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字巾
(1).古时头巾之一种。相传起于 宋 韩世忠 。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 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常顶一字巾,跨骏骡,周游湖山之间。”又见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十一年
(2).京剧中丑角、书僮所用的巾帻。 苏少卿 《平剧手册·行头砌末例释》:“一字巾,一个。黑缎带约三分阔,上有水钻。丑角、书僮等用。”
《高级汉语词典》:衣巾寄学
以士子的身份就学
《分类字锦》:野巾惠贶(野巾惠贶)
王维 酬贺四赠葛巾诗 野巾传惠好,兹贶重兼金。
分类:
《漢語大詞典》:腰围巾(腰圍巾)
即肚兜。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腰围巾也是补疤驮补疤,看不出原来的布色了。”参见“ 肚兜 ”。
《國語辭典》:肚兜  拼音:dù dōu
1.古代妇女的贴身小衣。《土风录。卷三。肚兜》:「刘氏释名有抱腹,言上下有带以抱裹其腹,按今谓之肚兜,妇女所带,亦名抹胸。」也称为「抹胸」、「兜肚」。
2.未成年人所穿的贴身小衣。也称为「兜肚」。
《漢語大詞典》:险巾(險巾)
犹高冠。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李可及戏三教:“ 可及 乃儒服险巾,襃衣博带。”参见“ 险衣 ”。
分類:高冠
《漢語大詞典》:险衣(險衣)
犹言奇装异服。南史·周弘正传:“ 显 县帛十匹,约曰:‘险衣来者以赏之。’众人竞改常服,不过长短之间。既而 弘正 緑丝布袴,绣假种,轩昂而至,折标取帛。”
分類:奇装异服
《分类字锦》:衔巾来还(衔巾来还)
鹤林玉露婺州州治古木之上有鹰巢一卒探取其子郡守王梦龙方㨿案视事鹰忽飞下攫一卒之巾以去已而知其非探巢之卒也衔巾来还乃径攫探巢之巾而去太守推问其故杖此卒而逐之
分类:
《漢語大詞典》:项巾(項巾)
围巾。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张乖崖 性刚多躁, 蜀 中盛暑食餛飩,项巾之带屡垂於盌。” 沙汀 《丁跛公》:“他从床架上拖下条项巾,向颈子上几绕,决心上城去探问一下。”
分類:围巾
《分类字锦》:香散飞巾(香散飞巾)
谢偃 观舞赋 香散飞巾,光流转玉。
分类:
《分类字锦》:絮巾冲雪(絮巾冲雪)
皮日休 寄毗陵魏处士朴诗 文籍先生不肯官,絮巾冲雪把渔竿。
分类:
《国语辞典》:手巾把子  拼音:shǒu jīn bǎ zi
饭馆、火车或剧场中侍者拿湿手巾供客拭面,称为「手巾把子」。《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谁知拿了进去,钦差还没有闻著,打手巾把子的人已经挑眼了。」
《国语辞典》:花巾著目  拼音:huā jīn zhuó mù
动物名。腔肠动物门珊瑚花虫纲。花虫单独生活,形似海葵,触手简单而多,排列成两重轮状,无足盘,柱部较长,只有一管沟。
《国语辞典》:方巾阔服(方巾阔服)  拼音:fāng jīn kuò fú
头带方巾,身穿阔服。多为读书人的装束。《三国演义》第七五回:「平视其人:方巾阔服,臂挽青囊。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季苇萧迎了出去,见那人方巾阔服,古貌古心。」
《国语辞典》:黄巾之乱(黄巾之乱)  拼音:huáng jīn zhī luàn
发生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186)的大规模民变。党锢之乱后,政治黑暗,社会不安,钜鹿人张角组织太平道作乱,因参加乱事的人都在头上裹著黄巾,作为标帜,故史称为「黄巾之乱」。
《国语辞典》:巾袖无光(巾袖无光)  拼音:jīn xiù wú guāng
形容穿戴的服装敝旧不华丽。唐。李朝威《柳毅传》:「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国语辞典》:大桶子头巾(大桶子头巾)  拼音:dà tǒng zi tóu jīn
一种古人所戴又圆又高的帽子,因其形状像桶,故称为「大桶子头巾」。《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头上裹一顶高样大桶子头巾,著一领大宽袖斜襟褶子。」
分类: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