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得来(得來)
觅得,求得。《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汉 何休 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 齐 人语也, 齐 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经·见水底金影喻》:“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参见“ 得 ”。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参见“ 得 ”。
《漢語大詞典》: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踏破草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漢語大詞典》: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國語辭典》:傥来(儻來) 拼音:tǎng lái
偶然得到或意外而来的。《晋书。卷七五。王湛传》:「天下,傥来之运,卿何所嫌。」《新唐书。卷八○。太宗诸子传。纪王慎传》:「况荣宠贵盛,傥来物也,可恃以凌人乎?」
《漢語大詞典》:说知(説知)
(1).亦作“ 说智 ”。古代墨家的认识论术语。指由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语出《墨子·经说上》:“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説也。身观焉,亲也。”《墨子·经说下》:“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长。外,亲智也;室中,説智也。”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而古代的墨家把知识来源分为三类,这就是‘亲知’、‘闻知’和‘说知’……‘说知’是由前两者推理而获得的知识。”
(2).谓说给人听,使其知道。《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张老 只得忍气吞声回来,与女儿説知。”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今日早朝下来,已与 曹子建 学士説知向上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我得了此信,也甚欢喜,就带了这封信,去到关上,给 继之 説知。”
(2).谓说给人听,使其知道。《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张老 只得忍气吞声回来,与女儿説知。”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今日早朝下来,已与 曹子建 学士説知向上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我得了此信,也甚欢喜,就带了这封信,去到关上,给 继之 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