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9,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如形
鸠形
得形
观形
全形
隐形
同形
形生
毁形
受形
鉴形
炼形
露形
幻形
画形
《韵府拾遗 青韵》:如形
傅休奕诗昔君与我如影如形
《漢語大詞典》:鸠形(鳩形)
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续汉书·礼仪志》:“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长九尺,端以鳩为饰。鳩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后以“鳩形”指年老者所用的手杖。 唐 李频 《赋得长城斑竹杖》诗:“莫作鳩形并,空将鹤髮期。”参见“ 鳩杖 ”。
《國語辭典》:鸠杖(鳩杖)  拼音:jiū zhàng
杖端刻有鸠形的手杖。相传鸠不会被食物噎到,故以鸠杖赐年高之人以扶老。见《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
《骈字类编》:得形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
《分类字锦》:观形(观形)
晋书张忠传不修经典劝教但以至道虚无为宗其居依崇岩幽谷凿池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去忠六十馀步五日一朝其教以形不以言弟子受业观形而退
分类:道教
《骈字类编》:全形
亢仓子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國語辭典》:隐形(隱形)  拼音:yǐn xíng
隐藏形体。《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夏统传》:「善歌舞,又能隐形匿影。」《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欲从他学隐形之术,公远不肯。」
《漢語大詞典》:同形
(1).同属一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谓同于原来的形体。 南朝 梁 刘孝威 《妾薄命》诗:“不见 丰城 剑,千祀復同形。”
《漢語大詞典》:形生
身体与性命。庄子·庚桑楚:“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晋 仲长敖 《核性赋》:“形生有极,嗜慾莫限。”
分類:身体性命
《漢語大詞典》:毁形
指损伤身体或发肤。 汉 刘向 说苑·谈丛:“众人以毁形为耻,君子以毁义为辱。”晋书·苻坚载记下:“故 班姬 辞輦,垂美无穷。 道安 毁形贱士,不宜参秽神舆。” 唐 许尧佐 《柳氏传》:“ 柳氏 以艳独异,且惧不免,乃剪髮毁形,寄跡 法灵寺 。”
《漢語大詞典》:受形
形成身体之形。列子·力命:“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骈胎:“ 南齐 褚侍中 澄 医説论受形有云:‘阴阳俱至,非男非女之身;积血散分,駢胎品胎之兆。’”
分類:成身身体
《分类字锦》:鉴形(鉴形)
西溪丛语秦嘉重报妻书曰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素琴可以娱耳
分类:
《國語辭典》:鍊形  拼音:liàn xíng
修道人修鍊形体的方法。《宋史。卷四六二。方技列传下。甄栖真》:「因授鍊形养元之诀,且曰:『得道如反掌,第行之惟艰,汝勉之。』」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七出:「方才鍊形之时,那锦褥也沾著金浆,故此得了仙气。」
《國語辭典》:露形  拼音:lòu xíng
1.出现、露出形迹。《红楼梦》第六六回:「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七。姑妄听之三》:「人那可蓄狐婢,汝且自去,恐惊骇小儿女,亦慎勿露形。」
2.裸露身体。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外道服饰,纷杂异制。……或无服露形,或草板掩体。」
《漢語大詞典》:幻形
(1).幻化形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墨 氏摩顶放踵,乃神仙家往往引之,至幻形易貌之术,亦率假其名号。”红楼梦第一回:“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
(2).引申为假象。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是使别人所看见的并非该猛人的本相,而是经过了包围者的曲折而显现的幻形。”
《骈字类编》:画形(画形)
图绘宝鉴毛信卿放意诗酒画竹自给自言大竹画形小竹画意得法于赵牧之
分类:画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