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红帽子(紅帽子)
(1).白色恐怖时期,进步人士被指为共产党员或与共产党有联系,叫做被戴上红帽子。 鲁迅 《准风月谈·为翻译辩护》:“倘若触犯了别有来历的人,他就会给你戴上一顶红帽子,简直要你的性命。”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我要求你别这样--这是危险的!一顶红帽子往你头上一戴,要杀头的呀!”
(2).旧时称火车站上搬运行李、装卸货物的工人。因其头带红帽,故称。 郭沫若 《行路难》下:“不要背,东西喊‘红帽子’来拿罢。”
《漢語大詞典》:合同工
根据合同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并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工人。《人民日报》1969.1.2:“一九六四年,大女儿 凤田 初中毕业,在红卫粮库当合同工。” 王晨 张天来 《划破夜幕的陨星》:“两个月以后,他被分配到科技情报所做翻译资料的合同工。”
《漢語大詞典》:玻璃动物园
剧本。美国威廉斯作于1944年。制鞋工人汤姆的姐姐劳拉是瘸腿的残疾人,整日收集玩弄玻璃动物玩具。母亲要求汤姆为姐姐物色婚姻对象。汤姆带同事吉姆回家吃饭。吉姆唤醒了劳拉压抑的热情,然而吉姆却早已有了未婚妻。绝望的劳拉送给吉姆一只断了角的玻璃独角兽作为纪念。
《國語辭典》:裱糊匠  拼音:biǎo hú jiàng
专门从事裱糊工作的人。如:「和式装潢的纸门、纸窗等,每年都需请裱糊匠来加以换修。」
分類:裱糊工人
《國語辭典》:安全帽  拼音:ān quán mào
保护头部的头盔。如:「骑乘机车应戴安全帽,否则受罚。」
《漢語大詞典》:焙人
焙茶的工人。 宋徽宗 《大观茶论·天时》:“茶工作於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分類:工人
《國語辭典》:包身工  拼音:bāo shēn gōng
一种旧时工厂或矿山中,被老闆、包工头等控制剥削,失去自由,长期劳役的工人。
《國語辭典》:悲惨世界(悲慘世界)  拼音:bēi cǎn shì jiè
1.充满悲伤惨痛的环境。如:「看到非洲的饥民个个骨瘦如柴,那真是一个悲惨世界!」
2.书名。法国作家雨果所写的长篇小说。西元一八六二年出版。描写一贫苦青年,因窃取一块面包而犯罪,屡次越狱,被判囚禁十九年,后因某主教的感化,尽力行善,然仍为残酷的社会所不容。故事凄切动人,人道主义色彩颇浓。也译作「孤星泪」。
《漢語大詞典》:挡车工(擋車工)
管理纺纱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人。《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8期:“现在我们小组十二个挡车工中有九个人要在今年第一季度消灭接头白点。” 靳以 《跟着老马转》:“只要我在弄堂里一站,就挡住了挡车工巡回的路。”参见“ 挡车工 ”。
《漢語大詞典》:第二国际
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来自欧美二十二个国家的三百多名国际社会主义者于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代表大会,宣告第二国际的成立。初期在恩格斯的领导和影响下,基本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恩格斯去世后,逐渐分裂为左、中、右三派。因右派和中派占据领导地位,第二国际日趋堕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从此不再是无产阶级的组织,最后陷于破产。
《國語辭典》:电工(電工)  拼音:diàn gōng
1.泛指与用电有关的工作。如:「电工业」。
2.安装各种电气设备的技术工人。
《漢語大詞典》:城市美容师(城市美容師)
对城市环卫工人的美称。《深圳特区报》1986.3.6:“几年来,她不怕累和脏,甘当城市美容师,深受群众的赞扬。”
《漢語大詞典》:吃劳保
指靠劳动保险过活。例如:有的工人家属也骂男人不会“吃劳保”、“泡病号”、“抢房子”
《漢語大詞典》:踹匠
指踹布手工业工人。 黎澍 《中国近代始于何时》:“在 康熙 到 乾隆 年间, 苏州 踹匠为了成立会馆(亦即行会)而进行的斗争,几乎没有停止过。”参见“ 踹坊 ”。
分類:工人
《漢語大詞典》:踹坊
又称踹布坊、踏布坊。 中国 旧时经营棉布整理加工的手工业作坊。工人操作时,足踏凹字形大石,左右滚动,使石下漂染过的棉布紧密光滑。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观音峰:“ 东园 相传是前 明 徐太僕 别墅,距 上津桥 西北半里,地久废为踹坊。”参见“ 踏布 ”。
《國語辭典》:钳工(鉗工)  拼音:qián gōng
1.为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系将金属工件固定于夹具上,用锉刀、錾、手锤等工具进行手动修整的工作。
2.指用锉刀、錾、手锤等工具进行手动修整工件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