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32,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异焉
异味
异宜
异趣
神异
异名
异材
独异
异政
立异
异能
异色
异种
异禀
惊异
《漢語大詞典》:异焉
对此(感到)惊异。例如:仲永生五年,…父异焉,借旁近与文,即书诗四句。——·王安石《伤仲永》
分類:惊异
《國語辭典》:异味(異味)  拼音:yì wèi
1.非比寻常的美味。《左传。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老残游记》第六回:「东造道:『先生吃得出有点异味吗?』老残道:『果然有点清香,是什么道理?』」
2.奇特的味道。如:「他的身上发出异味。」
《漢語大詞典》:异宜(異宜)
谓所宜各不相同。礼记·王制:“民生其间者,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以实理宽急论辨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 唐 陆龟蒙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再抒鄙怀》诗:“所宗既不同,所得亦异宜。” 章炳麟 《文学说例》:“械器舆服,古今异宜,亦不得代。”
分類:所宜
《國語辭典》:异趣(異趣)  拼音:yì qù
1.不同的志趣。唐。韩愈感春〉诗四首之四:「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2.奇趣、妙趣。唐。张怀瓘《书断。卷一。钟繇》:「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
3.不同的趋向。《管子。形势》:「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物之生也,异趣而同归。」
《國語辭典》:神异(神異)  拼音:shén yì
神奇特异。《孔子家语。卷五。五帝德》:「乔极之子,曰高辛,生而神异,自言其名。」
《國語辭典》:异名(異名)  拼音:yì míng
1.不同的名称。三国魏。阮籍 达庄论:「别而言之,则须眉异名;合而说之,则体之一毛也。」唐。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2.别名、外号、绰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注》:「浊水即白水之异名也。」《贯华堂古本水浒传》第三六回:「因此,人起他一个异名,唤做浪里白条张顺。」
分類:外号
《漢語大詞典》:异材(異材)
亦作“异材”。
(1).有特殊用途的木料或材料。庄子·人间世:“ 子綦 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槨。” 唐 姚合 《奉和四松》:“日月滋佳色,烟霄长异材。”
(2).特出才能。汉书·元后传:“ 刘向 少子 歆 通达有异材。” 宋 苏轼 《贺新运使张大夫启》:“伏惟某官,早以异材著闻美绩。” 邹韬奋 《办事上需要的几个条件》:“此则具有超卓思想的异材,发展事业的柱石,不仅能不负所托而已。”
(3).指有特出才能的人。 清 曾国藩 《〈国朝先正事略〉序》:“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
《漢語大詞典》:独异(獨異)
谓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楚辞·离骚》:“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夏侯始昌 通‘五经’,善推《五行传》,以传族子 夏侯胜 ……其传与 刘向 同,惟 刘歆 传独异。” 宋 苏轼 《谢苏自之惠酒》诗:“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的宣战。”
《漢語大詞典》:异政(異政)
(1).各自为政。《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江山之外,异政殊俗。” 清 王夫之 《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
(2).不同往常的政令措施。东观汉记·张湛传:“﹝ 湛 ﹞为光禄大夫,数正諫威仪不如法度者。 湛 常乘白马,帝每有异政,輒曰:‘白马生且復諫矣。’”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显宗 器重 兴 ,每有异政,輒乘驛问焉。”
(3).优异的政绩。孔丛子·执节:“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 卫 ,未闻异政。”北史·刘权传:“及至 南海 ,甚有异政。”宋史·太祖纪一:“詔诸道长贰有异政,众举留请立碑者,委参军验实以闻。”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三:“此地宦蹟多,异政丹青揭。”
《國語辭典》:立异(立異)  拼音:lì yì
1.抱持相异的意见或态度。《南史。卷四五。崔慧景传》:「崔护军威名既重,乃诚可见,既已唇齿,忽中道立异。」
2.故意表示和人不同。如:「标新立异」。
《國語辭典》:异能(異能)  拼音:yì néng
杰出的才能。《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序》:「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昉行无异操,才无异能。」
《漢語大詞典》:异色(異色)
(1).不同颜色。 晋 法显 佛国记:“众华异色,蔚然可观。”文选·左思〈蜀都赋〉:“百果甲宅,异色同荣。” 刘良 注:“言发荣异其光色也。”
(2).异常的色彩;特出的美色。 南朝 梁 沈约 《和刘中书仙诗》之二:“殊庭不可及,风烟多异色。”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以二女託之,皆异色也。”
(3).犹变色。 唐 杜甫 《渼陂行》:“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4).各种,各色。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所劫商人,皆得异色财物,尽将南渡,入山博茶。”
《國語辭典》:异种(異種)  拼音:yì zhǒng
奇特的品种。《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你来得正好。你看我这花今年出的异种。」
《國語辭典》:异禀(異稟)  拼音:yì bǐng
禀赋特优,超出于寻常。汉。陈琳〈答东阿王笺〉:「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宋。陆游除宝谟阁待制谢表〉:「伏念臣材非异禀,家本至寒。」
分類:非凡天资
《國語辭典》:惊异(驚異)  拼音:jīng yì
惊奇讶异。《北史。卷六。齐高祖神武帝本纪》:「唯见赤蛇蟠床上,乃益惊异。」《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越客一发惊异道:『依此说话,被虎害的,正是我定订的娘子了。』」也作「惊怪」、「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