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尘冠不谭
  
弹巾
 
弹汉吏冠
 
拂尘冠
 
敝冠谭
 
王贡冠
 
王贡约
  
贡公弹冠
 
贡公叹
 
贡禹冠
 
相关人物
王吉
 
贡禹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徵贡禹与吉。吉年老,道病卒,上悼之,复遣使者吊祠云。」唐·颜师古注:「弹冠者,且入仕也。」

简释

贡公喜:庆贺他人做官。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例句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孟浩然 书怀贻京邑同好

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岑参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李冶 因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 李德裕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仆射已为御史余尚布衣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

贡喜音容间,冯招病疾缠。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徒怀贡公喜,飒飒鬓毛苍。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弹冠声实贵,覆被渥恩偏。 沈东美 奉和苑舍人宿直晓玩新池寄南省友

栖迟未遇常鋾荐,邂逅宁弹贡禹冠。 牟融 有感二首之二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王维 酌酒与裴迪

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卢照邻 早度分水岭

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 窦群 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三周谬领中宪徘徊厅宇多获文篇夏日即事因寄四韵

永怀宛洛游,曾是弹冠望。 赵冬曦 酬燕公出湖见寄

如今岁晏从羁滞,心喜弹冠事不赊。 邢群 郡中有怀寄上睦州员外杜十三兄

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韦应物 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

弹冠劳巧拙,结绶倦牵缠。 骆宾王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黄滔 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远为嘉贶

典故
化鹤三千岁
 
化鹤群
  
苏仙橘井
 
苏君迹
 
苏耽井
 
苏耽仙
 
苏耽化鹤
 
苏耽宅
 
苏耽鹤
 
送苏耽
 
避弹归
 
鹤爪书

相关人物
苏耽

参考典故
桔井


《太平广记》卷十三〈神仙十三·苏仙公〉~90~
苏仙公者,桂阳人也,汉文帝时得道。先生早丧所怙,乡中以仁孝闻。宅在郡城东北,出入往来,不避燥湿。至于食物,不惮精粗。先生家贫,常自牧牛,与里中小儿,更日为牛郎。先生牧之,牛则徘徊侧近,不驱自归。余小儿牧牛,牛则四散,跨冈越险。诸儿问曰:「尔何术也?」先生曰:「非汝辈所知。」常乘一鹿。先生常与母共食,母曰:「食无鲊,他日可往市买也。」先生于是以箸插饭中,携钱而去,斯须即以鲊至。母食去(明钞本去作未)毕,母曰:「何处买来?」对曰:「便县市也。」母曰:「便县去此百二十里,道途径险,往来遽至,汝欺我也!」欲杖之。先生跪曰:「买鲊之时,见舅在市,与我语云,明日来此,请待舅至,以验虚实。」母遂宽之。明晓,舅果到。云昨见先生便县市买鲊。母即惊骇,方知其神异。先生曾持一竹杖,时人谓曰:「苏生竹杖,固是龙也。」数岁之后,先生洒扫门庭,修饰墙宇。友人曰:「有何邀迎?」答曰:「仙侣当降。」俄顷之间,乃见天西北隅,紫云氤氲,有数十白鹤,飞翔其中,翩翩然降于苏氏之门,皆化为少年,仪形端美,如十八九岁人,怡然轻举。先生敛容逢迎,乃跪白母曰:「某受命当仙,被召有期,仪卫已至,当违色养,即便拜辞。」母子歔欷。母曰:「汝去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桔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桔叶一枚,可疗一人。兼封一匮留之,有所阙之,可以扣匮言之,所须当至,慎勿开也。」言毕即出门,踟蹰顾望,耸身入云,紫云捧足,众鹤翱翔,遂升云汉而去。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母疗之,皆以水及桔叶,无不愈者。有所阙乏,即扣匮,所须即至。三年之后,母心疑,因即开之,见双白鹤飞去。自后扣之。无复有应。母年百馀岁,一旦无疾而终。乡人共葬之,如世人之礼。葬后,忽见州东北牛脾山,紫云盖上,有号哭之声,咸知苏君之神也。郡守乡人,皆就山吊慰,但闻哭声,不见其形。郡守乡人,苦请相见,空中答曰:「出俗日久,形容殊凡,若当露见,诚恐惊怪。」固请不已,即出半面,示一手,皆有细毛,异常人也。因请郡守乡人曰:「远劳见慰,途径险阻,可从直路而还,不须回顾。」言毕,即见桥亘岭傍,直至郡城。行次,有一官吏辄回顾,遂失桥所,堕落江滨,乃见一赤龙于脚下,宛转而去。先生哭处,有桂竹两枝,无风自扫,其地恒净。三年之后,无复哭声,因见白马常在岭上,遂改牛脾山为白马岭。自后有白鹤来止郡城东北楼上,人或挟弹弹之,鹤以瓜攫楼板,似漆书云:城郭是,人民非,三百甲子一来归,吾是苏君弹何为?」至今修道之人,每至甲子日,焚香礼于仙公之故第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九《耒水》引《桂阳列仙传》
「耽,郴县人,少孤,养母至孝。言语虚无,时人谓之痴。常与众儿共牧牛,更直为帅,录牛无散。每至耽为帅,牛辄徘徊左右,不逐自还。众儿曰:『汝直,牛何道不走耶?』耽曰:『非汝曹所知。』即面辞母云:『受性应仙,当违供养。』涕泗又说:『年将大疫,死者略半,穿一井饮水,可得无恙。』如是有哭声甚哀。后见耽乘白马还此山中,百姓为立坛祠。」

