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55,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吕师造
僧惟劲(别称 头陀 号 宝闻大师云、三生藏 )
王重师
张格(字 义师、承之、字义师 赵国公 )
僧灵照(别称 照布衲 世称 齐云和尚 真觉大师 )
杨凝式(字 景度 号 虚白、癸巳子、希维居士、癸巳人、杨虚白、关西老农 世称 杨少师、杨风子 )
蒲思训( 师训、宗训 )
王师范
吉师老
僧景岑( 招贤大师 )
僧遵诲( 李 真行大师 )
择禅师
僧诚慧( 李 法雨大师 号 国师 法雨 )
僧神晏(别称 鼓山国师 李 世称 鼓山和尚 )
其它辞典(续上)
僧归屿( 湄 号 演法大师 )吕师造
僧惟劲(别称 头陀 号 宝闻大师云、三生藏 )
王重师
张格(字 义师、承之、字义师 赵国公 )
僧灵照(别称 照布衲 世称 齐云和尚 真觉大师 )
杨凝式(字 景度 号 虚白、癸巳子、希维居士、癸巳人、杨虚白、关西老农 世称 杨少师、杨风子 )
蒲思训( 师训、宗训 )
王师范
吉师老
僧景岑( 招贤大师 )
僧遵诲( 李 真行大师 )
择禅师
僧诚慧( 李 法雨大师 号 国师 法雨 )
僧神晏(别称 鼓山国师 李 世称 鼓山和尚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2—936 【介绍】: 五代时僧。寿春人。俗姓湄。住东京相国寺。疏通性相,精大小乘。幼与后梁末帝朱友贞同学,及即位,召见赐紫衣,号演法大师。有《会要草字》。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湄氏。寿春人。父元旭贤而善风鉴。以其宜于出家也。许焉。事开元寺道宗律师。未几。诵通法华仁王等经。弱冠登具。且听习众推讲授。后闻洛阳京兆经论之盛。行访师友。仅十载。综大小乘。该性相宗。若因明俱舍唯识等论。维摩上生经。皆涉渊穷奥。人莫之诘。复就南燕晖公是正之。而新钞未善。加缉治于东京之相国寺。学徒领悟。名达宸听。盖尝与后主。幼同笔研。即位诏访之。知不可逃。乃入觐。时属嘉庆节。方诏绝天下僧道。恩命至屿独赐紫袈裟。演法大师号。两街威仪。迎导至寺。仍诏改东塔御容院为长讲院。俾主讲事。荐以闽帅所贡。贺寿礼物帛三百匹赐之。教门有光。清泰三年三月十日。谓弟子洪演曰。予无常至矣。汝其进脩勿怠。焚香合掌初夜长逝。春秋七十五。僧腊五十五。越十八日。塔于东郊寺庄之东冈。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归屿。姓湄氏。寿春人也。父元旭知子敏利授以诗书。诵览记忆弥见过群。从诸子而窃愿出尘。父母允其频请。乃礼本郡开元寺道宗律师为力生焉。未及周星念通法华仁王二经。登于弱冠而全戒足。矜持三行靡旷四仪。习听新章寺通讲授。后闻洛京三辅经论盛行。结侣求师。仅于十载疏通性相精大小乘。名数一支因明一学。俱舍唯识维摩上生。皆深藏若虚也。复往南燕就晖公重覆所学。研朱益丹。犹慨义章未为尽善。乃之今东京相国寺。遂糅新钞讲训克勤门生领悟。时朱梁后主与屿丱角同学庠序。狎密情浓隔面年深。即位半载下诏访之。屿虽知故旧终岁不言。事不可逃应召方入。帝见悲喜交集。宣赉丰厚。时属嘉庆节。曾下敕止绝天下荐僧道恩命。其年独赐屿紫衣。仍号演法大师。两街威仪迎导至寺。兼敕东塔御容院为长讲院。时闽帅以圣节进金刚经一藏绢三百匹。尽赐屿焉。法侣荣之。然睹旧钞有所不安未极其理。遂搜抉精义于三载著成二十卷。号曰会要草字写毕进呈。帝览赏叹。敕令入藏。屿苦辞乃止。如是十五年中唱导无怠。学徒继荣赡。公相继传持。至后唐清泰三年十月十日谓门人洪演曰。余气力惙然无常将至。汝好住修进。焚香合掌初夜长逝。春秋七十五。僧腊五十五即以其月十八日。迁塔于京东郊寺庄东冈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扬州人。从杨行密起淮南,为都将。唐昭宗天复元年,从李神福攻杭州,伏兵青山下,诱执浙将顾全武。哀帝天祐初,复从周本赴援衢州,设谋破浙军。未几,攻苏州,无功。又南伐,迁池州团练使。帅师援鄂,败楚军。改饶州刺史。后仕吴。历事行密父子,累官光禄大卿、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福州长溪人。节操精苦,时称头陀。初参雪峰义存,转游五岳及南北名刹,遍访名师。昭宗光化中入南岳,马殷奏请赐紫。