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742,分5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自强
勉强
强健
强半
强弱
强敌
强颜
强为
强起
强者
康强
强名
强弩
强壮
倔强
《國語辭典》:自强(自強)  拼音:zì qiáng
自己奋发图强。《文选。潘岳。西征赋》:「励疲钝以临朝,勖自强而不息。」《文明小史》第四○回:「怕的是百姓不服,一时不敢动手,不好不从种族上自强起来。」
《國語辭典》:勉强(勉強)  拼音:miǎn qiǎng
1.尽力而为。汉。刘向《列女传。贤明传。周南之妻》:「国家多难,惟勉强之。」
2.牵强、不自然。如:「勉强一笑」。
3.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如:「他既然执意离去,你又何必要勉强他留下来?」
《國語辭典》:强健(強健)  拼音:qiáng jiàn
强壮、健硕。《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府君两番欲让位于刘玄德,时府君尚强健,故玄德不肯受。」《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你只看公公正在精神强健的时候,忽然的急流勇退,安知不是一心指望你来翻梢。」
《國語辭典》:强半(強半)  拼音:qiáng bàn
大半。唐。杜牧 题池州贵池亭诗:「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妾少诵楞严经,今强半遗忘。」
分類:大半过半
《國語辭典》:强弱(強弱)  拼音:qiáng ruò
强盛与衰弱。《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西游记》第二十二回:「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
《漢語大詞典》:强敌(强敵)
亦作“彊敌”。
(1).强有力的敌人。战国策·楚策一:“ 郑 魏 者, 楚 之耎国;而 秦 , 楚 之强敌也。”管子·禁藏:“内无烦扰之政,外无彊敌之患也。” 唐 杜甫 《雨》诗之二:“羣盗下辟山,总戎备强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吐蕃 在西域要用大兵力抵御东西两个强敌。”
(2).指强有力的对手。 宋 陈师道 《渔家傲·从叔父乞苏州湿红笺》词:“轻落笔, 黄 秦 去后无强敌。”
《國語辭典》:强颜(強顏)  拼音:jiàng yán
厚著脸皮不知羞耻。《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宋。苏轼〈乞常州居住表〉:「与其强颜忍耻,干求于众人。」
《國語辭典》:强颜(強顏)  拼音:qiǎng yán
勉强装作高兴。《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杨修闻言,满面羞惭,强颜而答。」
《高级汉语词典》:强为
硬干;蛮干
分类:强为
《漢語大詞典》:强起
亦作“彊起”。
(1).勉强起床。 汉 枚乘 《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此真太子之所喜也,能强起而游乎。”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赵昌时》:“俄而天明, 赵生 渐醒,乃彊起。” 宋 王安石 《强起》诗:“推枕欲强起,问知星正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继孟 疾正剧,强起卧于舆,歷八日夜而至 临安 。”
(2).强行起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秦王 闻之,怒,彊起 武安君 , 武安君 遂称病篤。”晋书·隐逸传·郭翻:“安西将军 庾翼 ,以帝舅之重,躬往造 翻 ,欲强起之。” 宋 王禹偁 《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詔书三下,强起公为尚衣使, 澄心堂 祗候。”
《高级汉语词典》:强者  拼音:qiáng zhě
具有非凡的体力或智力的人
分类:强者
《國語辭典》:康强(康強)  拼音:kāng qiáng
安乐强健。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愿公如卫武,百岁尚康强。」也作「康彊」。
《漢語大詞典》:强名
亦作“彊名”。 犹盛名。 唐 独孤及 《题玉潭》诗:“碧玉徒强名,冰壶难比德。唯当寂照心,可并奫沦色。”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亦作“彊名”。 勉强称做;虚名。语出老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唐 杜牧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诗:“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 唐 陆龟蒙 《看压新醅寄怀袭美》诗:“尊中若使常能渌,两綬通侯总强名。” 宋 杨万里 《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伯小酌》诗:“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十室亦琴鸣。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村酒今冬胜虚度,霜风一夜办新晴。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 金 王若虚 《门山县吏隐堂记》:“孤城斗大,眇在穷山之颠;烟火萧然,强名曰县。”
《國語辭典》:强弩(強弩)  拼音:qiáng nǔ
1.劲度强硬的弓。汉。桓宽《盐铁论。伐功》:「以汉之强,攻于匈奴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又不欲操儒业,仍使挽强弩,驰怒马,登武进士弟。」也作「彊弩」。
2.强健的射手。《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馥从事赵浮、程涣将强弩万人屯孟津,闻之,率兵驰还。」也作「彊弩」。
《國語辭典》:强壮(強壯)  拼音:qiáng zhuàng
1.健壮有力。唐。白居易〈六十拜河南尹〉诗:「幸遇芳菲日,犹当强健时。」《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其时李傕、郭汜但到之处,劫掠百姓,老弱杀之,强壮者充军。」
2.语本《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指壮年、中年。南朝陈。徐陵〈让左仆射初表〉:「若思强壮,固无耆老。」
《國語辭典》:倔强(倔強)  拼音:jué jiàng
强硬不屈。《宋史。卷三六○。赵鼎传》:「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老和尚见他说得倔强,心下好些著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