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帝廷
后帝
义帝
帝宅
帝学
帝君
帝号
帝关
帝书
蜀帝
帝青
下帝
帝喾
黑帝
帝网
《漢語大詞典》:帝廷
(1).朝廷。史记·孝武本纪:“鼎宜见於祖禰,藏於帝廷,以合明应。” 宋 苏辙 《贺张宣徽知青州启》:“伏审入覲帝廷,荣加使秩,遂解南籥,作镇东藩。”
(2).古天文学上指太微垣。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帝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汉书·李寻传》:“少微处士,为比为辅,故次帝廷,女宫在后。”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言少微四星在太微次。太微为天帝廷。女宫谓轩辕星也。”
《國語辭典》:后帝  拼音:hòu dì
天帝。《诗经。鲁颂。閟宫》:「皇皇后帝,皇祖后稷。」《论语。尧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國語辭典》:义帝(義帝)  拼音:yì dì
假皇帝。《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立,先王诸将相。」
《漢語大詞典》:帝宅
皇都;皇宫。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降及后世,翫为常俗,终於吞噬神乡,丘墟帝宅。” 唐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 洛水 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
分類:皇宫
《漢語大詞典》:帝学(帝學)
即国学。国家所设立的学校。孔丛子·问军礼:“天子使有司以特牲告社,告以所征之事而受命焉,奠于帝学以受成。”《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周流华夏,随集帝学。” 李周翰 注:“帝学,国学也。”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楔子:“为此来就帝学,未及数年,选居上馆,声动朝廷。”
《國語辭典》:帝君  拼音:dì jūn
对神的尊称。如:「文昌帝君」、「关圣帝君」。
《國語辭典》:帝号(帝號)  拼音:dì hào
天子的称号。《史记。卷一一三。南越列传》:「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谨奉太皇命戒,痛自贬损,削帝号。」
分類:帝号帝王
《漢語大詞典》:帝关(帝關)
天帝、天子的宫门。 南朝 梁 江淹 《倡妇自悲赋》:“於是怨帝关之遂岨,悵平原之何极。” 唐 张乔 《哭陈陶》诗:“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四:“‘冰’字 唐 书音作去声。 欧阳文忠公 诗乃有‘独宿冰厅梦帝关。’,冰字作平声用。”
《漢語大詞典》:帝书(帝書)
道教传说中指天书之类。云笈七籤卷七:“皇文帝书,皆出自然。”
《漢語大詞典》:蜀帝
(1).泛指 蜀 的君主。 北周 庾信 《奉和赵王喜雨》:“犹言祀 蜀 帝,即似望 荆臺 。”此指 蜀侯 恽 。 清 潘果 《蟂矶孙夫人庙》诗:“ 蜀 帝復讐 猇亭 败, 永安 遗詔苍黄中。”此指 蜀先主 刘备 。
(2).相传 蜀 帝 杜宇 死,其魂化为杜鹃。后用以借指杜鹃。 唐 李群玉 《乌夜啼》诗:“既非 蜀 帝魂,恐是 恒山 禽。” 唐 鲍溶 《湘妃列女操》:“三 湘 测测流急緑,秋夜露寒蜀帝飞。”
《漢語大詞典》:帝青
(1).佛家所称的青色宝珠。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帝青,梵言‘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释寳,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称帝释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寳为珠也。”
(2).指青天,碧空。 宋 王安石 《古意》诗:“帝青九万里,空洞无一物。” 宋 刘克庄 《满江红》词:“九万里,纤云收尽,帝青空阔。” 明 唐寅 《与朱彦明诸子同游保俶寺》诗:“登高新酒倾酇白,吊古空山涌帝青。”
《骈字类编》:下帝
云笈七签太上大道君次乘七景之舆驾二素紫云摄宣微下帝名宏肤子俱西南行诣冲容育郁离沙天见玉清七观无生虚皇金灵君受齐晖晨元𨼆符
《国语辞典》:帝喾(帝喾)  拼音:dì kù
古帝名。生卒年不详。黄帝曾孙,名夋,年十五佐颛顼,受封于辛,后代颛顼为王,号高辛氏,都于亳,在位七十年。
《國語辭典》:黑帝  拼音:hēi dì
古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为北方之神。《礼记。大传》汉。郑玄。注:「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黑则协光纪。」《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方黑帝,协光纪之神也。」《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属水,水则旺于冬,其色黑,故冬帝曰黑帝。」
《漢語大詞典》:帝网(帝網)
(1).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后因用以比喻帝王恩泽优渥,法令尚宽。《晋书·乐志上》:“张帝网,正皇纲;播仁风,流惠康。”
(2).佛教谓帝释所居 忉利天宫 上悬有珠网,上缀宝珠无数,重重迭迭,交相辉映。后因以“帝网”比喻事物间互相错综复杂的联系和牵掣。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华严帝网重重现,康乐钧天窃窃听。” 梁启超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夫既化其身以入书中矣,则当其读此书时,此身已非吾有,截然去此界以入於彼界,所谓华严楼阁,帝网重重,一毛孔中,万亿莲花,一弹指顷,百千浩劫,文字移人,至此而极。” 章炳麟 《无神论》:“万物相支,喻如帝网,互相牵掣,动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