住持报慈东藏,署号宝闻大师。卒于南岳。撰《续宝林传》、《南岳高僧传》,皆不存。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一说永泰(今属福建)人。唐代僧人。节操精苦,时谓“头陀”。初参雪峰义存,转游五岳及南北丛林,遍访名师。昭宗光化中入南岳,楚王马殷奏请赐紫,住持报慈东藏,署号宝闻大师。卒于南岳。撰有《续宝林传》4卷、《南岳高僧传》。《祖堂集》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七、《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有传,后二书存诗偈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福州长溪人。操行精苦。奉养尤俭素。人以头陀称之。登雪峰即领指。无底滞。乾化中。住岳之慈报寺。一日诣三生藏。见灯镜光影涉入。叹曰。先达圣人具不思议智慧方便。而使华严法界。主伴互融之指。昭示目前。又岂区区世间小巧。所能为哉。后有于道观中。设此器者。劲作颂五章非之。续宝林传南岳高僧传。皆劲笔。开平中楚王马氏奏赐紫衣。号宝闻大师云。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惟劲。福州长溪人也。节操精苦奉养栖约。破纳拥身衣无缯纩。号头陀焉。初参雪峰便探渊府。乾化中入岳住报慈东藏。亦号三生藏。中见法藏禅师鉴灯。顿了如是广大法界重重帝网之门因叹曰。先达圣人具此不思议智慧方便。非小智之所能。又岳道观中亦设此灯。往因废教时窃移入仙坛也。有游岳才人达士留题颇多。劲乃叹曰。卢橘夏熟宁期植在于神都。舜韶齐闻不觉顿忘于肉味。嗟其无识不究本端。盗王氏之青毡以为旧物。认岭南之孔雀以作家禽。后世安知。于今区别。乃作五字颂。颂五章。览者知其理事相融灯有所属。属在乎互相涉入光影含容显华严性悔。主伴交光非道家之器用也。楚王马氏奏赐紫署宝闻大师。梁开平中也。劲续宝林传盖录贞元已后禅门祖祖相继源脉者也。别著南岳高僧传。未知卷数。亦一代禅宗达士文采可观。后终于岳中也。 系曰。物涉疑似难辄区分。劲公志鉴灯若遗物重获归家也。后之人必不敢攘物归家也。故曰。前事不忘后世之元龟也。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宝闻大师惟劲。福州人也。素持苦行。不衣缯纩。惟坏衲度寒暑。时谓头陀焉。初参雪峰。深入渊奥。复问法玄沙之席。心印符会。一日谓鉴上座曰。闻汝注楞严经。是否。曰不敢。师曰。二文殊如何注。曰请师鉴。师乃扬袂而去。唐光化中。入南岳。住三生藏。藏中有镜灯一座。华严第三祖贤首大师所制也。师睹之。顿悟广大法界重重帝网之门。佛佛罗光之像。因叹曰。此先哲奇功。非具不思议善权之智。何以创焉。乃著五字颂五章。览者悟理事相融。后终南岳。师著述。有宝林传四卷。纪贞元后。禅门继踵源流。又制七言觉地颂。广明诸教缘起。又著南岳高僧传。皆流传于世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许州长社人。材力兼人,沉默多智。事朱温为拔山都指挥,力战齐鲁间,威震敌胆。唐哀帝天祐中,累官佑国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居数年,甚有威惠。后梁开平中,为刘捍所构,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河间人,字承之,一说字义师。张浚子。少负才俊迈,有父风。因祸离父入成都,王建擢为翰林学士,恩礼尤异,又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太傅。建卒,出为茂州刺史,贬为维州司户。终官三司副使。有文章,明吏事,时颇称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7 字承之,又字义师,郡望河间(今河北任丘东北)。宰相张浚子。昭宗时,为太学博士、直弘文馆。天复三年(903),其父被杀,格逃入蜀依王建,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武成元年(908),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太傅,封赵国公。后主立,贬为茂州刺史,再贬维州司户,徙合水镇。