简释

橘井:喻孝事父母,或指仙丹妙药。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彬州》:“彬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

苏耽宅:喻仙人居处。唐王昌龄《奉赠张荆州》:“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例句

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 元结 桔井

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王昌龄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王昌龄 奉赠张荆州

典故
不下堂
  
单父肘
 
单父鸣琴
 
堂上五弦
 
子贱堂
 
子贱歌
 
子贱琴
 
宓侪
 
宓公
 
宓子弹琴
  
宓生
 
宓贱琴
 
宓贱
 
宓贱琴
 
小邑弹琴
 
山县弹琴
 
张琴易俗
 
弹琴高堂
 
易俗张琴
 
流水声中视公事
  
绮琴化洽
 
鲁宓
  
鸣弦坐
  
鸣琴化洽
 
鸣琴单父
 
鸣琴子贱堂

相关人物
宓子贱

参考典故
伯牙弦


《吕氏春秋》卷二十一〈开春论·察贤〉~44~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宓子则君子矣,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以治义矣,任其数而已矣。巫马期则不然,弊生事精,劳手足,烦教诏,虽治犹未至也。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206~
宓不齐字子贱。少孔子三十岁。孔子谓「子贱君子哉!鲁无君子,斯焉取斯?」子贱为单父宰,反命于孔子,曰:「此国有贤不齐者五人,教不齐所以治者。」孔子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

简释

宓子弹琴:咏官吏善于管理。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之二:“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宓子贱:喻指县官。唐李白《赠阎丘宿松》:“何衔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琴堂:指县衙。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


例句

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 储光羲 述韦昭应画犀牛

音容想在眼,暂若升琴堂。 刘长卿 出丰县界寄韩明府

明发归琴堂,知君懒为县。 刘长卿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

陈蕃待客应悬榻,宓贱之官独抱琴。 刘长卿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

本意宿东林,因听子贱琴。 严维 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

单父古来称宓生,祗今为政有吾兄。 岑参 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 崔峒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蒲密遥千载,鸣琴始一追。 张说 徐高御挽歌

将军帐下来从客,小邑弹琴不易逢。 张谓 送皇甫龄宰交河

遗老应相贺,知君不下堂。 戴叔伦 送汶水王明府

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

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李白 赠闾丘宿松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李白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李隆基 赐崔日知往潞州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 杜甫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堂上五弦销暇日,邑中千室有阳春。 独孤及 酬常郿县见赠

府趋随宓贱,野宴接王祥。 卢纶 送绛州郭参军

亦知单父琴犹在,莫厌东归酒未醒。 罗隐 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摄新城县

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贱琴。 耿湋 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

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 许棠 题闻琴馆

口尚袁安节,身无子贱名。 贾岛 别徐明府

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郎士元 送长沙韦明府

理邑想无事,鸣琴不下堂。 钱起 送武进韦明府

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 钱起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到此安氓俗,琴堂又晏然。 韦应物 送唐明府赴溧水

绮琴朝化洽,祥石夜论空。 骆宾王 过故宋

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 高适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

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 高适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

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 高适 宋中十首

所思在畿甸,曾是鲁宓侪。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典故
依人弹铗
  
先生弹铗
 
出有车
 
出无车
 
剧弹剑铗
  
剑铗悲歌
 
吴鱼
 
叹无车
 
孟尝君黄齑社
 
孟尝鱼
  
弹剑作歌
  
弹铗思鱼
 
弹铗无舆
 
弹长铗
 
待食鱼
 
耻弹门下铗
 
愧有鱼
 
歌长铗
  
归来长铗
 
归长铗
 
无鱼弹铗
 
葛鱼
 
贫铗为谁谭
 
长剑归来
  
长铗依人
 
长铗忘贫
 
长铗歌
 
长铗歌弹
  
长铗涩
 
食有鱼
   
食鱼心
  
冯谖有鱼
  
冯驩
 
冯驩弹铗
 
驩弹铗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冯谖(冯驩)


《战国策》卷十一〈齐四·齐人有冯谖者〉~395~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柰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韨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2359~
初,冯驩闻孟尝君好客,蹑蹻而见之。孟尝君曰;「先生远辱,何以教文也?」冯驩曰:「闻君好士,以贫身归于君。」孟尝君置传舍十日,孟尝君问传舍长曰:「客何所为?」答曰:「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迁之幸舍,食有鱼矣。五日,又问传舍长。答曰:「客复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孟尝君迁之代舍,出入乘舆车矣。五日,孟尝君复问传舍长。舍长答曰:「先生又尝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不悦。

