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静语(静語)
平静地谈话。 唐 白居易 《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诗:“闲游预算分朝日,静语多同待漏时。” 唐 贾岛 《就可公宿》诗:“静语终灯焰,餘生许嶠云。”
《國語辭典》:心潮  拼音:xīn cháo
心情像浪潮般地起伏。如:「他最近事事不顺,心潮起伏不定。」
《漢語大詞典》:恬波
(1).平息波澜。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变乘桴以造舟楫,水物为之祥踊,沧海为之恬波。”
(2).喻使局势平静。晋书·刘弘传论:“一州清晏,恬波於沸水之中;百城安堵,静祲於稽天之际。”宋书·孝武帝纪:“今息警夷嶂,恬波 河 渚,栈山航海,乡风慕义。”
《漢語大詞典》:澄渟
(1).谓水清而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东望坳泽……其水澄渟,冬夏不减。” 唐 王季友 《鉴止水赋》:“鉴於水者,不在於广大而在於澄渟。”
(2).喻清静,平静。 晋 孙盛 《老聃非大贤论》:“值澄渟之时,则司契垂拱;遇万动之化,则形体勃兴。” 唐 白居易 《狂吟七言十四韵》:“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浄无尘。”
《漢語大詞典》:渟渟
水平静貌。 唐 白居易 《冷泉亭记》:“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纤埃不动,微波以寧,荧荧渟渟,瑞现祥形。” 元 彭九万 《凌波辞赋水仙花》:“明波渟渟兮渺愁予,含香怀春兮中心苦。”
分類:水平平静
《漢語大詞典》:息警
不再告警。谓平静无战事。《魏书·蠕蠕传》:“ 阿那瓌 镇卫北藩,御侮朔表,遂使 阴山 息警, 弱水 无尘。” 唐太宗 《赐郑元璹书》:“知公已共可汗结和,遂使边亭息警,烽火不燃。” 明 张居正 《答应天抚院宋阳山言防倭》:“近年海寇息警,人心颇懈,僕窃以为忧。”
《漢語大詞典》:明静
明亮而平静。 艾芜 《海岛上》:“一早就给水门汀冰醒了,爬起来刚扣衣钮,屋外一望无际的淡蓝色海面和几只茶褐色风帆,便像壁间的大画幅一样,明静而清新地摆正我的眼前。” 何永鰵 《戈壁滩上的探矿队》:“ 吴建文 带来一壶开水,早已喝光了,他正想向卫生员要,忽然前面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片明静的湖水。”
分類:明亮平静
《漢語大詞典》:正静
谓思虑精诚,心气平静。管子·心术下:“人能正静者,筋肕而骨强。”六韬·大礼:“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漢語大詞典》:静顺(静順)
平静和顺;贞静温顺。《素问·五常政大论》:“静顺之纪,藏而勿害。” 宋 陆游 《贺寿成皇后笺》:“惟每思於静顺,故备极於安荣。”《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平气太过不及歌》:“水曰静顺皆平运,太过木运曰发生。”
《國語辭典》:静穆(靜穆)  拼音:jìng mù
安静庄严。如:「在一片静穆的气氛下,大家默悼三分钟。」
《漢語大詞典》:静志
使心神安定、平静。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夫处乎深宫,安乎尊胜,不能静志,远迹山林。”
《國語辭典》:平息  拼音:píng xí
平定消除。如:「平息纷争」、「这场风波终于平息了。」
《漢語大詞典》:玄静
(1).亦作“ 玄靖 ”。谓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 汉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赫赫圣皇,仍获其聘,委策辟国,守此玄静。”《后汉书·左雄传》:“至於 文景 ,天下康乂。诚由玄靖宽柔,克慎官人故也。”晋书·裴秀传:“玄静守真,性入道奥。”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
(2).犹安定,平静。晋书·夏侯湛传:“海内无虞,万国玄静。”
《國語辭典》:安谧(安謐)  拼音:ān mì
平靖无事。《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而四方盗窃,颇有未静,故假延临政,以须安谧。」
《漢語大詞典》:静谈(静談)
亦作“静谭”。 平静地细谈。 唐 李白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诗:“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匱篇。” 唐 李群玉 《与三山人夜话》诗:“静谈云鹤趣,高会两三贤。” 唐 皮日休 陆龟蒙 《独在开元寺避暑颇怀鲁望因飞笔联句》:“静谭蝉噪少,凉步鹤随迟。”
分類:平静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