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寄当归
典故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姜维传〉~062~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囧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孙盛《杂记》曰:「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太史慈〉~90~
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
《漢語大詞典》:寄当归(寄當歸)
当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谐音取应当归来之意。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遂与母相失”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杂记》曰:“初, 姜维 诣 亮 ,与母相失,復得母书,令求当归。 维 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又吴志·太史慈传:“ 曹公 闻其( 太史慈 )名,遗 慈 书,以篋封之;发省,无所道,但贮当归。”后因以“寄当归”为催促归去之典。 宋 辛弃疾 《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昌观偶成》词:“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