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5,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老钝
老穷
婆子
老郎
黄馘
衰耄
老惫
老民
房老
辞老
老怯
驼背
头黑
鸠形
黑花
《漢語大詞典》:老钝(老鈍)
年老迟钝。 宋 陆游 《雨后复小雪》诗:“贱贫安淡薄,老钝耐讥嘲。”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老钝无闻,用为深耻。”
分類:年老迟钝
《漢語大詞典》:老穷(老窮)
年老穷困。亦指年老穷困的人。礼记·祭义:“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 郑玄 注:“老穷不遗,以乡人尊而长之;虽贫且无子孙,无弃忘也。”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哀其老穷,齟齬无所合。”
分類:年老穷困
《國語辭典》:婆子  拼音:pó zi
1.妻子。《西游记》第八四回:「那王小二有个婆子,带了两个孩子,哇哇聒噪,急忙不睡。」
2.对妇女的称呼。通常带有轻视意味。《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左右可将枷来,枷了这婆子!」
3.年老的女性佣人。《红楼梦》第四○回:「鸳鸯听说,便命人也送两样去后,鸳鸯又问婆子们回来吃酒的攒盒可装上了。」
《國語辭典》:老郎  拼音:lǎo láng
1.年长者。唐。韩愈〈合江亭〉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唐。白居易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诗:「长庆老郎唯我在,客曹故事望君传。前鸿后雁行难续,相去迢迢二十年。」
2.旧称庙里的杂役工人。《水浒传》第四回:「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
3.宋元时对说唱师傅的尊称。元。赵明道〈斗鹌鹑。乐府梨园套〉曲:「乐府梨园,先贤老郎,……承应俳优,后进教坊。」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回头便入莺花寨,须记的京城古本,老郎流传。」
4.武士、教头。《水浒传》第一九回:「拣一只疾快小船,选了几个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桨起五六把桦楫。」《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都头领了台旨,下厅来,点起三十个老郎土兵,各带了器械,便奔沂岭村中来。」
《國語辭典》:黄馘(黃馘)  拼音:huáng xù
人面黄肌瘦的样子。《庄子。列禦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漢語大詞典》:衰耄
衰老;年老糊涂。 汉 刘向 《九叹·逢纷》:“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迥 末年衰耄,及起兵,以小御正 崔达拏 为长史。” 胡三省 注:“《记》,五十始衰;谓精力消耗。八十、九十曰耄。注:耄,惛忘也。”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早知你形衰耄,怎留圣朝?”《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 齐桓公 ﹞到今日衰耄之年,志气自然昏惰了。”
《漢語大詞典》:老惫(老憊)
年老体衰。新唐书·卓行传·阳城:“ 城 封还詔,自称多病老惫,不堪奔奉,惟哀怜。” 宋 陆游 《答陆伯政上舍书》:“匆匆不既所欲言者,亦坐老惫耳。”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只説是 马行街 公婆每都老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偷桃:“乃呼子曰:‘儿来!余老惫,体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
分類:年老
《漢語大詞典》:老民
(1).老百姓。魏书·司马衍传:“ 侃 怒曰:‘使君前云不忧无士众及粮食也,唯欲得老民为主耳。’”
(2).指年老的平民。 宋 陆游 《老民》诗:“老民无一事,终日卧柴扉。” 清 钱谦益 《徐大于王闻诏枉诗见贺奉答》之二:“敢言身退如迂叟,却喜人呼作老民。”
《國語辭典》:房老  拼音:fáng lǎo
婢妾年久而位高者。晋。王嘉《拾遗记》卷九:「石崇受谮润之言,即退翔风为房老,使主群少。」
分類:年老婢妾
《漢語大詞典》:辞老(辭老)
以年老为理由辞官。史记·高祖本纪:“ 亚父 是时劝 项羽 遂下 滎阳 ,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 彭城 而死。”
《漢語大詞典》:老怯
年老怯懦。晋书·朱伺传:“ 廙 性矜厉自用,兼以 伺 老怯难信,遂西行。”
分類:年老怯懦
《國語辭典》:驼背(駝背)  拼音:tuó bèi
背部弯拱。
《漢語大詞典》:头黑(頭黑)
谓年老而头发仍黑。指长寿。 宋 范成大 《送赵从善少卿将漕淮东》诗:“古来将相多头黑,此去功名尚鬢青。” 明 李贽 《豫约·感慨平生》:“最上又不能如 胡广 之中庸, 梁 江总 之头黑, 冯道 之五代。”
《漢語大詞典》:鸠形(鳩形)
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续汉书·礼仪志》:“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长九尺,端以鳩为饰。鳩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后以“鳩形”指年老者所用的手杖。 唐 李频 《赋得长城斑竹杖》诗:“莫作鳩形并,空将鹤髮期。”参见“ 鳩杖 ”。
《國語辭典》:鸠杖(鳩杖)  拼音:jiū zhàng
杖端刻有鸠形的手杖。相传鸠不会被食物噎到,故以鸠杖赐年高之人以扶老。见《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
《漢語大詞典》:黑花
(1).黑色花纹。 唐 段公路 北户录·蛱蝶枝:“顷获一枝,尚缀蛺蝶凡二十餘箇:有翠碧紺缕者,金眼丁香眼者,紫斑者,黑花者……乃知木叶化焉。”
(2).眼生黑花。比喻年老或早衰。 唐 白居易 《自问》诗:“黑花满眼丝满头,早衰因病病因愁。” 宋 王禹偁 《老态》诗:“白髮不相饶,秋水生鬢边,黑花最相亲,终日在眼前。” 宋 苏轼 《赠章默》诗:“前年黑花生,今岁白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