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9,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神形
藏形
鹤形
一形
心形
写形
身形
形留
形同
委形
形言
践形
变形
现形
形仪
《漢語大詞典》:神形
(1).精神与形体。列子·杨朱:“矜一时之毁誉,以焦苦其神形,要死后数百年中餘名,岂足润枯骨?”《汉书·司马迁传》:“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神形蚤衰,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晋 慧远 《明报应论》:“夫神形虽殊,相与而化,内外诚异,浑为一体。”
(2).神仙之形体。 汉 蔡邕 《王子乔碑》:“弃世俗,飞神形,翔云霄,浮太清。”
(3).指神像。北史·隋纪上·文帝:“詔毁坏偷盗佛及天尊像、岳镇海瀆神形者,以不道论。”
《国语辞典》:藏形  拼音:cáng xíng
隐藏收敛其形体。《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云游四海,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取人首级。」
《漢語大詞典》:鹤形(鶴形)
鹤的形态。形容人形体清瘦。 唐 李翱 《赠药山高僧惟俨》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渔父》词:“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 明 林兆珂 《病起漫成》诗:“鹤形宁怯瘦,龙性故难驯。”
《漢語大詞典》:一形
(1).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形态。 银雀山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形者,皆以其胜胜者也。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列子·天瑞:“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
(2).指个人形体。 晋 陶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3).同一个样子。《商君书·垦令》:“百县之制一形,则从,迁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上·蛮蛮》:“比翼之鸟,似鳧青赤,虽云一形,气同体隔。”
(4).犹言一种表现。《淮南子·主术训》:“有一形者处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也;能称其事,则为之者不难也。”
《漢語大詞典》:心形
精神与形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济 ﹞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唐 白居易 《足疾》诗:“应须学取 陶彭泽 ,但委心形任去留。” 宋 范成大 《再次韵述怀约子文见过》:“灰木心形雪满头,鹤鳧长短不悲忧。”
《國語辭典》:写形(寫形)  拼音:xiě xíng
1.医生审察病人的形貌。《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2.图写形貌。宋。梅尧臣〈传神悦躬上人〉诗:「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國語辭典》:身形  拼音:shēn xíng
身材体形。如:「他们兄弟俩身形相仿,远远看,分不出谁是谁。」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火燎也似身躯热,锥剜也似额角疼,即渐里瘦了身形。」
《分类字锦》:形留
陆云 荅兄机诗 神往同逝感,形留悲参商。
分类:离别
《韵府拾遗 东韵》:形同
嵇康声无哀乐论有形同而情乖貌殊而心均者何言乎观形而知心哉
分类:形同
《漢語大詞典》:委形
(1).谓自然或人为所付与的形体。庄子·知北游:“ 舜 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天地之委形,谓天地所付属之形也。” 唐 白行简 《金跃求为鏌鋣赋》:“金有利用,跃而呈祥。腾沸渭之炎彩,耀赫奕之雄光,始则沉潜,将委形於锻铸,终能踊跃,求效用於锋鋩。” 金 王若虚 《白发叹》诗:“区区亦何必,此身终委形。”
(2).置身。《晋书·皇甫谧传》:“或谓 謐 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於穷而不变乎?’” 元 袁桷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六:“其西何寥寥,云有古先生。巖居时一食,委形澹无营。”
《漢語大詞典》:形言
表现在言辞上。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深识臧否,不以毁誉形言。” 唐 许敬宗 《奉和言志诗》:“形言防处逸,粹藻发嘉猷。”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或谓虽不形言,必有目击首肯之意。”
分類:现在言辞
《漢語大詞典》:践形(踐形)
古代哲学术语。体现人所天赋的品质。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唐 韩愈 《答侯生问〈论语〉书》:“圣人践形之説, 孟子 详於其书。” 清 曾国藩 《送刘椒云南归序》:“使夫一身得职,而天地万物,各安其分。以位以育,以效吾之官司,所谓践形者也。”
《國語辭典》:变形(變形)  拼音:biàn xíng
1.人的外貌或物品的形状、格式产生变化,有异于原先的形态。如:「塑胶物品遇火容易变形。」
2.参见「形变」条。
3.岩石受应力造成褶皱、断层、剪裂、张裂的总称。
《国语辞典》:现形(现形)  拼音:xiàn xíng
显露原形。宋。黄庭坚〈怀安军金堂县庆善院大悲阁记〉:「维观世音应物现形,或至于八万四千手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大娘,不要听他,一定得知道大娘要救官人,故此出来现形索命!」
《漢語大詞典》:形仪(形儀)
仪容;仪表。南齐书·王思远传:“ 思远 清脩,立身简洁。衣服牀筵,穷治素净,宾客来通,輒使人先密覘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翌日,我公礼閲之,乃与梦中一类其形仪,长短大小无少差。” 宋 苏轼 《颜书》诗:“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
分類:仪容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