简释

冯谖有鱼:指贤士怀才未遇,或反指受器重。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犀首正缘无事饮,冯援应为有鱼留。”


例句

不知弹铗客,何处感新恩。 于武陵 过侯王故第

此来多愧食鱼心,东阁将辞强一吟。 刘沧 入关留别主人

后时长剑涩,斜日片帆孤。 刘长卿 送李七之笮水谒张相公

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 乔知之 哭故人

田子莫嫌弹铗恨,宁生休唱饭牛歌。 姚岩杰 报颜标

郭隗惭无骏,冯谖愧有鱼。 宋璟 奉和圣制璟与张说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应制

山川不异江湖景,宾馆常闻食有鱼。 张蠙 送卢尚书赴灵武

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 戴叔伦 从军行

侯门昔弹铗,曾共食江鱼。 方干 滁上怀周贺

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 方干 赠处州段郎中

门前下客虽弹铗,溪畔穷鱼且曝腮。 朱湾 逼寒节寄崔七

粝食空弹剑,亨衢讵置锥。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李白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之一

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白 行路难三首之二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李白 赠友人三首

安知慕群客,弹剑拂秋莲。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唯念贤哉崔大让,可怜无事不歌鱼。 杜牧 寄浙西李判官

高冠馀肯赋,长铗子忘贫。 柳宗元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何幸腐儒无一艺,得为门下食鱼人。 欧阳詹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当时若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半夜开。 汪遵 函谷关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

城下秋江寒见底,宾筵莫讶食无鱼。 羊士谔 郡中即事三首

曾侍晚斋吟对雪,又容华馆食兼鱼。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客里冯谖剑,歌中宁戚牛。 钱起 新丰主人

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 韦庄 游东远归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学鸣鸡。 韩偓 故都

前陈百家书,食有肉与鱼。 韩愈 招杨之罘

富钩徒有想,贫铗为谁弹。 骆宾王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已

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申。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高适 行路难二首

典故
曲池合,高台灭
 
曲池平
 
池台泪
 
池台无恙
 
琴下雍门泪
 
薛公泪
 
薛县池平
 
雍琴
 
雍门哀
 
雍门奏
 
雍门弹
 
雍门歌
 
雍门泪
  
雍门琴曲
 
雍门言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雍门周


《说苑》卷十一〈善说〉~367~
雍门子周以琴见乎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臣之所能令悲者,有先贵而后贱,先富而后贫者也。不若身材高妙,适遭暴乱,无道之主,妄加不道之理焉;不若处势隐绝,不及四邻,诎折傧厌,袭于穷巷,无所告愬;不若交欢相爱无怨而生离,远赴绝国,无复相见之时;不若少失二亲,兄弟别离,家室不足,忧蹙盈匈。当是之时也,固不可以闻飞鸟疾风之声,穷穷焉固无乐已。凡若是者,臣一为之徽胶援琴而长太息,则流涕沾衿矣。今若足下千乘之君也,居则广厦邃房,下罗帷,来清风,倡优侏儒处前选进而谄谀;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激楚之切风,练色以淫目,流声以虞耳;水游则连方舟,载羽旗,鼓吹乎不测之渊;野游则驰骋弋猎乎平原广囿,格猛兽;入则撞钟击鼓乎深宫之中。方此之时,视天地曾不若一指,忘死与生,虽有善琴者,固未能令足下悲也。」孟尝君曰:「否!否!文固以为不然。」雍门子周曰:「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尝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楚王秦帝,必报雠于薛矣。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誉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后,庙堂必不血食矣。高台既以坏,曲池既以渐,坟墓既以下而青廷矣。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蹢躅其足而歌其上,众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承睫而未殒,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简释

雍门哀:喻指悲伤、感慨。宋朱熹《登定王台》:“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例句

感事不关河里笛,伤心应倍雍门琴。 唐彦谦 春阴

市若荆州罢,池如薛县平。 崔融 户部尚书崔公挽歌

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李商隐 碧瓦

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 李益 来从窦车骑行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李益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白居易 和思归乐

谁高齐公子,泣听雍门琴。死且何足伤,殊非达人心。 皎然 杂兴六首之三

此别盈襟泪,雍门不假弹。 贾至 长沙别李六侍御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 顾况 郑女弹筝歌

典故
千仞弹珠
 
弹隋珠
   
弹飞翼
 
弹鹊
 
明珠弹丸
 
珠抵鹊
  
随珠弹
 
参考典故
隋珠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7~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

例句

鹰鹯绕树探不得,随珠弹尽声转娇。 元稹 有鸟二十章第十章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 李白 送窦司马贬宜春

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耿湋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荆玉终无玷,随珠忽已弹。 郑愔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弹随空被笑,献楚自多伤。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典故
动文君
 
