嘉 ﹞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万章下》:“知得方是友得,所以相知难也。”
(3).晓得。 宋 张元干 《柳梢青》词:“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蒯三 ﹞却又知得恁般详细。必定是我菴中有人走漏消息,这奴狗方纔去报新闻。” 清 董均 《鹊踏枝》词:“客里亦家家亦客,近来心绪谁知得。”
《骈字类编》:得三
论语问一得三义汉书律历志天之数始于一终于二十有五其 纪之以三故置一得三又二十五分之六凡二十五置终天之数得八十一
《国语辞典》:便得  拼音:biàn děi
必须。如:「只要有收入,便得纳税。」
分类:必须
《国语辞典》:便得  拼音:biàn dé
1.便可、即可。《朱子语类。卷二五。论语。八佾篇》:「只是常常省察照管得在,便得,不可用心把持擒捉他。」
2.只要。《金瓶梅》第三回:「便得一片橘皮吃,切莫忘了洞庭河;这条计,乾娘,几时可行?」也作「但得」。
《國語辭典》:不得已  拼音:bù dé yǐ
非心中所愿,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不得已,又随他走,再度过一个冈子,越发比前崎岖了。」
《骈字类编》:得诗(得诗)
陆游 蜀僧宗杰来乞诗三日不去作长句送之 万里得诗长揖去,他年挈笠再来不。
《骈字类编》:得遂
仪礼公妾大夫之妾为其子传曰何以期也妾不得体君为其子得遂也 汉书主父偃传偃曰臣结发游学四十馀年身不得遂
《國語辭典》:得閒  拼音:dé xián
有空閒的时候。唐。韩愈〈东都遇春〉诗:「得閒无所作,贵欲辞视听。」《红楼梦》第六回:「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閒呢就回,看怎么说。」
《國語辭典》:得间(得間)  拼音:dé jiàn
有隙可乘,而得机会。《管子。幼官》:「障塞不审,不过八日,而外贼得间。」唐。韩愈 曹成王碑:「河南北兵作,天下震扰,王奉母太妃逃祸民伍,得间走蜀从天子。」
分類:机会
《漢語大詞典》:照得
查察而得。旧时下行公文和布告中常用。 宋 曹彦约 《豫章苗仓受纳榜》:“今照得所在郡县受纳苗米加耗数目,已失祖宗之旧。” 明 张居正 《议处史职疏》:“照得史臣之职,以纪録起居为重。”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叔齐 就伸手向墙上一指,可真的贴着一张大告示:‘照得今 殷王 纣 ,乃用其妇人之言……此示。’”
《國語辭典》:到得  拼音:dào dé
1.等到、到了。《朱子语类。卷七。学一。小学》:「到得渐长,渐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三国演义》第一回:「到得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乃卢植也。」
2.至于。常与「不」连用。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我若早有个儿子,也不到得眼里看见如此。哎!这便是我没孩儿的那个下场头。」《水浒传》第一一回:「大官人是识法度的,不到得肯挟带了出去?」
3.倒是。《朱子语类。卷二四。论语六。君子周而不比章》:「至如小人于恶人,则喜其与己合,必须亲爱之;到得无恶之人,每与己异,必思伤害之,此小人之『比而不周』也。」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七出:「我本玉府仙姝,岂偶凡夫俗子,不如出家入道,到得讨个清幽也。」
4.及得、算得。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我做官的,身上穿的是紫罗襕,……何等荣耀!你们出家的,无过是草木衣食,到得那里!」
《骈字类编》:得师(得师)
书能自得师者王
《漢語大詞典》:得二
(1).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孔颖达 疏:“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李善 注:“子曰:‘知几其神乎! 颜氏 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而未尝復行。’ 韩康伯 曰:‘在理则昧,造形则悟, 颜子 之分也,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远而復,故知之未尝復行也。’”
(2).谓一举而得双虎。 春秋 鲁 大夫 卞庄子 刺虎的故事。见史记·张仪列传晋书·姚萇载记:“吾欲移兵岭北,广收资实,须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庄 得二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