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忘身
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汉 贾谊 《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其所以忘身徇国,捨逸就劳者,岂有求而然哉!”
《國語辭典》:度外  拼音:dù wài
1.思虑、打算之外。《红楼梦》第七一回:「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堂,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发付于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
2.标准、法度之外。《三国志。卷二五。魏书。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國語辭典》:外生  拼音:wài shēng
称姊妹的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敬兄弟见郗公,蹑履问讯,甚修外生礼。」唐。元稹 赠咸阳少府萧郎诗:「陆家幼女托良婿,阮氏诸房无外生。」也称为「外甥」。
《國語辭典》:宠辱不惊(寵辱不驚)  拼音:chǒng rù bù jīng
得宠或受辱皆不动心。指将得失置之度外。《新唐书。卷一○六。卢承庆传》:「初,承庆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庆以『失所载,考中下』。以示其人,无愠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也作「宠辱无惊」。
《國語辭典》:宠辱若惊(寵辱若驚)  拼音:chǒng rù ruò jīng
得宠或受辱皆感到惊惶。语出《老子》第一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形容患得患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