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村哥里妇(村哥里婦)
谓平民百姓。里,里巷。 明 袁宏道 《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 刘季 起 丰 沛 , 项羽 不渡 乌江 , 王莽 篡位, 光武 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
《漢語大詞典》:青衣乌帽
平民的衣着。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即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例如:忠烈青衣乌帽。——·全祖望《梅花岭记》
《漢語大詞典》:青衣小帽
旧时平民服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你青衣小帽,在此不便。”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守仁 ﹞换了青衣小帽,黑夜逃走。”《荡寇志》第一二二回:“ 吴用 忙叫:‘……我想不如青衣小帽,同 戴院长 偷渡过去为稳。’”
《國語辭典》:青鞋布袜(青鞋布襪)  拼音:qīng xié bù wà
用青布制成的鞋袜。指平常人家的装扮。比喻简朴的隐逸生活。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也作「布袜青鞋」。
《漢語大詞典》:疋夫疋妇(疋夫疋婦)
指平民男女。泛指常人。 汉 王充 论衡·死伪:“疋夫疋妇彊死,其魂魄犹能凭依人以为淫厉。”一本作“ 匹夫匹妇 ”。
《漢語大詞典》:匹夫不可夺志(匹夫不可奪志)
谓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后汉书·李陈庞等传论:“ 任棠 、 姜岐 ,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殆 汉阳 之幽人乎……语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國語辭典》:匹夫匹妇(匹夫匹婦)  拼音:pǐ fū pǐ fù
1.平民、百姓。《孟子。万章上》:「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隋书。卷七二。孝义列传。陆彦师》:「匹夫匹妇行之于闾阎,则播徽烈于当年,扬休名于千载。」
2.特指没知识的人。如:「村子里匹夫匹妇迷信偏方,误食有毒药草,差一点酿成大祸。」
《漢語大詞典》:匹妇不获(匹婦不獲)
《书·咸有一德》:“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孔颖达 疏:“匹夫匹妇不得自尽其意,则在下不肯亲上,在上不得下情,如是,则人主无与成其功也。”后因以“匹妇不获”谓平民妇女向上反映意见。 明 张居正 《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其妻冒昧陈乞,实亦知皇仁天覆,圣度海涵,故敢以匹妇不获之微情,仰干鸿造也。”
《漢語大詞典》:氓伯
平民男子。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困》:“氓伯易丝,抱布自媒。弃礼急情,卒离悔忧。”
分類:平民男子
《漢語大詞典》:卖瓜叟(賣瓜叟)
史记·萧相国世家:“ 召平 者,故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贫,种瓜於 长安 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后以“卖瓜叟”指降为平民的贵族和官吏。 元 吴莱 《观姚文公集记赵江汉旧事》诗:“ 平阳 卖瓜叟,立教绘国黌。”
《漢語大詞典》:良丁
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三年:“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 胡三省 注:“良丁,谓良人成丁者。”
《漢語大詞典》:良衣
即裩衣。古代平民百姓穿的一种短裤。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裩》:“裩, 三代 不见所述。 周文王 所製裩长至膝,谓之弊衣,贱人不可服;曰良衣,盖良人之服也。”
《漢語大詞典》:闾阎安堵(閭閻安堵)
谓平民安居。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额 捐貲集勇,谨守疆埸,絶济匪之源,挫触藩之鋭,卒能化梟为鳩,閭阎安堵。”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自 金田 起义以来,由 湖南 、 湖北 、 安徽 诸省直抵 金陵 ,战胜攻克,马到成功,且閭阎安堵,若忘锋鏑之惊。”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游衰世之国者,行於其野,閭阎安堵,击壤以嬉,如是者民类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