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长安人。懿宗咸通中侍中路岩牧蜀,粲入蜀,路宾礼之。善画人物,多取材佛道及神话。喜画上古衣冠,得传神之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7—883 【介绍】: 唐人,其先本回鹘阿布思族,字孟安。王绍鼎子。懿宗咸通七年,嗣叔元懿为帅。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封赵国公。曾出兵镇压庞勋、黄巢起义。嗣节度凡十四年,颇守礼法,尊朝廷。卒谥忠穆。
全唐文·卷八百十七
景崇字孟安。赠司空成德军节度使绍鼎子。懿宗朝嗣为节度。以平庞勋功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封赵国公。乾符五年进封常山王。检校太傅。中和三年卒。年三十七。赠太傅。谥忠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3—921 【介绍】: 唐末五代时人,其先为回纥人。王景崇子。十岁时嗣父为成德军节度使。唐末附于朱温。及温建后梁,镕奉表称臣。开平四年,转投李存勖。为人仁而不武,不亲军政,多以阉人秉权,出纳决断,悉听所为。晚年惑于左道,事佛求仙。终为其部下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4—921 其先回鹘部人,远祖没诺干为镇州节度使王武俊假子,子孙遂改姓王,世为镇州节度使。镕10岁,为三军推为镇州留后。不久,朝廷授为镇州节度使。僖宗中和五年(885),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常山郡王。文德元年(888),进太傅。昭宗时,为中书令,进封北平王,册拜太师。唐亡归后梁。晚年好事佛求仙,又盛饰馆宇于西山,登山临水,将佐士卒陪从者常不下万人。贞明七年(921),为其将王德明所杀。生平见卢质《王镕墓志铭》、《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及《新五代史》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三
镕。其先回鹘部人。父景崇。世袭镇州节度使。镕年十岁袭父位。昭宗朝赐号敦睦保定久大功臣。位至成德军节度使。守太师中书令。封赵王。梁祖称帝。奉梁正朔。同光中复臣附后唐。后为亲军所杀。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约中晚唐时人。禅宗僧侣,嗣盐官齐云。常居襄阳关南,世称关南和尚。《祖堂集》卷一七有传。有《乐道歌》长偈1首,情致诙谐,以七言为主,间杂三、五言,多用俚语,显受当时民间俗曲影响。《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卷一一皆收此歌,《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刘得常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升州人。十七岁作《大道歌》,入茅山诣国师吴法通,执弟子礼,居紫阳观二十年,不逾户限。吴杨隆演时去世。
常思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954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字克恭。应募于后唐庄宗,累从戎役,为捧圣军使。后晋初,迁六军都虞候。后汉高祖即位,历武胜军、昭义军节度使。无誉可称,唯以聚敛为务,性且鄙吝。尝济后周太祖于微时,及即位,加兼侍中,后改平卢军节度使,寻卒。
