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招待  拼音:zhāo dài
1.接待宾客。如:「好好招待客人,要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负责接待宾客的人。如:「这家饭店的招待,态度不错,服务也周到。」
《國語辭典》:冷遇  拼音:lěng yù
冷淡的待遇。如:「像他这样有才能的人,怎会受到公司的冷遇?」
《漢語大詞典》:议宾(議賓)
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先朝后裔而享受国宾待遇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八曰议宾之辟。” 郑玄 注:“谓所不臣者,三恪二代之后与?”《唐律疏议·名例·八议》:“一曰议亲,二曰议故……八曰议宾。谓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
《漢語大詞典》:优育(優育)
(1).谓给予优厚的生活待遇。《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又 江 边戍兵,远当以拓土广境,近当以守界备难,宜特优育,以待有事。”
(2).以优良条件养育孩子。《人民日报》1982.3.14:“提高素质,就要求优生、优育。”
《漢語大詞典》:冷待
冷淡地对待;冷淡的待遇。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二:“前几年 玉枝 要求入党,他也因为方针不发展而过分地冷待了人家。” 里汗 《新绿林传》一:“好象因为这庙里久已没有善男信女前来进香,雷公受不了这种冷待,已愤然离去,就留下些小鬼喽罗在此驻守巡查。”
《國語辭典》:优惠待遇(優惠待遇)  拼音:yōu huì dài yù
国际间各国彼此商业往来中,一国给予另一国特别丰厚的条件及待遇。如放宽进口限额、租税优惠等。
《國語辭典》:优先权(優先權)  拼音:yōu xiān quán
1.较他人有先得的权利。
2.电脑需同时处理數个程序时,根据权重而排定的优先处理顺序。
《漢語大詞典》:五保户
享受“五保”待遇的农户。 袁鹰 《刘文学警惕》:“五保户的院子里,天天闪过 刘文学 的身影。”参见“ 五保 ”。
《漢語大詞典》:五保
(1).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以五户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读 欧公 《杜杞墓志》称 闽 俗贪嗇,有老而生子者,父兄多不举,虑分家产故也。 杜公 上书请立五保,俾民相察,有犯者置之法。”
(2). 宋 王安石 变法,于 熙宁 三年实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五保为一大保。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自祖宗已来,每有赦令,必曰凡欠官物,无侵欺盗用、及虽有侵盗而本家及五保人无家业者,并与除放。”参阅宋史·兵志六
(3).合作化后的农村,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以及儿童保教、老人死后保葬的制度,简称为“五保”。 张峻 《家乡夜曲》:“像他老那大年纪,又是独身汉,应该享受五保。”
《国语辞典》:品位分类(品位分类)  拼音:pǐn wèi fēn lèi
以人员的身分、资格而定其地位高下及待遇多寡的一种制度。如我国公务员采简、荐、委任制度。
《国语辞典》:厚禄高官(厚禄高官)  拼音:hòu lù gāo guān
优渥的待遇及崇高的官位。如:「厚禄高官谁不想要,但我绝不以非法的手段强取。」也作「高官厚禄」。
《国语辞典》:物不平则鸣(物不平则鸣)  拼音:wù bù píng zé míng
物受到不平的待遇就会呼喊。《红楼梦》第五八回:「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他少亲失眷的在这里,没人照看,赚了他的钱,又作践他,如何怪得!」
《国语辞典》:尊官厚禄(尊官厚禄)  拼音:zūn guān hòu lù
优厚的待遇。《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也作「高官厚禄」。
分类:优厚待遇
《国语辞典》:一个锅里吃饭的(一个锅里吃饭的)  拼音:yī ge guō lǐ chī fàn de
(歇后语)待遇平等,不分彼此。如:「大家一起做事,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何必斤斤计较呢?」
《国语辞典》:水平不流,人平不言  拼音:shuǐ píng bù liú,rén píng bù yán
(谚语)比喻一个人若获得合理的待遇,心里就会平静而不致随意发表议论,就像水面若高度一致,水便不会朝任何方向流一般。《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这班閒汉替过迁衙门打点使钱,亦是有所利而为之。」
《国语辞典》:吃偏饭(吃偏饭)  拼音:chī piān fàn
大陆地区比喻特别待遇。如:「要想扶植现代戏,就应理直气壮的给现代戏吃偏饭。」也作「开特灶」、「开小灶」、「吃偏食」、「吃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