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阴阳(陰陽) 拼音:yīn yáng
1.化生万物的两种元素,即阴气、阳气。《易经。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西游记》第九回:「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
2.根据四时、节气、方位、星象来讲人事吉凶的数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于是伎数之士附于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三国演义》第四六回:「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3.旧时专门替人占卜,看风水,择日等的人。《金瓶梅》第六回:「阴阳宣念经毕,揭起千秋幡,扯开白绢。」。《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请将阴阳徐先生来写了七单。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也称为「阴阳生」、「阴阳人」。
4.电磁中的阴极和阳极。
2.根据四时、节气、方位、星象来讲人事吉凶的数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于是伎数之士附于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三国演义》第四六回:「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3.旧时专门替人占卜,看风水,择日等的人。《金瓶梅》第六回:「阴阳宣念经毕,揭起千秋幡,扯开白绢。」。《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请将阴阳徐先生来写了七单。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也称为「阴阳生」、「阴阳人」。
4.电磁中的阴极和阳极。
《漢語大詞典》:六馆(六館)
(1).国子监之别称。 唐 制,国子监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统称六馆。 宋 元 以后,渐加合并,以至仅存国子一学,但后世仍以六馆指国子监。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於是太学六馆之士百餘人,又以 蕃 之义行,言於司业 阳先生 城 ,请諭留 蕃 。” 明 宋濂 《送国子正苏君还金华山中序》:“ 平仲 将行,率六馆之士祖饯於 龙江 之上。” 清 冯桂芬 《改建正谊书院记》:“书院始於 唐明皇 建丽正书院。盖六馆之属,与今书院异。”
(2).谓 清 之实录馆、文颖馆、国史馆、四库全书馆、四库会要馆、内廷方略馆。 清 梅曾亮 《光禄大夫经筵讲官礼部尚书李公墓碑》:“輶车风驰,入我包匭,成均大师,六馆咏歌。”
(2).谓 清 之实录馆、文颖馆、国史馆、四库全书馆、四库会要馆、内廷方略馆。 清 梅曾亮 《光禄大夫经筵讲官礼部尚书李公墓碑》:“輶车风驰,入我包匭,成均大师,六馆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