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3,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东屯
留屯
屯营
屯卫
屯军
移屯
屯膏
诸屯
屯蒙
屯泊
屯守
艰屯
时屯
屯邅
边屯
《骈字类编》:东屯(东屯)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
宋 苏辙 和子瞻雪浪斋 谪居杜老尝东屯,波涛绕屋知龙尊。
《漢語大詞典》:留屯
驻军屯田。《汉书·赵充国传》:“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穀,威德并行。”后汉书·南匈奴传:“ 冯柱 将虎牙营留屯 五原 。” 宋 崔与之 《水调歌头·题剑阁》词:“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分類:驻军屯田
《漢語大詞典》:屯营(屯營)
(1).军营。后汉书·西域传序:“ 永兴 元年, 车师 后王復反攻屯营。”文选·左思〈吴都赋〉:“屯营櫛比,解署棋布。” 吕向 注:“屯营,军营。” 萧三 《革命民歌集·打胜仗》:“ 贺龙 与 贺英 ,七军与八军,打开 荆沙 扎屯营,消灭白匪军。”
(2).扎营。元史·顺宗纪二:“ 棒胡 反於 汝寧信 阳州 ……破 归德府 鹿邑 ,焚 陈州 ,屯营於 杏岗 。”
分類:军营扎营
《漢語大詞典》:屯卫(屯衛)
(1).驻兵守卫。史记·秦始皇本纪:“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 咸阳 。”后汉书·刘玄传:“右辅都尉 严本 恐失 更始 为 赤眉 所诛,将兵在外,号屯卫而实囚之。”
(2).指兵卫之所。后汉书·窦宪传:“ 宪 惧见幸,分宫省之权,遣客刺杀 畅 於屯卫之中。” 李贤 注:“屯兵宿卫之所。”明史·蓝玉传:“ 玉 遣百户 毛海 诱缚其父子,送京师诛之,而尽降其众,因请增置屯卫。”
(3). 隋 唐 时禁卫军的一种。 隋 开皇 中置十二府,统禁卫兵,后改置扩充为十六卫,左右屯卫即为其中二卫, 唐龙朔 改称左右威卫, 五代 周 避 郭威 讳,复称屯卫。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左右威卫
《漢語大詞典》:屯军(屯軍)
(1).驻军。 前蜀 韦庄 《赠戍兵》诗:“止竟有征须有战, 洛阳 何用久屯军。”
(2).屯垦的军士。清史稿·食货志一:“ 明 之设卫也,以屯养军,以军隶卫。洎军政废而募民兵,屯军始专职漕运。”
《漢語大詞典》:移屯
转移驻防。 唐 戴叔伦 《屯田词》诗:“十月移屯来 向城 ,官教去伐 南山 木。”旧唐书·郭子仪传:“詔 子仪 以步骑三万自 河中 移屯 涇阳 。”
分類:转移驻防
《漢語大詞典》:屯膏
易·屯:“九五,屯其膏。” 程颐 传:“唯其施为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是屯其膏,人君之屯也。”屯,吝啬;膏,恩泽。后因以“屯膏”谓恩泽不施于下。 唐 独孤及 《为杨右相祭西岳文》:“畜极不雨,屯膏未光。” 宋 王禹偁 《赐天下酺五日诏》:“禁之或慢,则糜穀滋多;赐之不行,则屯膏是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一:“盛世屯膏尚如此,况前代加赋派餉之日乎!”
《韵府拾遗 元韵》:诸屯(诸屯)
旧唐书职官志诸屯监各掌其屯稼穑丞为之贰
《漢語大詞典》:屯蒙
(1).《易》《屯》卦和《蒙》卦的并称。万物初生稚弱貌。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在昔天地闭,品物属屯蒙。”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寿元年:“自 文明 草昧,天地屯蒙。” 胡三省 注:“屯者物之始,蒙者物之穉,言后称制之初,犹天地生物之始。” 元 范康 《新水令·乐道》套曲:“晓屯蒙否泰交,知消长盈虚意。”
(2).《屯》卦和《蒙》卦的并称。蹇滞、困顿。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或主遘屯蒙,或朝罹兵革。” 唐 白居易 《忆微之》诗:“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 屈原 之忠贞逐於 楚 , 张仪 之利口鞭於 梁 ,皆士之屯蒙,莫能自异。” 孙中山 《祭夏重民文》:“壬岁屯蒙,变生肘腋。”
《漢語大詞典》:屯泊
(1).驻扎。多指戍守边境重镇。 宋 李纲 《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亦无寺观屋宇可以屯泊,不免建造营屋,大使司支钱与诸州收买木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太祖 时以十万驻京师,十万派守外郡。戍守边地重镇称屯泊(或驻泊),内郡要地称屯驻。”
(2).指停泊。 清 薛福成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三日》:“将来 北洋 似应以 威海 为战舰屯泊之区,而以 旅顺 为修船之所为合宜。”
《漢語大詞典》:屯守
(1).驻守。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留军屯守空地,旷日弥久,士卒劳倦。”明史·兵志三:“ 洪武 时, 宣府 屯守官军殆十万。”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六》:“《采薇》《出车》《杕杜》, 周 之诗也。然 夏 殷 不能无屯守之卒,可知也。”
(2).指守护。世说新语·任诞“恒大饮酒” 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 语林曰:“ 伯仁 正有姊丧,三日醉;姑丧,二日醉,大损资望。每醉,诸公常共屯守。”
《漢語大詞典》:艰屯(艱屯)
艰难。 晋 潘岳 《怀旧赋》:“涂艰屯其难进,日晼晼而将暮。” 唐 陆贽 《奏请许浑瑊李晟等诸军兵马自取机便状》:“时方艰屯,下陵上替。”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春官駮放,归途载阻,共职四门,艰屯可数。”
分類:艰难
《漢語大詞典》:时屯(時屯)
时世艰难。宋书·刘穆之传:“时屯世故,靡岁暂寧。” 唐 韦应物 《伤逝》诗:“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新唐书·陆贽传:“若以时屯,当有变革,不若引咎降名,以祗天戒。”
分類:时世艰难
《國語辭典》:屯邅  拼音:zhūn zhān
处境险厄,前进困难。《易经。屯卦。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亦用以比喻人之困顿不得志。《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七》:「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屯邅,由来自古昔。」《西游记》第一五回:「只因累岁屯邅,遭丧失火,到此没了下梢。」也作「迍邅」。
分類:艰难
《漢語大詞典》:边屯(邊屯)
亦作“邉屯”。
(1).指戍边屯田。后汉书·杨终传:“帝从之,听还徙者,悉罢边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 吴 以草创之国,信不坚固,边屯守将,皆质其妻子,名曰保质。” 宋 秦观 《边防上》:“边屯吏士攘袂切齿,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閭。” 明 张居正 《答某巡抚》:“辱示大疏,俱於边屯切要,已下所司,次第题覆。”
(2).指戍边屯田的军队。后汉书·班超传:“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 宋 朱熹 《送张彦辅赴阙》诗:“朝纲清夷军律举,边屯不惊卧哮虎。” 明 孙传庭 《辞剿饷借充盐本疏》:“臣查兵部原派臣应统兵一万,今臣募练兵数合边屯计之,约一万五千餘。”