卓家
 
卓家琴
 
卓氏
 
卓氏寡
 
卓氏琴台
 
夜扣相如扉
 
座上琴心
  
弹凤
 
彩凤求凰
  
文君婿
 
文君望久
 
文君知曲意
 
求凰曲
 
漫寄心
 
琴中凤语
 
琴寄情
  
琴心先许
 
琴心误
  
琴挑
 
相如意蜜
 
相如琴心
 
闻琴解佩
 
临邛
 
通琴意
 
锦里琴心
 
风流地
  
凤求皇

相关人物
卓文君
 
卓王孙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卓王孙
 
夜失身
 
夜失身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艺文类聚》第四十三卷〈乐部三·歌〉
汉司马相如〈琴歌〉曰:「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见之。相如因以琴歌挑之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艳淑女在此房,何缘交接为鸳鸯。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字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例句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于濆 宫怨

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 孟郊 古别离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李端 送友人游蜀

琴心正幽怨,莫奏凤凰诗。 李端 送夏侯审游蜀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李群玉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兰浦秋来烟雨深,几多情思在琴心。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

似濯文君锦,如窥汉女妆。 李群玉 临水蔷薇

使君居曲陌,园令住临邛。 李贺 恼公

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李贺 有所思

临邛行乐处,莫到白头回。 李频 送友人入蜀

锦字梭悬壁,琴心月满台。 杜牧 代人作

凝魂空荐梦,低耳悔听琴。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之一

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门扃。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岂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权德舆 杂诗五首之一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温庭筠 锦城曲

难为子猷志,虚负文君名。 田娥 寄远

好似文君还对酒,胜于神女不归云。 白居易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唯应对杨柳,暂醉卓家琴。 卢纶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

料得相如偷见面,不应琴里挑文君。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二十八

芳树文君机上锦,远山孙寿镜中眉。 罗隐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 耿湋 送蜀客还

戍客烽楼迥,文君酒幔斜。 薛能 和杨中丞早春即事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 薛能 并州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薛能 桃花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许浑 赠萧炼师

卓氏琴台废,深芜想径通。 贾岛 送朱休归剑南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 郑谷 蜀中三首

文君手里曙霞生,美号仍闻借蜀城。 郑谷 锦二首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韦庄 听赵秀才弹琴

晋朝叔夜旧相知,蜀郡文君小来识。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文君酒市逢初雪,满贳新沽洗旅颜。 齐己 送人入蜀

典故
弹棋局


《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一〈无题〉
绵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清·冯皓笺注:「魏文帝《弹棋赋》:「局则丰腹高隆,库根四颓。」又:「文石为局,陇中夷外。」
典故
弹压江山
 
弹压溪山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258~
秉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伸曳四时,纪纲八极,经纬六合,覆露照导,普泛无私,蠉飞蠕动,莫不仰德而生。汉·高诱注:「弹山川,令出云雨,复能压止之也。」
典故

《无量寿经》
如弹指顷,即生彼国。
《王右丞集》卷二十五
唐·王维《能禅师碑》:弹指不留,水流灯焰。金身永谢,薪尽火灭。
典故
弹指兰阇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政事〉~75~
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余嘉锡笺注引《朱子语类》百三十六曰:「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谓胡僧曰:『兰奢,兰奢。』乃胡语之褒誉者也。」嘉锡案:兰奢当作兰阇,盖记者之误。然朱子不言所以为褒誉之义。王伯厚又以为即兰若。考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五云:「阿练若,或云阿兰若,或但云兰若,此土义译云寂静处,或云无诤地。所居不一,皆出聚落,一俱卢舍之外,远离喧噪,牛畜鸡犬之声寂静,安心修习禅定。」又二十一云:「阿兰若者,此翻为无诤声。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作义,因名其处为法阿兰若处,此中处者,即菩提场中是也。」释法云翻译名义集七云:「阿兰若大论翻远离处。萨婆多论翻闲静处。天台云: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或翻无诤,谓所居不与世诤。」慧琳、法云释兰若之义甚详,而不言及兰阇。伯厚谓兰阇即兰若,当别有所本。译音本无定字也。茂宏之意,盖赞美诸胡僧于宾客喧噪之地,而能寂静安心,如处菩提场中。然则己之未加沾接者,正恐扰其禅定耳。群胡意外得此褒誉,故皆大欢喜也。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324~
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尝有坐客二十馀人,逐一称赞,独不及一胡僧,并一临海人。二人皆不悦。导徐顾临海人曰:「自公之来,临海不复有人矣。」又谓胡僧曰:「兰奢。」兰奢,乃胡语之褒誉者也。于是二人亦悦。
典故
公子挟弹
 
挟丸子
 
庄辛语
 
蜻蛉黄雀
 
调盐醯

相关人物
庄辛


《战国策》卷十七〈楚四·庄辛谓楚襄王〉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铅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 。……。彼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夫黄鹄其小者也,蔡圣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辈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例句