乾德六年(924),复起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前蜀亡,仕后唐为太子宾客,充三司副使。天成二年(927)卒。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张浚传》、《旧五代史》卷七一、《蜀梼杌》卷上、《十国春秋》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3。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0—947 【介绍】: 五代时高丽国人。唐末游闽越,依雪峰义存得禅法。时称照布衲。初住婺州齐云山,世称齐云和尚。次居越州镜清院,徙居龙兴寺。后住杭州报慈院。吴越王钱弘佐请住龙华寺,赐号真觉大师。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0—947 高丽国(今朝鲜北部)人。唐末游闽越之间,从雪峰义存得禅法。时称为照布衲。初住婺州齐云山,世称齐云和尚。次住越州镜清院,徙居龙兴寺。后住杭州报慈院。吴越王钱弘佐请住龙华寺,赐号真觉大师。《祖堂集》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祖堂集》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高丽人。入中国。得心法于雪峰。不惮寒暑。服勤众务。丛林畏敬之。称照布纳始住婺之齐云山。次迁越之镜清院。又迁杭之报慈寺。照在齐云时。上堂。良久。忽举手视其众曰。乞取些子。乞取些子。僧问。灵山会。上法法相传。未审齐云将何分付。答不可为汝荒却齐云也。 在镜清时。僧问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未审什么人传。得。答千圣也疑我。问莫便是传否。答晋帝斩嵇康。 在报慈时。僧问菩提树下。度众生。如何是菩提树。答大似苦练树。问为什么似苦练树。答素非良马。何劳鞭影。后吴越忠献王。迎金华傅翕大士灵骨道具。于元帅府供养。仍造龙华寺。树塔以寘之。命付住持。终迁塔大慈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3—954 【介绍】: 五代时华阴人,字景度,号虚白、癸巳子、希维居士等。杨涉子。幼颖悟,富有文藻,大为时辈所推。唐天祐进士,授秘书郎,直史馆。后历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官至太子太保,人称杨少师。以心疾致仕。长于歌诗,善于笔札,尤工行草,得欧阳询、颜真卿笔法。洛川寺观蓝墙粉壁上,题纪殆遍,时人以其纵诞,有杨疯子之号。有《步虚词》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3—954 字景度,自号癸巳人、杨虚白、希维居士、关西老农。性狂傲纵诞,人称杨风子。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哀帝天祐二年(905)登进士第,释褐度支巡官,迁秘书郎。后梁开平时,任殿中侍御史,礼部、考功两员外郎。后唐时,累迁中书舍人,历右散骑常侍,工、礼、户、兵四部侍郎。又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显德元年(954),任左仆射、太子太保。是年冬卒。生平见《五代史补》卷一,新、旧《五代史》本传,《宣和书谱》卷一九。凝式博览经籍,能文工书,大为时辈所推。尤长于歌诗,遇山水胜景则流连赏咏。诗“多杂以诙谐”(《旧五代史》本传)。“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句,人称“清丽可喜”。《全唐诗》存诗4首、断句3,《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八
