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要盟  拼音:yāo méng
用威势胁迫对方订盟。《左传。襄公九年》:「且要盟无质,神弗临也。」唐。元稹《莺莺传》:「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之可欺。」
《國語辭典》:胁制(脅制)  拼音:xié zhì
倚恃权势,或利用弱点加以要胁控制。《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馀皆胁制偷合。」也作「挟制」。
《國語辭典》:强加(強加)  拼音:qiǎng jiā
强迫使人接受。如:「各人观点不同,不可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他人。」
《漢語大詞典》:自选
动作者自由的选择,或他所希望的自由行动的。例如:自选手枪五十米赛。
可任意选择的,可由自己斟酌决定的,不强迫的、不强制的。例如:自选动作。
《國語辭典》:自愿(自願)  拼音:zì yuàn
自己愿意。《薛仁贵征辽事略》:「若抑勒著教往,难建功,可要自愿而去者。」也作「自愿」。
《漢語大詞典》:相强(相彊)
亦作“ 相彊 ”。勉强;强迫。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当行, 竇姬 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果然立意不喫,也不好相强。”红楼梦第一○八回:“ 寳玉 喜欢。 袭人 也不便相强,只得跟着。”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十:“你一定要自己一手来,我们不相强。”
分類:勉强强迫
《國語辭典》:劳工(勞工)  拼音:láo gōng
受雇从事劳动工作,以换取工资的人。
《漢語大詞典》:强通
(1).强迫通奸。新五代史·杂传·朱宣:“尝以月旦,遣爱妾候 知训 家, 知训 强通之。”
(2).强求贯通。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洪榜》:“ 周 孔 之书俱在,苟得其解,皆不可以强通。”
《漢語大詞典》:徙戎
晋 代统治阶级中企图用武力强迫少数民族外迁的一种主张。晋书·江统传:“ 统 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清 项□□ 《〈中西纪事〉叙》:“窃惟驭外之要,不越剿抚二端。乃由前而论,择将之难, 汉文 拊髀而兴叹;由后而论,徙戎之患, 江统 蒿目而生忧。”
《漢語大詞典》:逼酒
强迫饮酒。宋书·庐江王褘传:“﹝ 景和 狂主﹞於 建章宫 召朕兄弟,逼酒使醉。”
分類:强迫饮酒
《漢語大詞典》:逼令
强迫命令。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 吕后 德之,而逼令强食之,故令其道不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翁姑忿怒,逼令大归。” 海上闲人 《上海罢市实录》附录《罢市之轶闻》:“最可恨者,恒于午夜黎明,鎗棍交鬨,逼令开门。”
分類:强迫命令
《漢語大詞典》:黄手
方言。犹言强迫性的手段。川剧《拉郎配》第五场:“ 张宣 秀才,你不答应啥,我就要下‘黄手’啰。”原注:“下黄手--不讲情面,武力强迫之意。”
《漢語大詞典》:召雇
唐 代官府为强迫百姓纳税服役而巧立之名目。新唐书·食货志二:“復有‘进奉’、‘宣索’之名,改科役曰‘召雇’,率配曰‘和市’,以巧避微文,比 大历 之数再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
《国语辞典》:灌酒  拼音:guàn jiǔ
强迫他人喝酒。如:「他被人拚命的灌酒,终于醉倒了。」
分类:强迫他人
《漢語大詞典》:逼禅(逼禪)
谓强迫帝王让位给别人。 前蜀 王建 《答梁通聘书》:“俱非恃强逼禪,皆以行道济时。” 诸葛计 《南唐先主李昪年谱·昇元五年》:“ 昇 镇 金陵 时, 建勋 为副使,尝参逼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