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弱才
才能平庸低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魏书·沮渠蒙逊传》:“臣诚弱才,效无可録,幸遇重光,思竭力命。”周书·文帝纪:“吾以弱才,猥当藩牧。”
《漢語大詞典》:平漫
(1).平坦广远。宋书·礼志五:“地域平漫,迷於东西,造立此车(指南车),使常知南北。”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黄山谷诗:“《陈后山诗话》谓‘ 鲁直 学 杜 过於求奇,不如 杜 之遇物而奇也。三江五湖,平漫千里,因风石乃奇耳。’”
(2).谓平庸浮浅。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黄颇》:“ 黄颇 以洪奥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载, 刘纂 以平漫子弟而折丹桂。”
(3).浸蚀剥落。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倘石刻原已平漫,则虽图像模胡,固仍在‘可观’之列耳。”
《漢語大詞典》:近浅(近淺)
浅陋,平庸。 唐 李峤 《为定王让官封表》:“臣行能近浅,识性凡陋。”
分類:浅陋平庸
《国语辞典》:璅璅  拼音:suǒ suǒ
1.细碎烦杂。《文选。张衡。东京赋》:「薄守于敖,既璅璅焉,岐阳之蒐,又何足数。」清。李渔〈秦淮健儿传〉:「功名应赤手致,焉用璅璅章句为?」
2.平庸、鄙陋。晋。习凿齿〈与桓秘书〉:「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
《漢語大詞典》:凡宾(凡賓)
平庸的宾客。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千金散义士,四坐无凡宾。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分類:平庸宾客
《漢語大詞典》:庸短
(1).犹庸浅。梁书·萧坚传:“﹝ 萧坚 ﹞亦善草隶,性颇庸短。”
(2).指平庸浅陋之才。用作谦词。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励 流涕对曰:‘臣以蒙幼,滥叨拔擢;虽竭庸短,惧忝先政。’”
《漢語大詞典》:卖菜佣(賣菜傭)
卖蔬菜者。比喻卑微、平庸的人。 明 沈自徵 《簪花髻》:“则你那卖菜佣,怎探得 禹穴 奇!” 清 汪琬 《岁暮杂咏》之十二:“风流怕作噉名客,文字羞为卖菜佣。”
《漢語大詞典》:疏语(疏語)
(1).平庸的言语。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二:“厚韵属疏语,薄名谢嚣闻。”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一将功成万骨枯’,是疏语;‘可怜 无定河 边骨’,是词语。”
(2).指空疏的言词。 明 李贽 《王骥》:“此则稍有识见,非復彼时训导诸人疏语。”
《漢語大詞典》:平浅(平淺)
平庸肤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卢斋 乐府,较之 小山 淮海 ,则嫌平浅。” 清 龚自珍 《语录》:“此篇皆肤辞賸义,文尤平浅,与《五帝德》篇,皆无一字可取。”
分類:平庸肤浅
《漢語大詞典》:蝼蚓(螻蚓)
亦作“ 螻螾 ”。
(1).蝼蛄与蚯蚓。 汉 扬雄 《法言·问道》:“ 申 韩 之术,不仁之至矣,若何牛羊之用人也。若牛羊用人,则狐貍螻螾,不膢腊也歟?”
(2).喻平庸无能的小人。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螻蚓。”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张超然上舍》:“喜君才华最秀出,餘子螻蚓徒嘵嘵。” 清 唐孙华 《狎客》诗:“叫譟沸螻蚓,毁誉随牙齦。”
《漢語大詞典》:陋庸
浅陋平庸。 清 薛福成 《壮节邹公行状》:“见世之陋庸闒茸不事事者,无贵贱壹以气陵之,不为礼。”
分類:浅陋平庸
《漢語大詞典》:凡调(凡調)
平庸的诗作或其格调。《明诗纪事戊签》卷二引 陈束 《后冈集》:“ 弘治 文教大起,学士辈出,力振古风,尽削凡调。”
《漢語大詞典》:凡劣
平庸低劣。晋书·刘隗传:“及臣凡劣,復蒙罔极之眷,恩隆累世,实非糜身倾宗所能上报。”宋书·王景文传:“﹝ 王藴 ﹞父 楷 ,太中大夫,人才凡劣,故 藴 不为羣从所礼,常怀耻慨。”南史·宋卢江王祎传:“ 文帝 诸子, 禕 尤凡劣,诸兄弟併蚩鄙之。”
《漢語大詞典》:凡猥
(1).平庸鄙陋。《晋书·刘寔传》:“夫一时在官之人,虽杂有凡猥之才,其中贤明者亦多矣,岂可谓皆不知让贤为贵邪!” 宋 苏辙 《论冬温无冰札子》:“兼其人物凡猥,学术荒谬,而寘之太常礼乐之地,命下之日,士人无不掩口窃笑。” 清 刘大櫆 《徐昆山文序》:“余谓自古文章之传於后世,不在圣明之作述,则必在英雄豪杰高隐旷达之士之所为,而齷齪凡猥奔趋荣利之辈,卒归泯灭,无一存者。”
(2).平常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率有经俗之才,当涂之伎,涉览篇籍助教之书,以料人理之近易,辨凡猥之所惑。”《晋书·杨方传》:“此子开拔有志,意只言异於凡猥耳,不图伟才如此。”
《漢語大詞典》:凡薄
(1).平庸轻薄。亦指平庸轻薄的人。魏书·阉官传·抱嶷:“ 老寿 凡薄,酒色肆情。”《魏书·李彪传》:“如此,足以敦厉凡薄,使人知有所耻矣。”
(2).平庸浅薄。 唐 崔融 《为温给事请致仕归侍表》:“臣以凡薄,幸承基荫,一霑官侣,三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