僧法常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或宋初时河阳(今河南孟州)僧。酷嗜酒,谓酒中天地虚无安恬,故乐游之。《清异录》卷下载其事迹,并存诗2句。《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常梦锡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58 【介绍】: 五代时扶风人,一作万年人,字孟图。少好学,善属文。初事李茂贞,为秦陇判官。后仕南唐。李璟时累官翰林学士、户部尚书。俄贬饶州团练副使,后复为学士。卒谥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 【介绍】: 五代时僧。福州长溪人,俗姓彭。嗣九峰道虔。后住洪州凤栖山同安院,世称同安和尚。作《十玄谈》、《搜玄吟》,演说禅理,一时颇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1 俗姓彭,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南唐时禅僧。嗣九峰道虔。后住洪州凤栖山同安院,世称同安和尚。《祖堂集》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有传。《景德传灯录》卷二九、《禅门诸祖师偈颂》存其所作《十玄谈》10首、《搜玄吟》1首,皆为演说禅理之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段处常 朝代:南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仕南唐,官兵部郎中。尝出使契丹乞援,契丹无出师意,留而不遣,处常怨其无信,誓死国事。契丹主内愧,颇优容之。终病卒其地。
钱文奉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 【介绍】: 五代时杭州临安人,字廉卿。钱元璙第二子。仕吴越。精于骑射,能运槊。涉猎经史、音律、图纬、医药、鞠击,皆冠绝一时。天福中,袭父荫为节度使,累加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于郡中建南园东庄,为吴中之胜,饮游其间,自号曰知常子。入宋,卒谥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李氏。陈留人。家素儒者。而贫苦不自振。丱角读书乡校。俊颖出侪类。偕耆文游庐山。乐其间静。遂投归宗寺出家。为净人梁乾化二年。始易形服。从剃染。即依东林甘露坛纳戒。其于学。虽具究三藏。然终专志禅指。既礼文殊圣迹于五台。念曰倦矣。其复可以事奔走乎。后唐天成三年。始得地于汴京丽景门右。治屋数间。以营浴事。每月以三八日。一设。僧无远近皆就浴。岁约费千万缗。虽一出檀施。自非觉维持之力。畴克尔。尤与北海陶谷。湘东张仲荀厚善。皆有遗寄之文可考。陶序以为觉麻麦一斋。炎凉一纳。前后王臣。上章乞师号紫袍。而觉确拒之。操众愈益可敬慕。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常觉。姓李氏。陈留人也。肇为鞠子气调绝奇。入乡校中讽读经籍。群童咸出其下。洎登弱冠往庐山游二林陟五老。乃礼归宗寺禅师充苦行焉。梁乾化二年蒙去饰披缁矣。明年于东林甘露戒坛纳解脱木叉。厥后修身践言。虽三藏俱留于意表。而以心学为究尽之务。复入五台山礼妙吉灵迹。迨后唐天成三载。始于东京丽景门之右树小禅坊。敕额为普净焉。而逐月三八日设阖京僧浴。其或香汤汲注。樵蒸失供觉必令撤小屋抽榱桷而助爨焉。