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还归(還歸)
(1).返回。 应劭 《风俗通·怪神》引《管子》:“ 齐公 出於泽,见衣紫衣,大如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数月不出。”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孝明 加恩,则论徙边;今上宽惠,还归州里。”《西游记》第七七回:“ 老孙 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 淞江 亭畔坐垂纶,还归被褐出负薪。”
(2).归顺,归附。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则 庐江 太守 刘勋 ,先举其郡,还归国家。”
(3).归还。《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当时统制打死二人,除了地方之害,分付 李安 ,将马头大酒店,还归本主。”亦指收回。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 光绪 三年﹞据老农云:此虫从大雾中生,然而总归天意,故木棉仅得二分至五厘不等,其杂粮不过还归种子而已。”
(2).归顺,归附。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则 庐江 太守 刘勋 ,先举其郡,还归国家。”
(3).归还。《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当时统制打死二人,除了地方之害,分付 李安 ,将马头大酒店,还归本主。”亦指收回。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 光绪 三年﹞据老农云:此虫从大雾中生,然而总归天意,故木棉仅得二分至五厘不等,其杂粮不过还归种子而已。”
《漢語大詞典》:还纳(還納)
归还;交纳。 宋 苏轼 《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以此愚民生心侥倖,每有借贷,例不肯及时还纳。” 元 马祖常 《建白一十五事》:“所有孳畜田产,厚息借贷,準折还纳,终致破产,不敢有词。”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 道光 二十九年﹞下忙银大漕概未徵收,佃户小大租均未还纳,幸不滋事。”
《漢語大詞典》:还家(還家)
(1).回家。《后汉书·臧洪传》:“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