凝式字景度。华阴人。昭宗朝举进士。再迁秘书郎。梁开平中累迁考功员外郎。后唐同光初历给事中史馆修撰。明宗即位。拜中书舍人。长兴中历右常侍工户二部侍郎。清泰初迁兵部侍郎。晋天福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开运中除太子少保。分司于洛。汉乾祐中历少傅少师。周广顺中以右仆射致仕。显德初改左仆射。又改太子太保致仕。卒年八十五。赠太子太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师训、宗训。五代时蜀人。幼师房从真,工画人物、鬼神、蕃马。笔法虽细,其势甚壮。后蜀孟知祥兴修诸庙,命其画壁。知祥卒,又绘其陵庙。授翰林待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4—908 【介绍】: 唐末青州人。王敬武子。父卒时年仅十六,嗣为平卢节度使。喜儒学,谨孝,于法无所私。昭宗天复三年起兵勤王,袭击朱温军,克兖州,杀温侄友宁。后兵败降温。后梁建国,召为右金吾上将军,居洛阳。友宁妻哭诉于朝,乃被族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5—945 【介绍】: 五代时僧。谯郡人,俗姓李。年十一,于亳州开元寺出家。通《法华经》。受戒后,持律无缺。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住汴州相国寺药师院。历后唐、后晋诸朝,讲经倾动一时,从者甚从,朝廷崇重,赐号真行大师。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李氏。谯郡人。祖世不仕。母张氏梦神人遗己宝珠而娠。方乳哺。善知人喜愠。稍长至佛宇僧舍。必徘徊顾盻。不忍去。年十一。师事毫城开元寺崇諲律主落发。诵法华经。能覆忆。迨弱冠乃登戒。顷之访道汴洛。禀法华经义于智潜法师。梁开平二年。首阐所业于相国寺之药师院。后唐长兴二年。以疏钞训迪门徒。门徒之升其堂者。馀二十人。晋天福二年。诲习华严义。敷扬于五台。以继颙大师之武。缁素云萃。因镌经于石。列置殿之三面。以垂永久。又以四年。会僧俗二百四十人。使人诵一卷。总成三部。以周一年。如是二十年。不少间旷。复施食以劝鬼神。发菩提心。上闻诏赐号真行大师。开运二年。正月十六日示疾。右胁称佛名号而逝。寿七十一。腊五十一。门人奉遗命。葬于隋河北之寺庄东原。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遵诲。姓李氏。谯郡人也。祖世不仕。母张氏梦神人授己宝珠乃有娠焉。生且奇异。乳哺之时善认人之喜愠。弥长见寺观必任步迟回顾盻不舍。年甫十一礼亳城开元寺崇諲律主为师范矣。诵法华经二周毕部。由是勤于学问。殆登弱冠受于戒律。持彼律仪确乎转石。寻师西洛问道梁园。初于智潜法师传法华经讲。精义入神雌黄满口。梁开平二年戊辰岁止相国寺药师院。首讲所业。至后唐长兴二年辛卯岁门徒相续请其训导。已周一十九遍。升其堂者二十馀人。洎天福二年。有五台山继颙大师精达华严大经。躬入东京进晋祖降圣节功德。诲仰颙师辩浪经江。下风趋附乃允讲宣。诲善下百川蔚成藏海矣。梁宋之间以颙罢唱。请诲敷扬。𢈈匝虚堂缁素云萃。募四众镌石壁华严经一部于讲殿三面焉。嗟其油素易罹炎上之灾。刻此贞珉宁患白蟫之食。工未告终所施已足。又召僧俗人各念一卷。得二百四十人成三部。四季建经会。近二十年更无间旷。复别施鬼神水陆法食。皆劝励庄严菩提心行矣。朝廷崇重旌表其功。赐号真行大师。开运二年乙巳岁正月十六日示疾。策杖教诫门弟子讫。右胁而卧。口诵佛名斯须长逝矣。享寿七十一。法腊五十一。门生奉遗旨葬于随河之北寺庄东原也。次有杭州龙华寺释彦求姓叶氏。缙云人也。梁贞明中纳戒。造景霄律席迥见毗尼秘邃。方将传讲。俄悟呇婆罗汉。反求坚固法。乃游闽岭得长庆禅师心决。回浙受丹丘人请居六通院。其道望惟馨与夫申椒菌桂。争其芬烈矣。汉南国王钱氏钦其高行。命住功臣院。末归州治龙华寺。聚徒开演。求好营众事。务必身先。唯以利人为急受施必归常住。房无关键笥无扃鐍。不容尼众礼谒。不苟声势。常属度戒四远人聚。日供累千僧食。未尝告匮。言前后计饭钜万人焉。宋建隆中终于住寺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灵丘人。俗姓李。初出家于五台山,能修戒律,以方术著,不远千里而至者众。后唐庄宗同光时,京师旱,迎至洛下求雨,祷祝数旬,略无征应,惧而遁去。卒年八十,赐号法雨大师。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李氏。蔚州灵丘人。父母尝为五台之游。共即文殊像前。祷之而生。后真容殿释法润。睹其俊秀。于是劝之出家。而落发登具焉。慧学间经论。性嗜林泉。王子寺沙门湛崇等。久餐令闻。愿挹清规。因相与请为寺主。莅事之暇。转华严经数盈百部。