有公王仰重表荐紫衣。坚拒弗受。汲汲以利行济物为己任耳。开宝四年十二月三日。遘疾。轻安无挠。十一日告众右胁而化。享年七十六。僧腊五十六。茶毗收舍利五色磊落无算。尝居京邑屡登斯院。览北海陶尚书谷为湘东张仲荀序诗赠觉而云。起后唐天成至汉乾祐。每黑白月三取八日浴京大众。累岁费钱可一百三十六万数。计缗千万矣。虽檀施共成。实觉公化导之力也。嘻大火之下陈留古封。周秦已来战伐之国。人物众而土风尚利。舟车会而货殖惟错。昔梁惠王贤诸侯也。尝谓孟轲曰。何以利吾国。是知礼让之化不胜于好利之心明矣。且梁去鲁千里而近。道犹不同。矧十万八千里乎。梁王孟子同世之人也。心或有异。况瞿昙上人乎。彼孟氏属斯文未丧。不能扬素王之道。今上人当去圣逾远。卒能行法王之教。苟非三业内净六尘外清以至公之行化于人。孰以至公之心受于化也。陶重叙曰。自灵山覆篑法海堙流。玉毫晦而微言绝。金杖折而异端作。惟上人也色空等观物我都亡。麻麦一斋自同禅悦。炎凉一纳仅蔽枯形。前后王臣。欲上章乞以大师为号请以紫染方袍者。皆确而拒之。云云。张仲荀赠觉钵盂拄杖草屦。各用五言为章刊于小碣。其为名流硕学旌别有如此者。
赵逢 朝代:北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5 【介绍】: 宋妫州怀戎人,字常夫。后汉高祖乾祐中进士。授秘书郎、直史馆。后周时,历左拾遗、史馆修撰等职。宋初,拜中书舍人。累迁给事中。性刚直,有吏干,所至有声,然伤惨酷,又言多诋讦,故缙绅目之为“铁橛”。
全宋诗
赵逢(?~九七五),字常夫,妫州怀戎(今河北怀来)人。后汉乾祐中进士。仕后汉、后周,官至水部郎中、知制诰。宋初,拜中书舍人。太祖乾德元年(九六三),授都官郎中、知制诰。二年,充枢密直学士,加左谏议大夫。三年,出知阆州。代还,迁给事中。开宝八年,卒。《宋史》卷二七○有传。
全宋文·卷四一
赵逢(?——九七五),字常夫,妫州怀戎(今河北怀来)人。汉乾祐中登甲科,解褐秘书郎,兼史职。周显德中,历礼部、膳部员外郎,水部郎中,知制诰。宋初拜中书舍人,乾德中为都官郎中、知制诰,充枢密直学士,加左谏议大夫。出知阆州,还朝,迁给事中。开宝八年卒。《宋史》卷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987 【介绍】: 名或作义寂。宋僧。温州永嘉人,字常照,俗姓胡。幼年出家,初入开元伽蓝,后往天台山研寻止观。时天台宗智者大师教迹,经安史之乱、会昌法难,焚毁殆尽。寂嘱人从日本国购取教典。由是博闻多识,遂于佛陇道场、国清寺相继讲经。许王钱氏在浙时累请开演,赐号净光大师并紫方袍。后兴螺溪道场,四方僧侣云集学法。天台智者一脉,六代传法湛然之后,二百余岁,赖其中兴,后人尊为天台宗十五祖。有《止观义例》、《法华十妙不二门科节》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字常照。姓胡氏。温之永嘉人。方在娠。母顿厌荤血。及娩。蒙紫胞。堕蓐不呱泣。成童竟辞俗。为开元寺息慈师授法华经期月能暗诵。耆宿叹美之。既登具戒。复往读南山律于会稽。乃造天台。研究止观。先是智者遗文。远则安史兵残。近则会昌焚毁。零编断简。教迹几熄。寂尝于金华古藏中。得净名疏因复有意于鸠集。以全其旧。时通玄韶公以禅学为两浙忠懿王钱氏俶师。一日偶阅永嘉真觉集。有曰。同居四住。此处为齐。忠懿问。此何等语。韶答以为教家语。吾禅者不知也。且使召寂问其义。寂至。因得以前意。请于忠懿而为遣使。弊于海国。以致其书焉。天台一宗至于今赖之。 太平兴国五年。诏天下僧尼。试经业。寂引弟子。自螺溪趋州治试。且先安置于州治之寺楼上。楼迫大山。夜梦刹柱陷入地。独心恶之。且雨甚亟。迁处西偏。而山颓楼压矣。海门灵石。昔智者冬居道场也。地属黄岩。众请寂乘舟泛海。讲金光明流水长者品。放生。以为常法。寺像为一新。上闻诏遣高品卫绍钦。入山重建寿昌寺。