不闻庄辛语,今日寒芜绿。 刘驾 空城雀

林间公子夹弹弓,一丸致毙花丛里。 庄南杰 黄雀行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二十一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二十八

贪食以忘躯,鲜不调盐醯。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

不知挟丸子,心默有所规,弹汝枝叶间,汝翅不觉摧。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

典故
堕贡生贫
 
贡公弹

相关人物
王吉
 
贡禹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王吉〉~3066~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徵贡禹与吉。吉年老,道病卒,上悼之,复遣使者吊祠云。唐·颜师古注曰:「弹冠者,且入仕也。」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列传·萧望之·(子)萧育〉~3290~
育为人严猛尚威,居官数免,稀迁。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典故
乱果掷行车
 
儿童抛砖
 
慕潘
 
投潘岳果
   
掷果河阳
 
掷赠
 
潘仁载果
 
潘令舆
 
潘子貌
 
潘安仁
 
潘岳
 
潘岳果
 
潘岳貌
   
潘郎挟弹
 
潘郎掷果
 
潘郎璧
 
潘郎貌
 
潘郎车
 
窥潘掾
 
貌胜潘

相关人物
潘岳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0~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南朝梁·刘孝标注引《语林》曰:「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二说不同。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列传〉~507~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岳从子尼。

简释

潘郎车:喻女子爱慕美男子。南朝梁徐陵《洛阳道二首》之一:“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例句

杨生词赋比潘郎,不似前贤貌不扬。 刘商 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刘禹锡 百舌吟

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 司空图 冯燕歌

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乔知之 倡女行

落日游南湖,果掷颜如玉。 宋之问 春湖古意

潘郎腰绶新,霅上县花春。 岑参 送李郎尉武康

问吉转征鞍,安仁道姓潘。 岑参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

玄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 崔峒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方干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亦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

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潘郎美貌谢公诗,银印花骢年少时。 李嘉祐 送崔十一弟归北京

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李白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李端 奉赠苗员外

陆云还入洛,潘岳更张筵。 李端 送杨少府赴阳翟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 杨巨源 崔娘诗

潘郎对青镜,乌帽似新裁。 杨巨源 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

少小别潘郎,娇羞倚画堂。 权德舆 相思曲

推醉谁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卢纶 古艳诗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祖咏 赠苗发员外

当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诗。 秦系 赠乌程杨苹明府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 陈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体

