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老来
诸君
老病
休息
阿母
老臣
伏枕
晚年
华颠
遗老
衰迟
老亲
皓首
老母
垂白
《國語辭典》:老来(老來)  拼音:lǎo lái
年老之后。唐。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唐。白居易 四十五诗:「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
分類:年老
《國語辭典》:诸君(諸君)  拼音:zhū jūn
1.各位。《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汉书。卷三九。萧何传》:「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
2.古称年长的男女为诸君,年轻的男女为吾子。《管子。海王》:「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
《國語辭典》:老病  拼音:lǎo bìng
年老多病。唐。杜甫 旅夜书怀诗:「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儒林外史》第一回:「又过了六年,母亲老病卧床。」
《國語辭典》:休息  拼音:xiū xí
1.歇息。《礼记。月令》:「劳农以休息之。」也作「庥息」。
2.休养生息。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序〉:「岂徒世无穷人,民获休息。」《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自此边郡之民,得免抄掠之祸,渐渐休息生聚也。」
3.安息。《淮南子。精神》:「或者生乃徭役也,而死乃休息也。」
《國語辭典》:阿母  拼音:ā mǔ
称谓:(1)称母亲。《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2)称乳母。见通俗编。称谓。
《國語辭典》:老臣  拼音:lǎo chén
年老的臣子。唐。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
《國語辭典》:伏枕  拼音:fú zhěn
伏卧在枕上。《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指病卧在床。《红楼梦》第五七回:「黛玉伏枕喘息了半晌,推紫鹃哭道:『你不用搥。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
《國語辭典》:晚年  拼音:wǎn nián
1.年老的时候。《宋史。卷三二八。蒲宗孟传》:「尝以书抵苏轼云:『晚年学道有所得。』」《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
2.末年。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
《漢語大詞典》:华颠(華顛)
白头。指年老。后汉书·崔駰传:“ 唐且 华颠以悟 秦 , 甘罗 童牙而报 赵 。” 唐 卢肇 《被谪连州》诗:“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清 赵翼 《接张廉船书寄答》诗:“欲作报章无别语,相期健饭到华颠。”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三章〉之一》:“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分類:白头年老
《國語辭典》:遗老(遺老)  拼音:yí lǎo
1.更历世事的野老。《史记。卷九五。樊哙等传》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
2.先帝的旧臣。《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
3.前一朝代的旧臣。《晋书。卷八二。徐广传》:「君为宋朝佐命,吾乃晋室遗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
《漢語大詞典》:衰迟(衰遲)
衰年迟暮。谓年老。 唐 郑谷 《中年》诗:“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宋 陆游 《排闷》诗:“贫悴只如行卷日,衰迟忽过挂冠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有司分考:“前此就教者,类皆年力衰迟,今则多少壮矣。” 胡蕴 《杂诗》之五:“衰迟儘有未消福,浪説无钱又买书。”
分類:迟暮年老
《國語辭典》:老亲(老親)  拼音:lǎo qīn
1.称谓:称年老的父母。唐。岑参 送杨瑗尉南海诗:「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2.多年的亲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孩儿你休问他,他家和咱是老亲。」
《國語辭典》:皓首  拼音:hào shǒu
白发。年老而头发变白。《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
《國語辭典》:老母  拼音:lǎo mǔ
年老的母亲。《列子。力命》:「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将被害。」
《國語辭典》:垂白  拼音:chuí bái
须发将白。指年老。《汉书。卷六○。杜周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八首之五:「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