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踣弊
见“ 踣毙 ”。
《國語辭典》:踣毙(踣斃)  拼音:bó bì
败亡。《国语。周语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
《漢語大詞典》:弊本
弊病产生的根源。 宋 范仲淹 《权三司盐铁判官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君墓表》:“乃革其弊本,大增上供之数。”
《漢語大詞典》:弊孔
发生弊害的漏洞。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三》:“然弊孔蠧竇,皆由胥役、官吏迁转不常,何知之有?” 清 顾炎武 《书故总督兵部尚书孙公清屯疏后》:“承平既久,而额设之田乃为权豪有力者所据,以至隐占侵没,弊孔百出而军实亏。”
《漢語大詞典》:弊世
犹衰世。 汉 贾谊 新书·立后义:“故天下犹行弊世德与其功烈风俗也。”
分類:衰世
《漢語大詞典》:弊薮(弊藪)
弊害之渊薮。 明 沈德符 野获编·京职·章奏异名:“此最为弊藪,而无如之何。” 清 林则徐 《谕十三行附近应筑墙设栅妥议禀办札》:“该府、县、副将等惟当悉心妥议,实力奉行,以期永塞奸窬,扫除弊藪。”
分類:弊害渊薮
《漢語大詞典》:弊穴
产生弊害的漏洞。 宋 叶适 《宋武翼郎新制造御前军器所监造官邵君墓志铭》:“其职任虽卑近,而倖门弊穴更为深远而难治。”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宋艺祖》:“夫节镇之强,非 宋 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末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
《漢語大詞典》:弊止
谦称自己栖止之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日暮,举人指支径曰:‘某弊止从此数里,能左顾乎?’”
《韵府拾遗 霁韵》:本弊
张咏文末涂未塞本弊不正欲民富国昌者未之有也
《漢語大詞典》:剪弊
破败。 唐 张鷟 游仙窟:“室宇荒凉,家途翦弊。”
分類:破败
《漢語大詞典》:窘弊
窘迫疲敝。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窘弊之餘,人怀贪竞。”
分類:窘迫疲敝
《漢語大詞典》:扰弊(擾弊)
因纷扰而衰弊。 唐 王勃 《倬彼我系》诗:“ 晋 历崩坼,衣冠扰弊,粤自 太原 ,播徂 江 澨。”
分類:纷扰
《漢語大詞典》:隆弊
兴废;盛衰。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敢问《郑》《雅》之体,隆弊所极,风俗移易,奚由而济。”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夫盛衰隆弊,理所固有,教之兴废,繫乎其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盖教化所由,各有隆弊,非皆善始而恶终也,事使之然。”
分類:兴废盛衰
《漢語大詞典》:尪弊
亦作“尩弊”。 衰病疲困。《晋书·皇甫谧传》:“臣以尩弊,迷於道趣,因疾抽簪,散髮林阜,人纲不闲,鸟兽为羣。”
分類:衰病疲困
《漢語大詞典》:恒弊(恆弊)
见“ 恆蔽 ”。
《漢語大詞典》:恒蔽(恆蔽)
犹通病。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恆蔽。”一本作“ 恆弊 ”。
分類:通病
《國語辭典》:弊倖  拼音:bì xìng
阴谋、诡诈的事。《水浒传》第八一回:「故把诏书读破句读,要除宋江,暗藏弊倖。」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他使弊倖、使气性,见无钱踏著陌儿行,推我在这陷人坑。」
分類:舞弊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