玉漏报来过半夜,可怜潘岳立踟蹰。 陆畅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韦庄 同旧韵

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飞弹圆熟

相关人物
沈约


《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列传·王筠〉~609~
沈约每见筠文咨嗟,尝谓曰:「昔蔡伯喈见王仲宣,称曰王公之孙,吾家书籍悉当相与。仆虽不敏,请附斯言。自谢朓诸贤零落,平生意好殆绝,不谓疲暮复逢于君。」约于郊居宅阁斋,请筠为草木十咏书之壁,皆直写文辞,不加篇题。约谓人曰:「此诗指物程形,无假题署。」约制郊居赋,搆思积时,犹未都毕,示筠草。筠读至「雌霓连蜷」,约抚掌欣抃曰:「仆常恐人呼为霓」。次至「坠石?星」及「冰悬埳而带坻」,筠皆击节称赞。约曰:「知音者希,真赏殆绝,所以相要,政在此数句耳。」筠又尝为诗呈约,约即报书叹咏,以为后进擅美。筠又能用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靡。约尝启上,言晚来名家无先筠者。又于御筵谓王志曰:「贤弟子文章之美,可谓后来独步。谢朓常见语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近见其数首,方知此言为实。」
《國語辭典》:弹冠(彈冠)  拼音:tán guān
1.弹除帽子上的灰尘。《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晋。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2.整理帽冠。语出《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王吉》:「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比喻准备出仕做官。《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杨俊》:「自初弹冠,所历垂化。」
《國語辭典》:弹冠相庆(彈冠相慶)  拼音: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汉王吉与贡禹为好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表示两人在仕途上同进退。典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后因用以指一人当了官,而他的亲朋好友也将有官可做而互相庆贺。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四出:「哥哥既已做官呵!弹冠相庆浑难已。」亦用于指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宋。苏洵 管仲论:「彼其初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漢語大詞典》:贡公喜(貢公喜)
谓 汉 贡禹 为 王吉 (字 子阳 )的登用而欣喜。引申为乐于良朋的出仕。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 王阳 登则 贡公 喜, 罕生 逝而 国子 悲。” 李善 注:“良朋之道,情同休戚,故 贡禹 喜 王阳 之登朝, 子产 悲 子皮 之永逝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 贡公 喜,难甘 原宪 贫。”亦省作“ 贡喜 ”。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 贡 喜音容间, 冯 招病疾缠。”
《國語辭典》:贡禹弹冠(貢禹彈冠)  拼音:gòng yǔ tán guān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准备做官。贡禹弹冠指汉朝贡禹和王吉为友,当王吉为官时,贡禹亦出仕相佐,所以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典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比喻乐于辅佐政治意念相同的人。唐。李德裕 授狄兼谟兼益王傅郑东之兼益王府长史制:「有爰丝正席之忠,以柬之取舍俟时,有贡禹弹冠之操,皆行不苟合。」
《國語辭典》:橘井  拼音:jú jǐng
湖南省郴县东的一口井。因神仙传载苏仙公告母以井水橘叶疗疾的故事而得名。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九。苏仙公》。
《漢語大詞典》:单父琴(單父琴)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宓子贱 治 单父 。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后因以“单父琴”为称颂地方官治绩之典。 唐 张说 《赠太州刺史杨君神道碑》:“授 豳州 三水 令,曳尚方之舃,鸣 单父 之琴,志道不矜其大才,勤政无陋其小邑。” 唐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诗:“尘满 莱芜 甑,堂横 单父 琴,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漢語大詞典》:宓子贱(宓子賤)
春秋 时 鲁国 人。名 不齐 ,字 子贱 , 孔子 弟子。曾为 单父 宰,弹琴而治,为后世儒家所称道。参阅吕氏春秋·察贤汉书·艺文志载,儒家有《宓子》十六篇,久佚。
《國語辭典》:琴堂  拼音:qín táng
语本《吕氏春秋。开春论》:「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事。」后以琴堂指县官治理公事的地方。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俺孩儿本思量做状元,坐琴堂,请俸钱,谁会遭这般刑宪。」
《漢語大詞典》:鸣弦(鳴弦,鳴絃)
亦作“ 鸣絃 ”。
(1).论语·阳货:“子在 武城 ,闻弦歌之声。”原谓 子游 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 李贤 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 宋 曾巩 《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
(2).拨动琴弦,使之作响。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长。”
(3).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晋 陶潜 《闲情赋》:“仰睇天路,俯促鸣絃。”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但歌聊一曲,鸣弦未息张。” 唐 杨炯 《和郑校仇内省眺瞩思乡怀友》:“頽风暌酌羽,流水旷鸣絃。”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李近楼琵琶》:“《耳谭》载京师瞽者 李近楼 ,籍锦衣千户,善琵琶,能左右手。弹新声古曲,无不絶妙,平生羈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於鸣弦铁拨发之,令人髮上指,泪交下。”
(4).指弓弦。 唐 李白 《秋猎孟诸夜归》诗:“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國語辭典》:鸣琴(鳴琴)  拼音:míng qín
1.弹琴。《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2.比喻无为而治。汉。刘向《说苑。卷七。政理》:「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3.形容瀑布的声音。唐。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漢語大詞典》:倚柱
(1).靠在柱子上。战国策·燕策三:“ 軻 ( 荆軻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夏侯太初 尝倚柱作书。”