时克用以节度使。据并门。梁太祖。方受唐禅。干戈相寻。中原涂炭。先是克用。与慧有旧。会中流矢。创不时发。念欲见慧。以道衷曲。且托之祈福。慧至。克用躬拜。号之国师焉。庄宗即位。诏赐紫衣。仍赐号。固辞。同光三年十二月。嘱累门人廷圭曰。吾化缘已毕。请自此辞。各宜进道。理无相代。言讫入丈室。右胁而终。寿五十。腊三十。上闻哀悼。丧事遣内侍监护。赐祭三日。阇维收舍利五色。起塔。谥曰法雨。塔号慈云。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诚慧。元礼之宗盟祖派。蔚州灵丘之故邑。父母深信注意清凉。因瞻大圣之容。乃乞兴邦之子。既而有孕。遂诞贤童。才当丱年器𠏉天假。自诣台山永为佛子。时真容殿释法顺睹其俊哲。化以苦空。劝舍俗衣令披法服。暨登具足尤习毗尼。自后孤游溪谷多处林泉。有王子寺僧湛崇等。请居兹寺。慧主任之。馀暇内外典教靡舍斯须。供赡精严非不勤恪。恒转华严经数盈百部。每至卷终恳发愿曰。以我捧经之手。救彼苦恼之人。而属武皇与梁太祖日寻干戈中原未定。武皇中流矢。创痛楚难任。思忆慧师翘想焚香。痛苦乃息遥飞雁帛远达鸡园。命下重峦迎归丹阙。武皇躬拜感谢慈悲。便号国师矣。后乞归本寺。金峰显耀玉树相依。九州之珍宝皆来。百寺之楼台普建。庄宗即位诏赐紫衣。次宣师号。慧坚不受。帝复宣。厥后再朝天阙更极显荣。受恩一月却返五台。同光三年乙酉岁十二月。嘱累门人廷圭曰。吾今化缘将毕。为吾进遗表达于宸听。宜各努力理无相代。言讫入丈室右胁而终也。俗龄五十。僧腊三十。帝闻恻怆。遣高品监护丧筵。仍敕赐祭三朝。火烬五色骨存。收取舍利而起塔焉。谥曰法雨塔曰慈云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汴州人。俗姓李。初出家于卫州白鹿山僖宗中和二年于嵩山受戒。后入闽,嗣禅僧雪峰义存。后梁太祖开平初,闽王王审知请其住福州鼓山,尊为兴圣国师,世称鼓山和尚。从其学者甚众。后晋高祖天福中卒,年七十七。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李,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初出家于卫州白鹿山。僖宗中和二年(882)于嵩山受戒。后入闽,嗣雪峰义存。后梁太祖开平初,闽王王审知请其住福州鼓山,尊为兴圣国师。世称鼓山和尚。从其学者甚众。后晋天福中卒,年77。《祖堂集》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一八、《古尊宿语录》卷三七有传,三书录其诗偈8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鼓山国师。神晏。大梁人也。姓李氏。幼恶荤膻。乐闻钟梵。年十二。时有白气数道。腾于所居屋壁。师即挥毫书璧曰。白道从兹速改张。休来显现作妖祥。定祛邪行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题罢。气即随灭。年甫志学。遘疾甚。亟梦神人与药。觉而顿愈。明年又梦梵僧告云。出家时至矣。遂依卫州白鹿山道规禅师披削。嵩岳受具。谓同学曰。古德云。白四羯磨后全体戒定慧。岂准绳而可拘也。于是。杖锡遍叩禅关。但记语言。存乎知解。及造雪岭。朗然符契。一日参雪峰。峰知其缘熟。忽起搊住曰。是什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惟举手摇曳而已。雪峰曰。子作道理耶。师曰。何道理之有。雪峰审其悬解。抚而印之。暨雪峰归寂。闽帅。于府城左二十里。开鼓山创禅宫。请扬宗教。曰今为诸仁者刺头。入诸圣化门里。斗薮不出。所以向仁者道。教排不到。祖不西来。三世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载不起。凡圣摄不得。古今传不得。忽尔是个汉。未通个消息。向他恁么道。被他蓦口掴。还怪得他么。虽然如此。也不得乱掴。鼓山寻常道。更有一人不跨石门。须有不跨石门句。作么生是不跨石门句。鼓山自住三十馀年。五湖四海来者。向高山顶上。看山玩水。未见一人快利通得。如今还有人通得也。不昧兄弟。珍重。乃有偈。示众曰。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闽帅礼重。常询法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