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典故
1
词典
3
分类词汇
8
分类词汇
怀金
垂鱼
带鱼
鐻鍝
鐻耳
走私
纡金曳紫
带金佩紫
《漢語大詞典》:
怀金(懷金)
(1).怀揣金印。 汉
扬雄
《法言·学行》
:“使我紆朱怀金,其乐不可量已。”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
:“ 孙 氏虽家失 吴 祚,而族蒙 晋 荣,子弟量才,比肩进取,怀金侯服,佩青千里。” 宋
秦观
《自警》
诗:“拜命怀金谁谓荣,低头未免拾言责。”
(2).怀带金宝。
《
后汉书·杨震传
》
:“ 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
诗:“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怀金近从利,抚剑远辞亲。”
分類:
带金
金印
金宝
《漢語大詞典》:
垂鱼(垂魚)
佩带鱼袋。 唐 制五品以上官员于腰间佩带金银鱼袋为饰。
《
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
:“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 胡三省 注:“ 唐高宗 给五品以上随身鱼银袋,以防召命之诈,三品以上金饰袋。 天授 二年,改佩鱼为龟。 中宗 罢龟,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 宋
苏轼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诗:“不须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分類:
佩带
带鱼
鱼袋
五品
上官
官员
带金
金银
《國語辭典》:
带鱼(帶魚)
拼音:
dài yú
白带鱼的别名。参见「白带鱼」条。
分類:
带鱼
佩带
海产
带金
金银
鱼形
如带
银白色
官爵
荣誉
北方
《國語辭典》:
鱼袋(魚袋)
拼音:
yú dài
唐制,五品以上官员发给鱼符,上刻官吏姓名,以为凭信,因为装在袋内,故称为「鱼袋」。宋沿唐制,并用金银装饰鱼形,然不再有符契的作用。
分類:
鱼袋
官吏
盛放
放鱼
鱼符
《漢語大詞典》:
鐻鍝
穿耳而垂带金银耳环。为古代少数民族的装饰。
《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
》
:“若夫文身鼻饮缓耳之主,椎结左衽鐻鍝之君。” 李贤 注:“
《
山海经
》
曰:‘ 神武罗 穿耳以鐻。’ 郭璞 注云:‘金银器之名,未详形制。’……
《埤苍》
曰:‘鍝,锯也。’案今夷狄好穿耳以垂金寳等,此并谓夷狄之君长也。”参见“ 鐻耳 ”。
分類:
穿耳
带金
金银
耳环
少数民族
装饰
《漢語大詞典》:
鐻耳
穿耳而带金银耳环。
《文选·左思〈魏都赋〉》
:“髽首之豪,鐻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魏闕。” 张铣 注:“髽首、鐻耳,皆夷人也。豪、杰,谓酋长。”
分類:
穿耳
带金
金银
耳环
《漢語大詞典》:
鐻耳
穿耳而带金银耳环。
《文选·左思〈魏都赋〉》
:“髽首之豪,鐻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魏闕。” 张铣 注:“髽首、鐻耳,皆夷人也。豪、杰,谓酋长。”
分類:
穿耳
带金
金银
耳环
《國語辭典》:
走私
拼音:
zǒu sī
不依法令规定申报或不遵守政府管制物资规定,而私运货物到某地的违法行为。
分類:
走私
不依
非法
依法
运输
纳税
携带
带金
货物
外币
行为
进出
出国
国境
《漢語大詞典》:
纡金曳紫(紆金曳紫)
佩带金印紫绶。谓身居高位。 明
袁宗道
《贺阳曲金令君父母荣封序》
:“紆金曳紫者,多摧兰折玉之嘆。”
分類:
佩带
带金
金印紫绶
居高
高位
《國語辭典》:
带金佩紫(帶金佩紫)
拼音:
dài jīn pèi zǐ
金,金印。紫,紫绶。带金佩紫指带金印、佩紫绶。比喻地位显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
分類:
三公
佩带
带金
金印紫绶
居高
高官
显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