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杂调(雜調)
(1).古时赋税制度,常规户调外之加征,谓之“杂调”。南史·范云传:“初, 零陵 旧政,公田奉米之外,别杂调四千石。及 云 至郡,止其半,百姓悦之。”北史·魏纪二·文成帝:“比年以来,杂调减省,而所在州郡咸有逋悬,非在职之官绥导失所,贪秽过度,谁使之然?”
(2).谓非按常规选调。《文选·范晔〈宦者传论〉》:“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復杂调他士。” 李善 注引 如淳 《汉书注》:“调,选也。”
《漢語大詞典》:常纪(常紀)
正常规律。 明 何景明 《星变》诗:“星变干常纪,花开与令违。”
《國語辭典》:恒例(恆例)  拼音:héng lì
不变的习惯、规矩。《太平广记。卷一七八。宴集》:「进士开宴,常寄其间。既撒馔,则移乐泛舟,都为恒例。」
分類:常规惯例
《漢語大詞典》:飞棋(飛碁)
不拘常规的出奇的棋艺。南史·循吏传·虞愿:“帝好围碁,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 王抗 围碁,依品赌戏。 抗 饶借帝,曰:‘皇帝飞碁,臣 抗 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篤。”
《漢語大詞典》:恒宪(恆憲)
不变的法令;常规。《晋书·慕容暐载记》:“节俭约费,先王格謨;去华敦朴,哲后恆宪。”宋书·孝武帝纪:“黜幽升明,闢宇恆宪。” 唐 储光羲 《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诗:“皇家有恆宪,斋祭崇明祀。”
分類:法令常规
《漢語大詞典》:由辟
古代一种祈求避祸的祭祀仪式。在常规仪式以外,为某一具体起因而使用。礼记·郊特牲:“祭有祈焉,有报焉,有由辟焉。” 郑玄 注:“由,用也;辟,读为弭,谓弭灾兵,远罪疾也……於‘辟’又言‘由’者,以非祭之常礼,或有所以而用之故也。” 孔颖达 疏:“谓用此祭之,以弭止灾兵罪戾之事。”
《國語辭典》:典业(典業)  拼音:diǎn yè
1.常业。汉。扬雄 剧秦美新:「迄四岳,增封泰山,禅梁父,斯受命者之典业也。」
2.以开当铺为业。如:「他从事典业,谋取高利。」
分類:常规事务
《國語辭典》:越轨(越軌)  拼音:yuè guǐ
踰越应有的规范。如:「日常生活要遵守礼法,千万不要做出越轨的行为。」
《國語辭典》:惯例(慣例)  拼音:guàn lì
常例、成为习惯的处理方式。如:「依照惯例,开赛之前双方先握手行礼。」
《漢語大詞典》:规例(規例)
常规惯例。《说岳全传》第十一回:“这是店主人的规例,凡是考时,恐他们来得早,等得飢饿,特送他们作点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洋船规例,船未开行是不开饭的。”
分類:常规惯例
《漢語大詞典》:秩酒
按常规赐与老臣的酒。周礼·天官·酒正:“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 贾公彦 疏:“秩,常也。谓若老臣年九十已上,常与之酒。”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三表》:“俸禄锡齎,聚之则何啻万金;官爵阶勋,数之则无非一品。日有秩酒,月有飡钱,奉此一身,已踰二纪。”
《漢語大詞典》:过法(過法)
(1).超出常规的刑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2).越过法规。汉书·韩延寿传:“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國語辭典》:出轨(出軌)  拼音:chū guǐ
1.火车、电车等行驶时脱离既定的轨道。如:「豪雨过后,部分地基松软,造成火车出轨,幸好没有酿成重大伤亡。」
2.言行超出常规。如:「他安分守己,绝对不会有出轨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泥常
拘泥于常规。 明 张居正 《杨襄毅墓志铭》:“维公之德,志圆行方,忠不近名,言不泥常。”
分類:拘泥常规
《漢語大詞典》:程考
按科举常规考试。新唐书·韦陟传:“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 陟 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