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降城
(1).征服、攻克城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凡从得二千石二人,别破军十六,降城四十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
(2).投降归附的地方。《梁书·元帝纪》:“文昭武穆,芳若椒兰,敌国降城,和如亲戚。”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大抵住冬有期,防秋无警,降城三筑,质馆两开。”
《國語辭典》:顺民(順民)  拼音:shùn mín
1.顺从民心。《文选。钟会。檄蜀文》:「应天顺民,受命践祚。」
2.顺天而无贪欲的人。《列子。杨朱》:「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此之谓顺民也。」
3.屈服在异族侵略压迫之下的人民。如:「朱舜水因为不愿意做满清的顺民,所以亡命于日本。」
《漢語大詞典》:还阙(還闕)
(1).回京;回朝。魏书·肃宗纪:“如不容受,任听还闕。”宋史·职官志六:“若文臣中散大夫,武臣横行刺史以上还闕朝覲,掌赐酒饌。” 明 袁宏道 《傅良乡入计序》:“余自山居还闕,由 楚 入 梁 ,路几三千餘里。”
(2).归附朝廷。北齐书·文襄帝纪:“若能卷甲来朝,垂櫜还闕者,即当授 豫州 ,必使终君身世。”
《國語辭典》:降附  拼音:xiáng fù
投降归附。《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乃稍诛击豪杰不从令者,褒赏降附有功劳者。」
《漢語大詞典》:内属(内屬)
谓归附朝廷为属国或属地。史记·南越列传:“太后恐乱起,亦欲倚 汉 威,数劝王及羣臣求内属。”北齐书·神武帝纪下:“ 西魏 灵州 刺史 曹泥 与其壻 凉州 刺史 刘丰 谴使请内属。”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初, 保吉 徙 绥州 民于 平夏 , 文岯 击走之,以 绥州 内属,故有是命。”
《漢語大詞典》:归怀(歸懷)
向往归附。后汉书·刘恺传:“﹝ 愷 ﹞处约思纯,进退有度,百僚景式,海内归怀。” 晋 刘琨 《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分類:向往归附
《漢語大詞典》:纳土(納土)
(1).献纳土地。谓归附。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吴郡 於 太平兴国 中, 钱氏 纳土,士始试於京师焉。”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以 黎洞 纳土,曲赦 广西 。”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吴越王鏐改元应补》:“此因 钱氏 子孙自纳土以后,既深讳其事。”
(2).奉献泥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妖言进土:“ 宋 政和 七年, 汴京 修 二郎庙 ,俱云献土,或云纳土,竞相担负,昼夜喧闐,街陌充塞,自春歷夏不休。”
《國語辭典》:归义(歸義)  拼音:guī yì
附归仁义。《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东方朔传》:「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魏书。卷五六。郑义传》:「是故周敷文教,四海宅心;鲁秉周礼,强齐归义。」
分類:归附考试
《漢語大詞典》:新附
(1).新近归附。三国志·魏志·梁习传:“ 并 土新附, 习 以别部司马领 并州 刺史。”
(2).指新近归附的人。后汉书·王梁传:“从救 桃城 ,破 庞萌 等, 梁 战尤力,拜 山阳 太守,镇抚新附,将兵如故。”
(3).新近附入。 殷韵初 《〈说文解字〉前言》:“﹝ 徐鉉 ﹞增改之迹,约有五端……五、增加新附字。”
《國語辭典》:屈节(屈節)  拼音:qū jié
不能保持节操。《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明公诚能推赤心,屈节以事契丹。」
《國語辭典》:蚁附(蟻附)  拼音:yǐ fù
如蚁之群集攀附。《孙子。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汉。王充《论衡。自纪》:「充升擢在位之时,众人蚁附;废退穷居,旧故叛去。」
《國語辭典》:内向(內向)  拼音:nèi xiàng
1.向内地逼近,多指向国内逼迫。《晋书。卷六。明帝纪》:「六月,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
2.归附朝廷。《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文选。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羌戎东驰,回首内向。」
3.人格特质的一种分类。系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C. G.)以人类心理的特徵为基础,所提出的人格类型理论。特徵是缺乏与人接触交往的兴趣,对外物的感受较少显露出来。性格上则是偏爱沉静,容易羞怯。
《漢語大詞典》:归往(歸往)
归附,向往。《穀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汉书·铫期传:“今 更始 失政,大统危殆,海内无所归往。”隋书·经籍志一:“万物之所归往,神明之所福饗。”
分類:归附向往
《漢語大詞典》:归仰(歸仰)
归附仰仗。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万邦归仰,国富如海。”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序》:“盍不建大法鼓,树之层臺,使羣聋六时有所归仰,不亦美乎?” 宋 王禹偁 《济州众等寺新修大殿碑序》:“大都小邑,暨名山胜境,鲜不建梵刹而聚緇流,有以见大法之光扬,末俗所归仰也。”
分類:归附仰仗
《國語辭典》:款附  拼音:kuǎn fù
诚心归附。《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高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