(2).据战国策·齐策四载, 齐 人 冯谖 客于 孟尝君 ,左右贱之,食以草具。 冯谖 倚柱弹其剑而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孟尝君 命左右食之。有顷, 冯谖 复歌曰:“长鋏归来乎!出无车。” 孟尝君 命左右为之驾。后有顷, 冯谖 又歌曰:“长鋏归来乎!无以为家。” 孟尝君 乃使人给其老母食用,无使乏。于是 冯谖 不复歌。后因以“倚柱”谓辞家求宦,不能侍亲于膝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词:“老去聊攀 莱子 例,倒著斑衣戏舞。记田舍、火鑪头语。肘后黄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将身许。且扇枕,莫倚柱。”
(3).倚靠的柱子。多比喻支持者。 郁达夫 《过去》:“ 老二 象一只雄鸡,有什么可笑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总要我做她的倚柱,扑上身来笑个痛快。”
《漢語大詞典》:剑歌(劍歌)
弹剑而歌。典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 冯谖 寄食 孟尝君 门下,不得意,“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长鋏归来乎,出无车”。史记·孟尝君列传作“ 冯驩 ”。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九:“且復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前蜀 韦庄 《东游远归》诗:“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剑歌已了,更復前行,一步一前。”
《漢語大詞典》:弹剑(彈劍)
犹弹铗。 唐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之一:“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食茅栗》:“故国霜蓬如盌大,夜来弹剑似 冯讙 。”
分類:弹铗
《國語辭典》:弹铗(彈鋏)  拼音:tán jiá
铗,剑把。战国时代齐国人冯谖,因家贫而要求在孟尝君门下当食客,起先不受孟尝君重视,而以粗食待之,冯谖乃倚柱弹剑,高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乃依其要求而给予较好的待遇。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处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苏轼〈浣溪沙。门外东风〉词:「山头回首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满目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回首吴关二千里,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漢語大詞典》:歌鱼(歌魚)
谓嗟叹不被知遇。典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唐 杜牧 《寄浙西李判官》诗:“唯念贤哉 崔大让 ,可怜无事不歌鱼!” 明 王錂《春芜记·说剑》:“正堪怜歌鱼幸舍,向人弹彻。”
分類:嗟叹知遇
《國語辭典》:长铗(長鋏)  拼音:cháng jiá
武器名。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剑。《楚辞。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七》:「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國語辭典》:弹铗(彈鋏)  拼音:tán jiá
铗,剑把。战国时代齐国人冯谖,因家贫而要求在孟尝君门下当食客,起先不受孟尝君重视,而以粗食待之,冯谖乃倚柱弹剑,高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乃依其要求而给予较好的待遇。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处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苏轼〈浣溪沙。门外东风〉词:「山头回首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满目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回首吴关二千里,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漢語大詞典》:长铗归来(長鋏歸來)
比喻因怀才不遇而思归。 唐 李白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诗:“长鋏归来乎,秋风思归客。”参见“ 弹鋏 ”、“ 长鋏 ”。
《漢語大詞典》:食无鱼(食無魚)
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后遂以“食无鱼”为待客不丰或不受重视、生活贫苦的典故。 宋 杨万里 《跋蜀人魏致尧抚干万言书》诗:“雨里短檠头似雪,客间长鋏食无鱼。” 清 曹寅 《饮椿下》诗:“前时旧宾客,恒叹食无鱼。”
《漢語大詞典》:食鱼(食魚)
比喻幕宾受到重视、优待。语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 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唐 方干 《赠处州段郎中》诗:“德重自将天子合,情高元与世人疏。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余﹞一旦为少保 胡公 罗致幕府……食鱼而居庐,人争荣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
《漢語大詞典》:冯谖剑(馮諼劍)
谓怀才未遇者希望为人赏识重用。 唐 钱起 《新丰主人》诗:“客里 冯諼 剑,歌中 宁戚 牛。”参见“ 冯驩弹鋏 ”。
《漢語大詞典》:冯铗(馮鋏)
“冯驩弹鋏”之省。 唐 罗隐 《投郑尚书启》:“何昔时有殉义之人,而今日无死恩之士,輒復更弹 冯 鋏,上指膺门。” 宋 李曾伯 《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柳韵》词:“ 琳 檄未能草, 冯 鋏直空弹。” 明 邵璨 《香囊记·辞婚》:“乡书有雁, 晏 裘凋弊成长嘆;旅食无鱼, 冯 鋏歌残厌久居。”
分類:冯驩弹铗
《漢語大詞典》:雍门琴(雍門琴)
见“ 雍门鼓琴 ”。
《漢語大詞典》:雍门鼓琴(雍門鼓琴)
相传 雍门子周 以善琴见 孟尝君 。 孟尝君 曰:“先生鼓琴亦能令 文 悲乎?” 雍门子周 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 秦 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 楚 者又君也。天下未甞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 楚 王 秦 帝,必报讎於 薛 矣。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 ,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孟尝君 闻之悲泪盈眶。 子周 于是引琴而鼓, 孟尝君 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 文 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雍门 援琴而挟説, 韩哀 秉轡而驰名。”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离心多苦调,詎假 雍门 琴。” 唐 李白 《猛虎行》:“肠断非关 陇头 水,泪下不为 雍门 琴。”
《漢語大詞典》:雍门鼓琴(雍門鼓琴)
相传 雍门子周 以善琴见 孟尝君 。 孟尝君 曰:“先生鼓琴亦能令 文 悲乎?” 雍门子周 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 秦 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 楚 者又君也。天下未甞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 楚 王 秦 帝,必报讎於 薛 矣。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 ,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孟尝君 闻之悲泪盈眶。 子周 于是引琴而鼓, 孟尝君 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 文 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雍门 援琴而挟説, 韩哀 秉轡而驰名。”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离心多苦调,詎假 雍门 琴。” 唐 李白 《猛虎行》:“肠断非关 陇头 水,泪下不为 雍门 琴。”
