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山川  拼音:shān chuān
1.山岳江河。《诗经。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曷其没矣。」《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昼列旌旗,遮映山川;夜设火鼓,震明天地。」
2.山水,指自然界的景色。南朝梁。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而今在这里,有山川朋友之乐,到也住惯了。」
《分类字锦》:推表山川
汉书地理志: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
分类:州郡
《漢語大詞典》:魏国山川(魏國山川)
见“ 魏国山河 ”。
《漢語大詞典》:魏国山河(魏國山河)
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顾而谓 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 唐 李益 《同崔邠登鹳雀楼》诗:“ 汉 家簫鼓空流水, 魏国 山河半夕阳。”亦作“ 魏国山川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舜城 风土临清庙, 魏国 山川在 白楼 。”
《分类字锦》:险于山川(险于山川)
庄子: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分类:
《分类字锦》:坐望山川
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平看日月唐都之物候可知坐望山川裴秀之舆图在即
分类:游览
《分类字锦》:公擅山川
见上注
分类:富豪
《分类字锦》:灌于山川(灌于山川)
周礼考工记: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郑注:三璋之勺,形如圭瓒,天子巡守,有事山川则用灌焉。于大山川则用大璋,加文饰也。于中山川用中璋,杀文饰也;于小山川用边璋,半文饰也。
《漢語大詞典》:跋履山川
同“ 跋山涉水 ”。 左传·成公十三年:“ 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太公五世反葬于周:“夫 齐 之去 周 二千餘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跋履山川,触冒寒暑,自东徂西,以葬於封守之外,於死者为不仁。”
《國語辭典》:跋涉山川  拼音:bá shè shān chuān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宋。钱易《南部新书。丙》:「卿等学富雄词,远随乡荐,跋涉山川,当甚劳止。」也作「跋山涉川」、「跋山涉水」。
《漢語大詞典》:百二山川
同“ 百二山河 ”。 《全元散曲·新水令》:“随人愿、照百二山川,照百二山川,一点金星瑞云里现。”
《分类字锦》:持带山川(持带山川)
韦岫土赋:质付坤元,形分地类,有持带山川之力,有长养稼穑之利。
分类:
《漢語大詞典》:山川米聚
谓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语本后汉书·马援传:“﹝ 援 ﹞又於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清 洪升 《长生殿·神诉》:“俯视尘寰,山川米聚。”
《分类字锦》:山川溪谷(山川溪谷)
帝王世纪》:尧命伯夔放山川溪谷之音,作乐大章,天下大和。
分类: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