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雕废(彫廢)
谓凋敝废弃。 南朝 梁简文帝 《移市教》:“而旗亭旧体,自有常处,不容近违 孔奋 ,远逐 曹参 ,正恐旧肆盈虚,或成彫废。”
分類:凋敝废弃
《漢語大詞典》:缺废(缺廢)
缺漏废弃。 宋 叶适 《与黄岩林元秀书》:“世之所谓无志者,混然随流俗頽堕於声利而已矣。及其有志,则又以考之不详,资之不深,随其所论,牵陷於寡浅缺废之地。”
分類:缺漏废弃
《漢語大詞典》:弃础(棄礎)
废弃的柱礅。泛指废墟。 元 戴良 《至古城饮冯氏家》诗:“荒基记歌榭,弃础忆吟舘。不睹物兴衰,詎知时治乱。”
分類:废弃废墟
《漢語大詞典》:老塘
指矿井下的采空区和已经废弃的井巷。多积水,煤矿老塘并有瓦斯,是较危险的地方。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二四章二:“把这个野种丢到老塘去!” 苗培时 《矿山烈火·风暴前夕》:“有天,我和一个老乡,叫 李福元 的,一同在一个‘老塘’里刨煤。”
《國語辭典》:以私废公(以私廢公)  拼音:yǐ sī fèi gōng
因为私人的事务而影响、耽误了公务。《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
《漢語大詞典》:颓垣废井(頽垣廢井)
亦作“頺垣废井”。 倒塌了的墙,废弃不用的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宋 苏轼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虽然,不可以不一言,使数百年之后,得此文於頺垣废井之间者,茫然长思而一叹也。”
《漢語大詞典》:掩替
淹没废弃。晋书·刘毅传:“愿圣世举春秋之远制,改列爵之旧限,使夫功行之实不相掩替。”
分類:淹没废弃
《漢語大詞典》:廞废(廞廢)
淤塞废弃。新唐书·李频传:“有 六门堰 者,廞废百五十年,方岁饥, 频 发官廥庸民浚渠,按故道廝水溉田,穀以大稔。”
分類:淤塞废弃
《国语辞典》:斯文委地  拼音:sī wén wěi dì
文人不顾操守,自甘堕落。亦指文化遭废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杜少陵一》:「由杜子美以来,四百馀年,斯文委地。」也作「斯文扫地」。
《国语辞典》:前功皆弃(前功皆弃)  拼音:qián gōng jiē qì
将以往辛苦建立的功劳,全部废弃。《新唐书。卷一八○。李德裕传》:「不如少息,若弓拨矢钩,前功皆弃。」也作「前功尽弃」。
《国语辞典》:前功尽废(前功尽废)  拼音:qián gōng jìn fèi
将以往辛苦建立的功劳,全部废弃。《三国演义》第一二○回:「若轻召还,前功尽废,诚可惜也。」也作「前功尽弃」。
《国语辞典》:废贤失政(废贤失政)  拼音:fèi xián shī zhèng
废弃贤能的人,丧失为政的道理。《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公荒淫无道,废贤失政,理宜诛戮。」
《国语辞典》:资源回收(资源回收)  拼音:zī yuán huí shōu
将已淘汰废弃的物资再回收利用。如纸、铁、铝、玻璃、塑胶等制品。也作「垃圾回收」。
《国语辞典》:兴灭举废(兴灭举废)  拼音:xīng miè jǔ fèi
振兴举拔灭绝废弃的国族。明。刘基〈杞子来朝公子遂师入杞〉:「胥教胥诲,以引以翼,以继武王周公兴灭举废之心,可也。」
《国语辞典》:拣破烂(拣破烂)  拼音:jiǎn pò làn
1.捡拾废弃旧货。即收破烂、收旧货。如:「他现在每天一早起来拣破烂,赚个几块钱,日子过得很清苦。」也作「捡破烂」。
2.泛指收拾人家不要的东西。如:「研究学问,不妨抱著拣破烂的心情,人弃我取,有时反可披沙拣金,开创出新的局面。」也作「捡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