《漢語大詞典》:弹随(彈隨)
以 随 珠弹雀。谓得不偿失的可笑之事。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弹 随 空被笑,献 楚 自多伤。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 陈熙晋 笺注:“《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今且有人於此,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参见“ 弹雀 ”。
《漢語大詞典》:弹雀(彈雀)
(1).射雀。论衡·书解:“蛢弹雀则失鷜,射鹊则失鴈。” 南朝 陈 张正见 《艳歌行》:“调鹰向新市,弹雀往 睢阳 。”
(2).庄子·让王:“今且有人於此,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后以“弹雀”比喻轻重倒置、得不偿失的行动。 清 黄宗羲 《〈淮安戴氏家谱〉序》:“天下之书,最不可信者有二:郡县之誌也,氏族之谱也。郡县之誌,狐貉口中之姓氏,子孙必欲探而出之,始以贿赂,继之哃喝。 董狐 、 南史 之笔,岂忍弹雀?”
《漢語大詞典》:弹雀(彈雀)
(1).射雀。论衡·书解:“蛢弹雀则失鷜,射鹊则失鴈。” 南朝 陈 张正见 《艳歌行》:“调鹰向新市,弹雀往 睢阳 。”
(2).庄子·让王:“今且有人於此,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后以“弹雀”比喻轻重倒置、得不偿失的行动。 清 黄宗羲 《〈淮安戴氏家谱〉序》:“天下之书,最不可信者有二:郡县之誌也,氏族之谱也。郡县之誌,狐貉口中之姓氏,子孙必欲探而出之,始以贿赂,继之哃喝。 董狐 、 南史 之笔,岂忍弹雀?”
《漢語大詞典》:隋珠弹雀(隋珠彈雀)
比喻处事轻重失当。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道存则尊,德胜则贵; 隋 珠弹雀,知者不为。” 明 张居正 《与南台长言中不干外政》:“ 隋 珠弹雀,羣虎捕羊,殊可笑也。”参见“ 随珠弹雀 ”。
《國語辭典》:随珠弹雀(隨珠彈雀)  拼音:suí zhū tán què
用宝珠打鸟。比喻贵物贱用,不得其当。语本《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國語辭典》:随珠弹雀(隨珠彈雀)  拼音:suí zhū tán què
用宝珠打鸟。比喻贵物贱用,不得其当。语本《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漢語大詞典》:弦心
犹琴心。琴音中所表达出的心意。 唐 司空图 《成均讽》:“芳情尽寄于絃心,巧变逾新于 濮 上。”
《國語辭典》:文君  拼音:wén jūn
1.汉代卓文君。参见「卓文君」条。
2.比喻新寡之妇。《聊斋志异。卷二。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剩妾一身,茕无所依。」
《國語辭典》:琴心  拼音:qín xīn
以琴音传达情意。《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唐。李贺〈有所思〉诗:「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漢語大詞典》:琴意
琴声中寄托的情意。 隋 王通 中说·礼乐:“子游 汾亭 ,坐鼓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而有廊庙之志。’” 宋 欧阳修 《弹琴效贾岛体》诗:“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漢語大詞典》:凤媒(鳳媒)
司马相如 爱慕 卓文君 ,弹琴作歌示意,诗中有“凤兮凤兮从皇栖,得託子尾永为妃”之句, 文君 终与 相如 成为夫妻。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即用“凤媒”表示自求婚配。 唐 骆宾王 《棹歌行》:“凤媒羞自託,鸳翼恨难穷。”
《國語辭典》:弹指(彈指)  拼音:tán zhǐ
1.捻弹手指作声。用以表示欢喜、许诺、警告等。原为印度风俗。后亦用来表示情绪激动。《南史。卷四五。王敬则传》:「顺帝泣而弹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旧唐书。卷九一。敬晖传》:「晖等既失政柄,受制于三思,晖每推床嗟惋,或弹指出血。」
2.比喻很短暂的时间。宋。普润大师《翻译名义集。时分。怛刹那》:「僧祇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
3.比喻时间过的很快。《儒林外史》第一回:「弹指又过了三四年,王冕看书,心下也著实明白了。」
4.比喻轻易、容易。《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却说周瑜、鲁肃回寨,肃曰:『都督如何亦许玄德取南郡?』瑜曰:『吾弹指可得南郡,落得虚做人情。』」
《漢語大詞典》:掷安仁(擲安仁)
以果子投向美男子。 唐 白居易 《与沉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偷须防 曼倩 ,惜莫掷 安仁 。”参见“ 掷果潘安 ”。
《國語辭典》:掷果潘安(擲果潘安)  拼音:zhí guǒ pān ān
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后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的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元。陈克明〈粉蝶儿。画阁萧疏套。上小楼〉曲:「那里也画眉张敞?掷果潘安?傅粉平叔?」
《國語辭典》:掷果(擲果)  拼音:zhí guǒ
1.扔投果实。如:「动物园里禁止游客掷果喂食动物。」
2.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用以形容男子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何郎俊俏颜如粉,荀令风流坐有香。若与潘生同过市,不知掷果向谁傍?」《聊斋志异。卷一○。胭脂》:「遂其掷果之心,亦风流之雅事。」
《國語辭典》:掷果潘安(擲果潘安)  拼音:zhí guǒ pān ān
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后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的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元。陈克明〈粉蝶儿。画阁萧疏套。上小楼〉曲:「那里也画眉张敞?掷果潘安?傅粉平叔?」
《漢語大詞典》:潘果
晋 潘岳 貌美,少时出游,妇人遇之者,皆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后遂用为典实。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横吹曲·洛阳道》:“玉车争晚入, 潘 果溢高箱。”参见“ 潘车 ”。
《國語辭典》:潘车(潘車)  拼音:pān chē
晋代潘岳乘坐的车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红绡里下樱桃颗,好待潘车过巷西。」
《國語辭典》:潘郎  拼音:pān láng
1.晋代美男子潘岳。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只为画眉的张敞风流,掷果的潘郎稔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2.情郎。五代唐。和凝 江城市。初夜含娇词:「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國語辭典》:潘安  拼音:pān ān
晋代美男子潘岳。参见「潘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