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47,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师鞭
释束草(束草师 )
释秀师( 李 )
释英师
释祖师
王师乾(修然 )
辛七师
徐师道(太真 文行 )
袁客师
张惠明( 妙济大师 )
张延师
赵师举
郑师冉
钟师绍
周仲美(别称 世居京师 )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师鞭法师者。齐州人也。善咒禁闲梵语。与玄照师从北天向西印度。到庵摩罗割跛城为国王所敬。居王寺与道希法师相见。申乡国之好。同居一夏遇疾而终。年三十五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忽见之京师平康坊菩提寺。所居不治房舍。夜则藉草一束。随卧两庑下。曰此头陀行也。如是数年。纲维者谓其宿德。为搆房使归。以便安养。且讥其狼藉。草曰。尔厌我乎。世不堪恋。何可久哉。是夜遂以所卧束草焚。至明骸骼俱化。唯馀灰烬耳。夫以束草之微。而燬七尺之躯。且无郁勃之气。爆裂之声。是非入三昧。以金刚力。摧血肉之身者。不能也。众同塑其像于寺而奉之。有所祈祷。尤灵异。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束草师者。无何而至京兆平康坊内菩提寺。其为人也。形不足而神俊。吟啸自得罕接时人。且不言名姓。常负束藁坐卧于两廊下。不乐住房舍。或云此头陀行也。经数年寺内纲任劝其住房。或有诮其狼藉。曰尔厌我邪。世不堪恋何可长也。其夕遂以束藁焚身。至明唯灰烬耳。且无遗骸。略尽污涂之臭。又无延燎惊咤之声。计其少藁不能焚此全躯。既无孑遗。然其起三昧火而自焚也。众皆称叹民多观礼焉。京邑信士遂塑其灰为僧形。置于佛殿偏傍。世号束草师。祷祈多应焉。 系曰。处胎经中菩萨禅定摄意入火界三昧。愚惑众生谓为菩萨遭劫火烧是也。比丘实未及此。无象此以惑人。如能用少刍𮓐能焚巨骸。则可信矣。故书曰。民无胥诪张为幻。吁哉。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七
释秀。俗姓李氏。汴州陈留人。习禅精苦。初至荆州后移洛都天宫寺。深为武太后所敬礼。玄鉴默识中若符契。长安中入京住资圣寺。忽戒禅院弟子灭灯烛。弟子留长明灯亦令灭之。因说火灾难测不可不备。尝有寺家不备火烛。佛殿被灾。又有一寺钟楼遭火。又一寺经藏焚爇。殊可痛惜。寺众不知其意。至夜失火果焚佛殿钟楼及经藏三所。唐玄宗在藩时。尝与诸王俱诣作礼。留施一笛。玄宗出后。秀召弟子曰谨掌此。后有要时当献上也。及玄宗登极达摩等方悟其言。取笛以进。秀师年百岁卒于此寺。瘗于龙门山。道俗奔赴数千人。燕国公张说为其碑文。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六
英禅师。居西京法海寺。有异人来谒曰。弟子知有水陆斋可以利益幽明。自梁武殁后因循不行。今大觉寺有吴僧义济藏此仪文。愿师往求。以来月十五于山北寺如法修设。苟释狴牢敢不知报。英公寻诣义济。得仪文以归即以所期日于山北寺修设。次日曛暮向者异人与十数辈来谢曰。弟子即秦庄襄王也。又指其徒曰。此范睢穰侯白起王剪张仪陈轸。皆秦臣也。咸坐本罪幽囚阴府。大夜冥冥无能救护。昔梁武帝于金山寺设此斋时。前代纣王之臣皆免所苦。弟子尔时亦暂息苦。然以狱情未决不得出离。今蒙吾师设斋。弟子与此徒辈。并列国诸侯众等皆乘善力将生人间。虑世异国殊故此来谢。言讫遂灭。自是仪文布行天下作大利益。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金山则本龙湫。深不测。在母岳山南。新罗时。祖师以盐累万填实之。龙徙。仍筑基建大殿。殿四角阶。细涧环围。至今楼阁㟴焕洞省深邃。亦湖南大名蓝(择里)。
王师乾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七
师乾字修然。琅琊临沂人。
辛七师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陕人。其父守陕。有德于其民。遂家焉。七师童孺时。读佛经。辄能识其语之华梵。凡义理皆不待解释而喻。亲丧毁瘠柴立。州故有瓦窑七所。相去稍远。一日大恸。发狂竟遁去。家僮迹其后。见独端坐窑中。身出金色光明。灿然不可正视。家僮惊就问。略无言。惧而徙。窥别窑。则见七师如前状。于是遍窥七窑。皆无小异。未几而传其事者响应。陕人老幼敬之如神。晚薙落而姓名伯仲犹不易。故乡里亦因以呼之。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辛七师者。不显出家之号。时姓氏行次呼之既熟人耳。更无别召体焉。实陕人也。始为儿时。甚闻谨肃不尝狎弄。少即老成。其父为陕郡守。观七师之作为谓其母曰。是子非常儿孺。善宜护养之。年甫十岁迥知佛法可以宗尚。凡经卷冥然分其此华此梵。都不缘师教。及钟荼蓼陟屺之痛愈深。虽亲属劝勉益加柴毁。先是郡城南有瓦窑七所。一日哀号之际发狂遁去。其家僮辈蹑迹寻之。见其入窑灶中端坐。身有奇光灿若金色。家僮惊就问无言。惧而徒步。次窥一窑复见七师同前相状。如是历遍七窑。一一见其端坐发光。是以陕服之人重之若神。遇之罗拜焉。
神僧传·卷第九
辛七师。陕人。辛其姓也。始为儿时甚谨肃。未尝以狎弄为事。其父母俱异而怜之。十岁好浮图氏法。日阅佛书。自能辨梵音不由师教。其后父为陕郡守。先是郡南有瓦窑七所。及父卒辛七哀毁甚。一日发狂遁去。其家僮迹其所往至郡南。见辛七在一瓦窑中端坐。身有奇光璨然若炼金色。家僮惊异。次至窑。又见一辛七在焉。历是七窑俱有一辛七在中。繇是陕人呼为辛七师。
徐师道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会稽人,字太真。精于翰墨。不干仕进。裴行俭尝辟宾幕,授九陇尉,后弃官归。及终,私谥文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益州成都人。袁天纲子。传其父相术。为廪牺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赵郡人。有道术。结庐中条山,受法于元真观。常行禁咒,驱驰精魅。太宗召入致醮,敕住南岳,封妙济大师。后遇南岳右英夫人,传抱一守真三五混合之要。在南岳修道四十九年,兼行辟谷服气,终尸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
延师。高宗朝左卫大将军。
赵师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人。幼时父为人杀,母改嫁。及长,为人庸,夜读书。久之,手刃杀父之仇人,诣官自陈。时高宗在位,原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疑为郑师贞之误。《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蜀人。善画人物、犬马及佛教、道教人物。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女诗人,世次不详。自称世居京师,其父因宦家于成都(今属四川)。后嫁李氏之子。从其夫赴金陵幕。其夫弃官入华山,遂寄身合肥外祖家,复随舅南行至长沙。求归不得,乃题诗邮亭之壁以遣怀。事见《诗话总龟》卷四五引《王直方诗话》。《全唐诗》存其题壁诗1首。然《宋诗纪事》卷八七亦收录此诗。其生活年代,为唐为宋,尚难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