为所在官僚授菩萨戒。雍熙初。又授戒于永安县之光明寺。会尊像隳弛。偶于腹中。获唐咸通六年。沙门希皎。所发愿辞。观者知于寂有宿契。四年赴临海缙云永嘉东阳诸邑请。九月至自缙云。十月寝疾千寺之方丈。十一月四日。垂诫嘱后事。奄尔而化。寿六十九。腊五十。初寂尝寓四明之育王寺。梦登国清上方。有宝庄严幢座在焉。题曰。文殊台。前限拒马不可入。俄而观音菩萨。手却拒马。从中出接。顿觉己与菩萨身合。自是胜气日增。而进于才辩矣。讲法华光明净名梵网等经。止观金錍等论。法界还源等观。玄义禅源诠永嘉集等。各数遍。所著止观义例法华十妙不二门科节等。各数卷。
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义寂。字常照。姓胡氏。温州永嘉人也。母妊娠公白不喜荤血。生乃首蒙紫帽而诞焉。幼启二亲坚求去俗。旋入开元伽蓝。师授法华经期月而彻。寺之耆老称叹希有。受具已往会稽学南山钞。既通律义。乃造天台山研寻止观。其所易解犹河南一遍照也。先是智者教迹远则安史兵残。近则会昌焚毁。零编断简本折枝摧。传者何凭。端正甚学。寂思鸠集也。适金华古藏中得净名疏而已。后款告韶禅师。嘱人泛舟于日本国购获仅足。由是博闻多识。微寂此宗学者几握半珠为家宝欤。遂于佛陇道场国清寺相继讲训。今许王钱氏在两浙日。累请开演。私署净光大师并紫方袍。辞让不却受而不称。及兴螺溪道场。四方学侣雾拥云屯。太平兴国五年朝廷条贯缁伍经业。寂从山入州治寺。寺东楼安置。楼近大山。夜梦刹柱陷没于地。意颇恶之。自徙于西偏僧房。其夜春雨甚山崩楼圮。人咸谓寂先见同修报得之眼焉。因受黄岩邑人请。乘舟泛江放生讲流水长者品。至海门灵石。是智者冬居道场也。劝人修寺塑像。入缘者繁沓。今上遣高品卫绍钦入山重建寿昌寺也。诸官同命受菩萨戒。雍熙初永安县请于光明寺受戒。古殿像隳腹中获发愿辞。即唐咸通六年沙门希皎施戒。劝七乡人装塑尊像。愿舍报为男子。童真出家常布褐传法利乐众生云。观者皆意寂之前身也。四年临海缙云永康东阳诸邑请其施戒。九月寂至自太末。十月寝疾本院方丈。十一月四日嘱诫门人不许哭泣。祭奠应缘俗礼者非吾弟子也。即窆于方丈树小塔焉。享年六十九。法腊五十矣。四方传法弟子见星而舍者数百人。寂平素讲法华经并玄义共二十许座。光明净名梵网等经。止观金[镙-糸+拱]等论。法界还源等观禅源诠永嘉集各数遍。所著止观义例法华十妙不二门科节数卷。自智者捐世。六代传法湛然师之后。二百馀龄寂受遗寄。最克负荷。其如炎蒸讲贯而无汗之沾洽。曾不久听而胜解佛乘。每一谈扬则摐金玉应召羽商和。彼九旬说妙相去几何。又尝寓四明育王寺。梦登国清寺。上方有宝庄严幢座。题曰文殊台。设枑梐阑隔。求入无由。俄睹观音菩萨从堂徐出以手攘却行马低迂相接。斯须觉已与观音身泯合不分。因而惊寤。自是之来乐说无尽矣。或曰。入普门智乘利物悲。上合佛觉證无上故。下合众生凡同体故。开则群灵混成一法。得是心者非观音而谁欤。是以讲谈也。施戒也。自瓯越之乡迨三天子障。民多咈戾俗尚畋猎受寂之训也咸食椹革音。说法之功所谓善建。由是堂室间可见者。曰澄彧。曰宝翔。曰义通。及乎台之民庶曾受戒法迎真相。来州治开元寺祭飨。皆缟素哀泣。天为之变惨。其慈摄之所感。知州郑公元龟为诗悲悼焉。 论曰。玄默垂文圣人俯察。河雒之流有告。图书之法作程。禹受斯符乃为经纬。本六十馀字。训第表明号洪范。以开章得彝伦而逌叙帝王之法粲然可观。祖述之家翕尔宗此。我之佛道可弗然耶。教自西传若龟马之文乍辩。声由此盛如夏商之美惟扬。及其讲训相资签笺互出。因分异辙各竞颛门。施巧智之莫京。致慧心之悬合。宜乎。得正信者必开正眼。见正道者必事正修。倒本前因则以决择为主。原夫能诠之教喻图书也。所诠之理喻训第也。经容纬入。纬变经存。令表显之名言从体义之相杂。唯识佥推于护法成即司南。婆沙奄有于馀师说同衍字。良以各迷己见皆未极成。正不正之说恢张。玄又玄之谈崛起。大抵无名相法作名相说。非如色法影质易寻。名色交加喜生迷竞。又以言存一意义止一途。