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花红(花紅)  拼音:huā hóng
1.旧俗遇有喜庆吉事,喜用插金花、披红绸来表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段匹,又无花红财礼。」《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红羊酒鼓乐,送到他家。」
2.本指喜庆时赏赐给他人的钱物,后泛指犒赏物及奖金。《平妖传》第二二回:「只要男家财礼多,并望花红谢礼多。」《文明小史》第五三回:「将来见了煤,赚了钱,怎样拆给他花红,怎样谢给他酬劳?」
3.企业团体所分的红利。
《國語辭典》:红利(紅利)  拼音:hóng lì
企业之盈馀分享给经理人或员工的部分。
《國語辭典》:凤翘(鳳翹)  拼音:fèng qiáo
1.旧时女子置于头上的饰物。《元史。卷七一。礼乐志五》:「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花钿,服宽袖衣。」也称为「凤簪」。
2.凤头鞋。
《漢語大詞典》:轻貂(輕貂)
轻软的貂尾。古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指代达官贵人。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欢飫终日,清光欲暮,轻貂回道,华组徐步。”
《國語辭典》:帽花  拼音:mào huā
帽前的装饰品,多以珠宝类做成。
《漢語大詞典》:孔雀翎
孔雀的尾羽。 清 代装饰在官帽上,以表示品级。《清会典·礼部四·冠服》:“孔雀翎,翎端三圆文者,贝子戴之。二圆文者,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駙戴之。一圆文者,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一等护卫均得戴之。翎根并缀蓝翎。” 清 赵翼 《王将军拔栅歌》:“天子非常赐颜色,小校超迁十二级;擢官游击阶将军,孔雀修翎长一尺。” 清 李德庵 等《夷艘入寇记》:“时, 琦善 已罢大学士,夺孔雀翎,而 怡良 復奏呈 英 夷 香港 伪示,语极狂悖,于是上益震怒,籍 琦善 家产,锁逮来京。”
《漢語大詞典》:翎顶(翎頂)
清 代官帽上的翎子和顶子的并称。亦为官爵的代称。 清 龚自珍 《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今日守 回 之大臣,惟当敬谨率属,以导 回 王 回 民,刻刻念念,知忠知孝,爱惜翎顶。”清史稿·宣宗纪三:“准 布鲁特 阿希木 袭四品翎顶。”
《漢語大詞典》:翎管
清 代官吏礼帽上用来固定翎子的管子。 清 曾国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上嘉公功,赏二品顶戴,赐翎管、班指诸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找找我从前戴过的亮蓝顶儿,大约还在,就把我那个白玉喜字翎管儿解下来,再拿枝翎子。”
《漢語大詞典》:玉璂
古代皮帽上的玉饰。周礼·夏官·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 郑玄 注:“璂,读如薄借綦之綦。綦,结也。皮弁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
分類:帽上玉饰
《漢語大詞典》:踅褶
亦作“ 踅摺 ”。 衣帽上的皱折、折裥。 元 无名氏 《苏九淫奔》第四折:“白羊毛毡帽儿带来歪,斜搊着蓝练踅褶。” 明 无名氏 《精忠记·争裁》:“耆老衣衫用褶细,异样踅摺费工夫。”
分類:衣帽帽上
《国语辞典》:官员祇候(官员祇候)  拼音:guān yuán qí hòu
官妓的标识。宋、元时代官妓的褙子冠帽上,都缝绣著「官员祇候」四字。元。戴善甫《风光好》第四折:「妾除了烟花名字,再不曾披著、带著『官员祇候』褙子冠儿。」
《漢語大詞典》:铎针(鐸針)
明 代官帽上的装饰品。用金银珠玉等制成各种表示吉祥的字样或花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鐸针,金银、珠翠、珊瑚皆可为之。年节则大吉胡芦、万年吉庆,元宵则灯笼……单一枚有錞,居官帽中央者是也。” 明 蒋之翘 《天启宫词》:“鐸针新样团双凤,吉字口衔青亚姑。”自注:“鐸针以金银、珠寳镶成,近侍钉居帽中。其名有大吉葫芦、万年吉庆等名。”
《漢語大詞典》:耳绊(耳絆)
鞋帽上作带子穿系之用的扣绊,以状如耳,故名。 郭沫若 《广寒宫》:“他又戴一顶红耳绊儿的黄风帽儿。” 郭沫若 《豕蹄·漆园吏游梁》:“有时应该上耳绊的时候,他又打过了,只得退转来再打。退转来又把耳绊上歪了的时候也有。”
分類:帽上带子
《漢語大詞典》:活的儿(活的兒)
古代插在巾帽上的一种饰物。 清 王夫之 《杂物赞》:“活的儿:以乌金纸剪为蛺蝶,朱粉点染,以小铜丝缠缀针上,旁施柏叶。迎春元日,冶游者插之巾帽。 宋 柳永 词所谓‘闹蛾儿’也。或亦谓之‘闹嚷嚷’。”
分類:帽上饰物
《國語辭典》:红顶子(紅頂子)  拼音:hóng dǐng zi
清朝官服凡文武一品官的朝冠顶子都是顶红宝石,俗称「红顶子」。
《漢語大詞典》:頍缨(頍纓)
指古代帽上系在颔下的带子。隋书·礼仪志四:“宾盥讫,进加緇布冠。赞冠进设頍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