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幕府 拼音:mù fǔ
1.古代军中将帅治事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也作「莫府」。
2.旧时军中或官署聘用的文书人员。
2.旧时军中或官署聘用的文书人员。
《漢語大詞典》:开府(開府)
(1).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成立府署,选置僚属。《后汉书·董卓传》:“ 傕 ( 李傕 )又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 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史君 开府未浹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2).指有权开府的官员。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清新 庾开府 ,俊逸 鲍参军 。”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无咎 ( 晁无咎 )云:‘疑 宋开府 鐡石心肠。’”
(3).特指 庾信 。 宋 欧阳修 《答判班孙待制见寄》诗:“惟恨 江淹 才已尽,难酬 开府 句清新。”
(4).府兵军职。 西魏 和 北周 时全国府兵分属于二十四军,每军设一开府,兵额约二千人。参阅《北史·李弼等传论》、《新唐书·兵志》。
(2).指有权开府的官员。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清新 庾开府 ,俊逸 鲍参军 。”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无咎 ( 晁无咎 )云:‘疑 宋开府 鐡石心肠。’”
(3).特指 庾信 。 宋 欧阳修 《答判班孙待制见寄》诗:“惟恨 江淹 才已尽,难酬 开府 句清新。”
(4).府兵军职。 西魏 和 北周 时全国府兵分属于二十四军,每军设一开府,兵额约二千人。参阅《北史·李弼等传论》、《新唐书·兵志》。
《漢語大詞典》:外府
(1).古官名。掌国内财货的出纳。《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
(2).外库。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我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汉 刘向 《说苑·奉使》:“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宋书·武帝纪下》:“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诗:“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
(3).外廷所设府署机关。《后汉书·孙程传》:“ 显 ( 阎显 )弟卫尉 景 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 盛德门 。”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前后考第进士及庭所策试士,踵相躡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其餘布处臺阁外府,凡百餘人。”
(4).京都以外的州郡。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於外府。署行议年,日夕於中甸。”《南史·王勱传》:“ 王生 才地,岂可游外府乎?” 唐 刘禹锡 《代请朝觐》:“復加朝章,作藩外府,远违輦下,十有四年。”
(5).外地。《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两个人走到坊口,只见对面来了一把黄伞,两对红黑帽,一柄遮阳,一顶大轿。知道是外府官过,父子两个站在房簷下看,让那伞和红黑帽过去了。”
(2).外库。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我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汉 刘向 《说苑·奉使》:“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宋书·武帝纪下》:“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诗:“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
(3).外廷所设府署机关。《后汉书·孙程传》:“ 显 ( 阎显 )弟卫尉 景 遽从省中还外府,收兵至 盛德门 。”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前后考第进士及庭所策试士,踵相躡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其餘布处臺阁外府,凡百餘人。”
(4).京都以外的州郡。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於外府。署行议年,日夕於中甸。”《南史·王勱传》:“ 王生 才地,岂可游外府乎?” 唐 刘禹锡 《代请朝觐》:“復加朝章,作藩外府,远违輦下,十有四年。”
(5).外地。《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两个人走到坊口,只见对面来了一把黄伞,两对红黑帽,一柄遮阳,一顶大轿。知道是外府官过,父子两个站在房簷下看,让那伞和红黑帽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