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缔构(締構)  拼音:dì gòu
建立。《太平广记。卷一九三。虬髯客》:「靖据其宅,遂为豪家,得以助文皇缔构之资,遂匡大业。」
《漢語大詞典》:天亲(天親)
(1).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亲。隋书·杨庆传:“ 娄敬 之与 汉高 ,殊非血胤; 吕布 之於 董卓 ,良异天亲。”《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起初也只互相喫那异姓,后来骨肉天亲即父子兄弟、夫妇亲戚,得空杀了就喫。”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那 项王 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 汉王 岂不深知?岂有以父子天亲这等赌气斗智的?”
(2).人名。即 世亲 。古 印度 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瑜伽宗开创者 无著 之弟。 唐 王维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诗:“ 无著 、 天亲 弟与兄, 嵩邱 兰若一峯晴。”
《國語辭典》:初祖  拼音:chū zǔ
开创宗派者。〈永嘉證道歌〉:「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磨为初祖。」
《國語辭典》:创始(創始)  拼音:chuàng shǐ
开创建立。如:「创始人」。晋。陆机〈羽扇赋〉:「夫创始者恒朴,而饰终者必妍。」
《國語辭典》:开垦(開墾)  拼音:kāi kěn
开辟荒地。《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又于征伐之中,分带甲之士,随宜开垦。」《宋史。卷二。太祖本纪二》:「民能树艺、开垦者不加征,令佐能劝来者受赏。」
《漢語大詞典》:启祚(啓祚)
(1).犹发祥。旧时谀称帝后诞育。 晋 张华 《元皇后哀策文》:“河岳降灵,启祚 华阳 。”晋书·乐志上:“天命降监,启祚明哲。”
(2).犹发祥。开创帝业。 宋 王禹偁 《圣人无名赋》:“寧钻燧以启祚,岂巢居而建号。”
《漢語大詞典》:开宗(開宗)
(1).开始建立一支父系家族。逸周书·文政:“ 管 蔡 开宗循王。” 孔晁 注:“二叔开其宗族,循 镐京 之政,言从化也。”
(2).开创某一教派或学派。 南朝 梁 沈约 《佛记序》:“开宗阐教,致之有渐。”
(3).指创立某一教派或学派的人。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方耕 、 申受 为此派之开宗; 定庵 、 默深 为此派之巨子。”
(4).犹开头。 清 俞樾 《古文疑义举例·寓名例》:“且辞义血脉,文连旨环,而开宗题其端绪,餘章广而成之,非一问一答之势也。”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 中国 ,和其馀那三个民族一样,在他开宗第一声歌里,便预告了他以后数千年间文学发展的路线。”
《漢語大詞典》:开统(開統)
谓开创世代相继的皇统。旧唐书·肃宗纪:“上御 丹凤楼 ,下制曰:‘我国家出震乘乾,立极开统。’” 元 徐世隆 《东昌路贺平宋表》:“至德体元,中华开统。”
《國語辭典》:迈迹(邁跡)  拼音:mài jī
无所攀附,而奋发自进。《书经。蔡仲之命》:「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漢語大詞典》:创垂(創垂)
谓开创业绩,传之后世。清史稿·礼志四:“敬念列祖创垂,显承斯在。”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彼皆数千年旧国,其间贤智挺生,创垂久远,良非偶然。” 严复 《主客平议》:“盖先圣之创垂非一。”
《漢語大詞典》:范先(範先)
规模格局的开创。 晋 卫恒 《四体书势》:“信 黄 唐 之遗跡,为六艺之范先。”
《漢語大詞典》:原祖
始祖。比喻某种事业的开创者。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你在 保定 (军官学校)不是做过 陈诚 的老师, 恩来 不是政治工作的原祖吗?”
《国语辞典》:开风气(开风气)  拼音:kāi fēng qì
开创不同的风俗习惯。《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兄弟正想办个学堂,开风气。」
《國語辭典》:元和体(元和體)  拼音:yuán hé tǐ
1.称唐宪宗元和年间诗文的作风。如学韩愈文的奇诡,樊宗师文的苦涩,张籍歌行的流荡,孟郊诗的矫激,白居易诗的浅切,元稹诗的淫靡。见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2.元稹诗与白居易诗齐名,天下传诵,号「元和体」。
《漢語大詞典》:筚辂(篳輅)
亦作“ 篳路 ”。
(1).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晋 束晳 《近游赋》:“乘篳輅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
(2).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明 张煌言 《感事》之二:“篳路曾无异, 桃源 恐不同。”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 顾氏 於此事开篳路,后儒虽议其未尽,而其言包括賅通,最得古今秘要。” 章炳麟 《文章说例》:“良由 楚 在 周 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参见“ 篳路蓝缕 ”。
《國語辭典》:筚路蓝缕(篳路藍縷)  拼音:bì lù lán lǚ
筚路,以荆竹编制的柴车。筚路蓝缕指驾柴车,穿破衣,以开辟山林。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鼢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唐。孔颖达。正义:「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方言云:『楚谓凡人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后比喻创造事业的艰苦。连横〈台湾通史序〉:「夫台湾固海上之荒岛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于今是赖。」也作「荜路蓝缕」、「荜露蓝蒌」、「筚路褴褛」。
《高级汉语词典》:筚路蓝缕
柴车和破衣,形容创业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