随情取舍之时未为允当。随转理门之处盖涉无文。加复教有弛张意关详略。讨寻者非英明而莫悟。承领者非行位而那知。在人亡书以教为折中。故论中以四种徵理。理则难隐。一观待。二作用。三法尔。四證成。用斯道理义岂惑乎。譬如甲氏背人而去。有二三子相问曰。彼去者谁耶。一云乙也。一云丙也。此俱未是。彼有识人云甲也。回面视之是甲非乙。由其不识遂有多名。识者一呼应声而至。亲得自体不涉异缘。故曰精义无二也。因义生解解必虚通。除其执情令生正解断其迷执。执情断故所执便遣。既能生解则断障。二重断染。依他清净。依他圆成。故得二胜果焉。不然者认相似法堕恶取空。曳曲木于稠林。泛胶舟于苦海。又不可胜道也。瑜伽论中契经体有二。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也。夫以能化之教已翻。所诠之理难悟。苟非宿慧安喻经心。宿慧当多世之熏方能生起。经心乃大雄之意。岂易寻求。谚所谓老见事长。佛已三祇之扬历。多言或中。法从诸圣之同宣。岂得以夏虫共论其凌澌。井鱼互谈其渤澥。此诚不可也。必须近佛菩萨。善慧法师四无碍居游戏之中。八辩音演自他之利。秖如天亲大士。将世尊之一言。中道圆宗成诸法之五位。如龙带涓滴而起为雨望苗稼而施。又同命包作纬于春秋凿度为资于大易。此皆善其通变能其揣摩。以利根而教钝根。以正见而诱邪见。都称为摩诃般特伽也。西域蒲塞冶家子以为裘。此方俊才鬻乳人而加水。成裘则易。以日见而留心。免水则难以传来而隔手。昔以讲人论法造疏寻宗。用成实法数之名。补大乘阙员之义。其有解法名目随人见知。未融六释之端。何暇三隅之反。至若黎邪是报非报化人有心无心。和合怖数之徒。闻熏灭不灭等。百有馀科。并三藏四含之盘根。大小两宗之钤键。先贤之所不决。令哲之所共疑。但谓阙如所知成障。及乎奘师西复梵本东传。富瑜伽之宝林开唯识之渊府。摩诃衍足杀三摩明。名数均著作之家。立破定是非之量。深山大泽必生龙蛇。有大乘基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则明星有烂。谓之理窟。则善闭无关。堂堂合周髀之仪。轧轧应昆崙之轴。有经皆讲。无疏不成。权奇百本之名。控压四人之圣。复次光也宝也测乎沼乎。章句之学颇长。释签之理何富。世茂珠林迈编图纪璟附量度于鲸海。尚缀文荣于玉华。究三论极乎瑗康。穷方等归乎楷景。观公撰集华严命章。解相入之连环。且无难色。通绝行之断阁。故立易功。法藏从性海而游。智升自名流而出。伟欤。一行所作通神。实僧相之法王。乃人形之菩萨。忠氤琳甫贲秀诜真。俱参译判经。尽开荒辟土。于烁宗密。美乎湛然。悟达全才彻公令范。可以副人之求备哉。馀诸上士擅美殊方。落落英翘互有长短。矧以佛之说经。申经者论。经由论显。论待疏通。疏总义章。义从师述。况以隔罗縠者见犹未尽。大遍知者知方得全。射侯之矢易疏。诊脉之求难中。若非亲證亲说得自体之分明。载驱戴驰妄他求之晻暧。如摄异门。分差别之相难知。故智论中。吾灭度后所有撰集者皆为论藏摄也俱作导师指迷人之归路。悉衔明烛照暗室之绩工。动戒足以行之入定门而安矣。盖缠克断智慧成功。咸从。生死之河尽度涅槃之岸。此始可与言从闻且思思至而修證大圆寂者。过此以往未知执名滞义。问欲何为。故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既有所用则舍筌蹄而直造佛地。此则深于其道者也。
鞠常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74 【介绍】: 宋密州高密人,字可久。后汉隐帝乾祐二年进士。后周太祖广顺中,充集贤校理。历伊阳令。显德中,历宰介休、魏县。宋太祖开宝中,擢著作佐郎,与杨徽之、李若拙、赵邻几皆有名于时。仕终清河令。尝于应举时作《四时成岁赋》及《春兰赋》,颇存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