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布新
更新,建立新的。左传·昭公十七年:“ 申须 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宋书·武帝纪中》:“是以五纬升度,屡示除旧之迹;三光协数,必昭布新之祥。” 廖仲恺 《革命继续的工夫》:“这个革命作用,一面是除旧,一面是布新。”
《国语辞典》:出陈布新(出陈布新)  拼音:chū chén bù xīn
汰旧换新,以崭新的风貌出现。如:「产品设计不断出陈布新,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光。」
分类:崭新风貌
《漢語大詞典》:涤秽布新(滌穢布新)
清除陈旧的,建立新的。 黄远庸 《新剧杂论》:“比来 大江 以南,盛行新剧,竟以现身説法,涤秽布新,甚美甚善。”
《漢語大詞典》:除秽布新(除穢布新)
犹言除旧布新。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孛星者,恶气所生,或谓之彗星,张为 周 分。其后 世祖 都 洛阳 ,除秽布新之象。”
《國語辭典》:除旧布新(除舊布新)  拼音:chú jiù bù xīn
去除旧的,建立新的。《左传。昭公十七年》:「申须曰:『慧所以除旧布新也。』」《隋书。卷五七。薛道衡传》:「悬政教于魏阙,朝群后于明堂,除旧布新,移风易俗。」也作「除旧更新」。
分類:革除建立
《漢語大詞典》:颁正(頒正)
颁布新年日历。 宋 曾巩 《谢熙宁七年历日表》:“伏惟皇帝陛下聪明好古,仁厚爱民。深原制作之方,务协生成之理。在於垂宪,尤重颁正。” 宋 曾巩 《谢元丰元年历日表》:“循用颁正之典,宠詒分土之官。”
《漢語大詞典》:颁金(頒金)
战国 秦 商鞅 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于是颁布新法,令行于民。事见史记·商君列传。后因以“颁金”作为悬赏以取信于民的典故。《旧唐书·李密传》:“危急则勋赏悬授,克定则丝纶不行,异 商鞅 之颁金,同 项王 之刓印。”
《漢語大詞典》:爷降节(爺降節)
太平天囯 颁布新历时所规定的纪念“天父上帝下凡”的节日。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历六节并命史官作月令诏》:“三月初三爷降节, 天囯 邇来共一家。”参阅《太平天囯文书汇编》卷一。
《国语辞典》:维新图强(维新图强)  拼音:wéi xīn tú qiáng
革旧布新,以谋求强盛。如:「公司在年后将发布新的人事命令,藉以维新图强。」
《國語辭典》:百日维新(百日維新)  拼音:bǎi rì wéi xīn
清末自甲午战败后,中国朝野有志之士便提倡维新变法,其领导人物康有为以著书立论,发行中外公报主张变法,亦曾数次上书德宗,要求改革。其学生梁启超则于上海主编时务报,鼓吹变法图强。至清光绪二十四年(西元1898)德宗下诏变法,以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派反对变法,于是发动政变,德宗被幽禁,康、梁逃亡日本。因历时仅一百零三天,故称为「百日维新」。又因是年为戊戌年,故称为「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