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光行差  拼音:guāng xíng chā
运动中所观测到的远方天体位置会与静止者所见稍有差异。在天文上,最明显的光行差主要来自地球公转的结果。
《国语辞典》:寒暖色  拼音:hán nuǎn sè
色彩的色相因人生理感觉的差异所形成的色系。光度和色度强的色相,给人有扩张和迫近视线的现象,产生温暖的感觉,如红、黄、橙等,称为「暖色」。相反的,给人有寒冷的感觉,如青、绿、紫等,则称为「寒色」。
《国语辞典》:脂肪酸  拼音:zhī fáng suān
fatty acid
具有长碳链之羧酸的总称。各脂肪酸分子间的差异,在于其碳链的长度以及双键的数目和位置。常见之脂肪酸含碳数为偶数,长度为4至28个碳原子。例如:硬脂酸、软脂酸。
《国语辞典》:形态学(形态学)  拼音:xíng tài xué
1.研究生物体内、外部构造,并比较生物体间的差异的学科。英文为morphology。
2.研究词的语法结构的学科。
《漢語大詞典》:讹异(訛異)
亦作“ 讹异 ”。 讹误差异。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第三分:“ 唐 李復言 作《续玄怪録》,亦详载此事,盖当时已为人所艷称。至 宋 ,遂稍讹异。”一本作“譌异”。 陈垣 《〈史讳举例〉序》:“第四,因避讳而生之讹异。”
《漢語大詞典》:对比效应
也称“感觉对比”。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的现象。如同一种颜色把它放在较暗的背景上看起来明亮些,放在较亮的背景上看起来暗些。
《國語辭典》:不二法门(不二法門)  拼音:bù èr fǎ mén
1.到达绝对真理的方法。《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2.唯一的方法。《文明小史》第三五回:「这是专制国的不二法门,现在俄国何尝不是如此。」也作「不二门」。
《漢語大詞典》:差歧
差异,差别。 清 恽敬 《五宗语录删存序》:“中岁喜读诸禪师语録,于三乘之言,本无差歧。”
分類:差异
《漢語大詞典》:比较文化
采用比较方法研究不同文化系统的类同和差异。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1)平行研究,即通过对两种相互没有影响的不同传统的文化系统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或不同的规律。(2)影响研究,即通过两种相互影响的文化系统进行比较,找出共同规律。
《漢語大詞典》:板本学(板本學)
研究书籍不同版本的年代、特征、差异及鉴别其真伪、优劣之学。 叶德辉 《书林清话·板本之名称》:“雕板谓之板,藏本谓之本,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自雕板盛行,於是板本二字合为一名……自 宋 尤 袤 遂初堂 、 明 毛晋 汲古阁 及 康 、 雍 、 乾 、 嘉 以来各藏书家齗齗於 宋 元 本旧钞,是为板本之学。”
《漢語大詞典》:地理要素
形成不同地理类型、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地理因素。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其变化往往引起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地理要素不是一个,而是一个以上。
《國語辭典》:大有径庭(大有逕庭)  拼音:dà yǒu jìng tíng
语出《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唐。成玄英。疏:「谓接舆之言不偶于俗,多有过差,不附世情,故大言不合于理耳也。」形容彼此言行截然不同相差甚远。宋。刘克庄 与竹溪林中书书:「录示飞跃亭诗,篇篇有飞跃意,与卷中诸贤高谈阔论,谆谆然解费隐字及勿忘勿助长数句,与飞跃全无相关者,大有径庭矣。」也作「大相径庭」、「大相径庭」。庭,旧音为ㄊㄧㄥˋ。
分類:彼此差异
《國語辭典》:大同小异(大同小異)  拼音:dà tóng xiǎo yì
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说的是侯统领一个,其实如今做官的人,无非与侯统领大同小异罢了。」
《漢語大詞典》:电子层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根据电子所具有的能量差异和运动区域离核远近不同,而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按电子能量由低到高,运动区域离核由近及远称为第1、2、3、4等电子层,或分别用k、l、m、n等表示。
《漢語大詞典》:电子亚层
指原子核外的同一电子层中,根据电子能量的差异和电子云形状的不同而分成的电子层。分别用s、p、d、f等符号表示。k电子层只有一个亚层(即s亚层),l电子层有两个亚层(即s亚层和p亚层),m电子层有三个亚层(即s、p、d亚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