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门下(門下) 拼音:mén xià
1.拜某人为师,成为某人的弟子。《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周学监拿了他三张银票,回去见了王总教,先探口气,说他同乡某人,怎样仰慕,怎样孝敬,要拜投门下的意思。」
2.投靠世族的食客。《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3.职官名。南朝齐时,称侍中为「门下」。
4.对人的敬称。《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倘得门下做个盟主,可择日便离开,沿途杀掠回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出》:「门下其声甚清,其韵又美。」
2.投靠世族的食客。《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3.职官名。南朝齐时,称侍中为「门下」。
4.对人的敬称。《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倘得门下做个盟主,可择日便离开,沿途杀掠回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出》:「门下其声甚清,其韵又美。」
《國語辭典》:门下省(門下省) 拼音:mén xià shěng
职官名。本为秦、汉时服务皇室的机构,晋时始名门下省,掌献纳谏正及司进御之职。于元朝始废。因唐时一度更名为黄门省,且职掌枢要,故也称为「黄门」。
《國語辭典》:弟子 拼音:dì zǐ
1.学生、门徒。也用为学生、门徒的自称。如:「弟子不敏,愿奉师训。」《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
2.为人弟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穷弟子快走开去!让我们。」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弟子。」
3.称佛教、道教的徒众。亦作为徒众、信徒的自称。《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皇甫嵩》:「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西游记》第三六回:「弟子乃东土大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
4.弟弟的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5.古时称戏剧、歌舞艺人。唐。白居易 〈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宋、元时用以称妓女。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但来两三遭,不问那厮要钱,他便道:『这弟子敲镘儿哩!』」《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2.为人弟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穷弟子快走开去!让我们。」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弟子。」
3.称佛教、道教的徒众。亦作为徒众、信徒的自称。《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皇甫嵩》:「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西游记》第三六回:「弟子乃东土大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
4.弟弟的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5.古时称戏剧、歌舞艺人。唐。白居易 〈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宋、元时用以称妓女。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但来两三遭,不问那厮要钱,他便道:『这弟子敲镘儿哩!』」《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