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人役
役兵
驱役
一役
戍役
徒役
应役
事役
役车
役民
董役
役鬼
仆役
祗役
繇役
《漢語大詞典》:人役
(1).仆役;奴婢。孟子·公孙丑上:“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 赵岐 注:“若此为人所役者也。”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经井田,免人役。” 李善 注引汉书:“ 莽 令更名天下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狐狸:“有土工 宋留 ,暮遇一夫,自言欲为人役。”《醒世姻缘传》第四回:“又每日将各庄事件交付看庄人役。”
(2).差役,差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若认得是衙门人役,惹起疑心,祸不可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司有一官以主之,有衙署,有公座,有人役、刑杖、籤牌之类。”《宦海》第二回:“惟恐怕他们冒冒失失的放枪拒敌,一下子把这位藩台大人打死了,那时不但闹了大大的乱子,就是那跟去的一班人役,失於保护,哪里担得起这样的责任?”
(3).服劳役的人。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请看他的筑 阿房宫 ,筑 骊山 陵,筑长城,筑直道吧,动辄就是动员几十万的人役来兴建大规模的工事。”
《漢語大詞典》:役兵
服劳役勤务的士兵。 宋 代兵制有禁兵、厢兵、役兵、民兵之别。役兵以游民充任,专事一业,如给漕挽,修河防,养国马等。 宋 宋祁 《庆历兵录序》:“三曰役兵,羣有司隶焉;人之游而惰者入之,若牧置,若漕輓,若管库,若工技,业壹事专,故处而无更。凡军有额,居有营,有常廩,有横赐。”
《漢語大詞典》:驱役(驅役,敺役)
驱役:亦作“駈役”。 1.驱使;役使。 汉 王充 论衡·对作:“《六略》之书,万三千篇,增善消恶,割截横拓,驱役游慢,期便道善,归正道焉。” 宋 苏洵 《田制》:“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僕,安坐四顾,指麾於其间。” 梁启超 《广诗中八贤歌》:“驱役教典庖丁刀,何况 欧 学皮与毛。”
(2).为内廷服役供驱使的人。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及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八年引此文作“驱役”。 胡三省 注:“驱役者,嬖倖挟势,驱掠良人,以供掖庭私役者也。”
(3).为官事奔走辛劳。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一:“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
敺役:役使。引申为运用。 明 李东阳 《安平镇减水石坝记》:“利与害相值,必较多寡以为重轻,若敺役土石,当水之怒,费多而利寡,此古人所深戒。”
《骈字类编》:一役
宋史食货志如税钱一贯为第一等合于本等中差一役税钱两倍于一役者并差二役又倍即差三役虽税钱更多不过三役并听雇人
《國語辭典》:戍役  拼音:shù yì
1.守边的事。
2.守边的军士。《诗经。小雅。采薇。序》:「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唐。杜甫又上后园山脚〉诗:「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
3.充军的刑罚。
《漢語大詞典》:徒役
(1).服劳役的人。墨子·尚贤中:“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周书·窦炽传:“ 炽 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輒发徒役。” 唐 张九龄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又《成相》《雅辞》者,徒役送杵,其句度长短不齐,亦悉入録。”
(2).门徒;弟子。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説。” 汉 王充 论衡·问孔:“如徒役之中多无妻, 公冶长 尤贤,故独妻之,则其称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縲絏也。”
《漢語大詞典》:应役(應役)
受征召服劳役。《元典章·兵部三·蹉打船只》:“各处提调官送少壮人丁应役,毋令老幼不堪之人充应。”清史稿·礼亲王代善传:“ 太宗 以祀事后至,言 界凡 方筑城,民应役,宜急卫之。”
《漢語大詞典》:事役
(1).劳役。 汉 徐干 中论·民数:“事役既均,故民尽其心而人尽其力。”晋书·唐彬传:“﹝ 邓艾 ﹞又好施事役,数劳众力。”
(2).政务;公务。魏书·阳固传:“既无事役,遂闔门自守,著《演賾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京师輦轂之下,风物繁富,而士大夫牵於事役,良辰美景罕获宴游之乐。” 宋 杨万里 《宿度息》诗:“我行以事役,云行亦忙为?”
(3).指战事。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周瑜 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 瑜 乃心夙夜所忧。’”
《漢語大詞典》:役车(役車)
车名。供役之车,庶人所乘。《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役车其休。”周礼·春官·巾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 郑玄 注:“役车,方箱,可载任器以共役。” 贾公彦 疏:“庶人以力役为事,故名车为役车。”释名·释车:“役车,给役之车也。”
《漢語大詞典》:役民
(1).服役的人。 宋 苏轼 《教战守策》:“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2).役使平民。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自序》:“役民者官也,役於官者民也。郡有主,县有令,乡有长,里有正,其位不同而皆役民者也。”
《漢語大詞典》:董役
(1).监督劳作。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中:“ 丁 之董役也,昼夜不息,每画一拱,燃蜡炬一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汪端明:“时 德寿宫 建房廊於市廛,董役者不识事体,凡门闔輒题 德寿宫 字,下至委巷厕溷皆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梁廷栋传》:“建恩洲社学以振文风,董役劝捐,不辞劳瘁。”
(2).正其事理。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文者,表而已矣, 三代 之采物也;辞者,所以董役, 秦 汉 之训詔也。”
《韵府拾遗 尾韵》:役鬼
后汉书栾巴传巴素有道术能役鬼神吴融诗岂是劳人力宁因役鬼工
《國語辭典》:仆役(僕役)  拼音:pú yì
仆人、仆从。《旧五代史。卷九三。晋书。列传。崔棁》:「指命仆役,亦用礼节,盛暑祁寒,不使冒犯。」
《國語辭典》:祗役  拼音:zhī yì
奉朝廷命令任职。南朝宋。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诗:「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唐。李逢吉〈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诗:「祗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
分類:奉命任职
《漢語大詞典》:繇役
徭役。古代封建统治阶级强制农民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劳动。繇,通“ 徭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薄赋歛,省繇役,贵仁义,贱权利。”汉书·霍去病传:“减 陇西 、 北地 、 上郡 戍卒之半,以宽天下繇役。”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农民坏於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参见“ 徭役 ”。
《國語辭典》:徭役(傜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国家规定男子有服劳役的义务,包括修筑城池、造桥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南史。卷七○。循吏传。序》:「继以昏乱,政由群孽,赋调云起,徭役无度。」《资治通鉴。卷四五。汉纪三十七。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也作「徭役」。
《國語辭典》:徭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工作。汉。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也作「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