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魏国山川(魏國山川)
见“ 魏国山河 ”。
《分类字锦》:灌于山川(灌于山川)
周礼考工记: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郑注:三璋之勺,形如圭瓒,天子巡守,有事山川则用灌焉。于大山川则用大璋,加文饰也。于中山川用中璋,杀文饰也;于小山川用边璋,半文饰也。
《漢語大詞典》:跋履山川
同“ 跋山涉水 ”。 《左传·成公十三年》:“ 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太公五世反葬于周》:“夫 齐 之去 周 二千餘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跋履山川,触冒寒暑,自东徂西,以葬於封守之外,於死者为不仁。”
《國語辭典》:跋涉山川 拼音:bá shè shān chuān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宋。钱易《南部新书。丙》:「卿等学富雄词,远随乡荐,跋涉山川,当甚劳止。」也作「跋山涉川」、「跋山涉水」。
《漢語大詞典》:百二山川
同“ 百二山河 ”。 《全元散曲·新水令》:“随人愿、照百二山川,照百二山川,一点金星瑞云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